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脚下的临时工棚里,邓晨带着工匠们用黏土制作窑体模型。他借鉴现代回转窑的原理,设计了一个带通风口的阶梯式立窑。
与此同时,华清学校的学生们正在试验场忙碌着。,把不同比例的石灰石、黏土和石膏分别装在小陶罐里,放在炭火中煅烧。
三天后,改进版的水泥窑终于建成。这一次,邓晨采纳了小艾的建议,在关键位置安装了简单的铜制温度计——其实就是在不同熔点的金属片上刻刻度。
窑内的火焰从橘红色渐渐变成明亮的黄色,又过了约莫一个时辰,邓晨终于下令:&34;停火!封窑!
等待冷却的这段时间最难熬。工匠们围着窑体转来转去,像等待新生儿降生的父亲。邓晨索性给大家讲起了水泥的原理,从石灰石的化学分解讲到硅酸盐的重新组合,当然,用的是东汉工匠能听懂的比喻。
当窑门被小心地打开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邓晨用特制的长钳夹出一块还冒着热气的灰白色块状物,放在准备好的石板上。
工匠们手忙脚乱地提来水桶。按比例混合,又加入适量石膏,搅拌均匀后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木模中。
接下来的两天,整个工坊区都弥漫着一种奇特的期待感。工匠们轮流守着那个木模,连吃饭都不愿意走开。邓晨则趁机开始规划第一个水泥应用项目——加固常山城墙。
第三天清晨,邓晨刚走到工坊门口,就被一阵欢呼声吓了一跳。
木模已经被拆开,一块规整的长方体静静地躺在那里。邓晨拿起铁锤,在众人屏息注视下,用力砸向那块&34;水泥砖&34;。
现场安静了一瞬,随即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工匠们又跳又叫,有人甚至激动得哭了起来。地上,颤抖着抚摸那块&34;神砖&34;。
工匠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仿佛已经看到了高耸坚固的水泥城墙拔地而起。没有人注意到,在不远处的树丛后,几个黑影正悄悄离去
【主人,检测到可疑人员。】小艾突然警告道。
邓晨眯起眼睛看向树林方向,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34;看来,有人对我们的&39;小发明&39;很感兴趣啊&34;
当天晚上,太守府的书房里,邓晨正在规划明天的生产计划,王铁锤匆匆赶来报告:&34;大人,工坊的原料仓库被人翻动过!
邓晨放下毛笔,不仅不恼,反而笑了:&34;果然来了。,我们要演一场好戏&34;
晨雾中的工坊区传来叮叮当当的敲击声。邓晨蹲在新发现的铁矿前,指尖摩挲着暗红色的矿石。身后的邓石举着火把,火光在矿脉上投下跳动的影子。
毒影行者从另一侧冒出来,往矿石上撒了把粉末:&34;硫化物含量也高三成。粉末接触矿石发出细微的嘶嘶声。
魔影行者展开一卷羊皮纸,上面画着精巧的水力鼓风机图纸:&34;结合大人说的&39;流体力学&39;,效率能提五成。
新建的高炉像巨人般矗立在河边。高的炉体,喉结滚动:&34;大人,这要是炸了&34;
魔影正在调试水力鼓风机,毒影在检查矿石煅烧程度,幻影则用特制的铜镜观察炉温。曾经装神弄鬼的法器,现在都成了精密的实验仪器。
随着邓晨一声令下,改良后的高炉喷出第一道火焰。西南风!调风门!邓捷立即带人转动调节杆。毒影往投料口撒入特制熔剂,炉内火焰顿时由红转青。
三天后,当第一炉铁水流出时,现场鸦雀无声。铁水不是常见的暗红色,而是泛着银蓝的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