年三十,松江府彻底成了不夜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外面的热闹,张好古是看不到的,但是能感受到,鞭炮响个不停,不时会有个烟花,通过窗子,映的屋里通亮。
护国军的几位主官,也就聚到张好古的屋子里吃年夜饭,成均吃过饭后就出去了,忙活街上治安的事情去了,护国军除了值班的,士兵几乎都派上了街头,交通,治安,巡逻,防火,成均是责任在肩,尽量去保证。
对于文官,张好古要求必须值守,外面百姓是使劲狂欢,可是官府却是紧张的厉害。
几个人没事的时候就在张好古的房间,一来陪伴张好古,二来熟悉台湾地形,屋子里摆着台湾的沙盘,用张好古的话说,“你们要记住地形,你们要记住距离,你们要记住潮汐,必须心里有一个台湾的地形,收复台湾,必须战胜,这是护国军真正的第一战,必须胜利,不许失败。”
初二早上,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张好古一行人登上了战船,张好古还是成均背上船的,开始时,众人因为张好古的病,想要推迟行程,可是张好古坚决不允,说是在松江府躺着,上船躺着也是躺着,另外定好的日程,要是因为自己一人更改,那么整个水师都会受到影响。
船儿在黑暗中悄悄划开波浪,在迷雾中顺着江道与吴淞口的大队水师汇合。
崇祯十一年正月初二,吴淞口外,千帆竞发。
晨光熹微中,张好古在吴大宝的扶持下立于旗舰\"定海\"号的楼船甲板上,望着眼前浩荡的水师舰队,胸中豪情激荡。三百余艘战船整齐排列在江面上,二百艘三桅主力战舰如巨兽般巍然不动,马船、快船如众星拱月环绕四周。江风猎猎,旌旗招展,三万水师将士整装待发。
军号声划破长空,战鼓如雷。巨大的铁锚从水中缓缓升起,帆索吱呀作响,三桅巨舰的主帆次第升起,在晨风中鼓胀如满月。舰队如一条巨龙,缓缓驶出吴淞口,向着东海进发。
舰队驶入东海后,阵型逐渐展开。主力战舰呈雁形阵列,马船、辎重船居中,快船游弋四周警戒。海面上白浪翻滚,战舰劈波斩浪,留下长长的尾迹。
郑琦立即举起千里镜观察,只见远处几个黑点正快速接近。,左翼警戒,炮手准备!
命令迅速通过旗语传递开来。左翼十艘战舰立即调整航向,形成防御阵型。炮手们登上战位,炮弹上膛。
那几艘船在距离舰队约两里处突然转向,很快消失在海平线下。
正说话间,天色突然转暗。远处海天相接处,乌云如墨般翻滚而来。
命令如涟漪般迅速传遍整个舰队。水手们敏捷地爬上桅杆收帆,炮手们忙着固定火炮,其余士兵则迅速收起甲板上的松散物品。
风暴来得比预想的更快。转眼间,狂风呼啸,巨浪滔天。数十丈高的浪头如山岳般压来,战舰如落叶般在浪谷间起伏。
张好古被亲兵护送到舱内,但仍能感受到战舰剧烈的摇晃。桌上的海图、笔墨被甩到地上,舱壁上的油灯剧烈摆动,投下摇曳不定的光影。
风暴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当乌云散去,阳光重新洒在海面上时,舰队已经损失了三艘快船和两艘马船。所幸人员伤亡不大,主力战舰都安然无恙。
很快,各船旗语相继传来。李明忠的先锋舰队损失了一艘快船,但主力无损;中军辎重船有两艘受损,但物资大多得以保全;后军完好无损。
舰队重整旗鼓,继续向南航行。经历了风暴的洗礼,将士们更加警惕,但也更加自信。时,了望塔传来欢呼:\"舟山在望!
舟山群岛如翡翠般散落在蔚蓝的海面上。当舰队靠近主岛时,远处海面上突然出现数十艘战船,呈战斗队形快速驶来。
郑琦举起千里镜仔细观察,突然露出笑容:\"是浙江水师的赶缯船!他们来接应我们了。
果然,那支舰队升起大明旗帜,为首的船上打出欢迎旗语。很快,四十艘浙江赶缯船加入远征舰队,使总船数达到近四百艘。
当晚,舰队在舟山港湾停泊休整。郑琦召集各船将领议事,李明忠也从先锋舰队赶来参加。
次日黎明,舰队再次启航。李明忠率领二十艘快船先行出发,主力舰队保持适当距离跟随。引航水兵指引着航线,避开暗礁和浅滩。
航行两日后,先锋舰队突然发回警报:前方发现海寇船队!
郑琦立即下令全军备战。当主力舰队赶到时,只见海面上十余艘寇船正与李明忠的先锋舰队交战。寇船小巧灵活,但明军快船的火器更胜一筹,已有三艘寇船起火燃烧。
明军战舰如饿虎扑食般冲向寇船。炮声隆隆,箭如雨下。海寇见势不妙,剩余船只纷纷调头逃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