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门处十二面牛皮大鼓震天响,赤色缯帛从王府正门一直铺到三街六市,连道旁的老槐树都缠上了朱丝。刘杨昨夜就传令全城:今日凡道贺者,皆赐酒肉!天还没大亮,街上就挤满了领赏的百姓,孩童们追着撒喜钱的仆役,笑声混着铜钱落地的脆响。
亲迎之礼
辰时三刻,刘秀着玄端礼服出现在王府正门。深衣广袖以金线绣云雷纹,腰间大带悬着双鱼玉佩,每走一步,玉组佩便发出清越的碰撞声。他身后跟着十二对执戟郎,皆着绛纱单衣,高举描金朱雀旗——这是按诸侯之礼准备的仪仗。
唱礼声中,刘杨亲自出迎。老王爷今日头戴七旒冕冠,着靛青深衣,笑得见牙不见眼。刘秀一丝不苟地行稽首礼,额头触地的声音让围观人群发出赞叹——这可是真真正正的大礼。
却扇之仪
内院传来环佩叮当,郭圣通在八位傅姆搀扶下现身。新妇头戴金步摇冠,垂珠遮面,大红色缘袍上绣满金凤,每走一步,腰间禁步上的玉璜就轻轻相击。按礼俗,新娘当以团扇遮面,需新郎作却扇诗方可移开。
团扇缓缓移开,露出郭圣通含羞带怯的娇颜。,看得围观女眷们纷纷拿帕子拭眼角。
同牢合卺
正堂内早已设好青庐,以红纱为帐,四角悬着鎏金香球。侍者捧上匏瓜剖成的合卺杯,刘秀先饮一半,再将剩下半杯递给新娘。郭圣通抿酒时脸颊飞红,不小心呛到,刘秀立即轻拍她背脊,动作温柔得让女眷席传来窃窃私语。
刘秀恍若未闻,专心为新娘布菜。同牢礼的炙肉切得极细,他亲自夹到郭圣通盘中,连肥瘦比例都恰到好处——这是他在军中就留意到的,郭家女郎不喜肥腻。
拜堂成礼
刘秀扶着新娘跪下时,感觉到她指尖在发抖。他悄悄加重了力道,温热掌心稳稳托住她的手肘。郭圣通惊讶地抬眼,正对上他含笑的眸子——那笑意直达眼底,任谁都看不出破绽。
刘杨笑得胡子直颤,接过新人敬上的醴酒时,故意高声对宾客道:&34;吾婿今日所用青圭,可是先帝赐予我家的传世之宝!众人哗然,谁不知道这青圭礼器堪比诸侯印绶?
婚宴盛况
夜幕降临时,三百盏树形铜灯将王府照得如同白昼。编钟磬瑟声中,舞姬们踏着盘鼓舞的节奏,水袖翻飞如流云。刘秀持青铜酒觚逐桌敬酒,到河北豪强席上时,特意为郭圣通挡下三杯烈酒。
席间突然爆发出喝彩声。原来刘杨命人抬出十箱陪嫁——打开竟是整套鎏金马车器!车軎上的错金纹在灯火下灿若星辰,这等规制已近王侯。
刘秀微笑举杯,余光瞥见郭圣通正偷偷拽父亲衣袖。这个娇憨的小动作让他心头一软,忽然俯身在新娘耳边说了什么,惹得新妇耳尖瞬间红透。满座宾客见状,更是起哄要听悄悄话。
子时三刻,鎏金烛台上的龙凤喜烛已燃过半寸。郭圣通端坐在百子千孙锦被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嫁衣上繁复的金线纹样。外间隐约传来宴席散去的声响,她突然听见熟悉的脚步声——不疾不徐,每一步都像丈量过般精准。
郭圣通慌忙坐直身子,却见夫君已亲手端着越窑青瓷盏进来。烛光将他挺拔的身影投在茜纱帐上,腰间新佩的青玉璜随着动作轻晃,与白日婚礼时那枚白玉佩截然不同。
金丝累珠的步摇冠被小心摘下时,郭圣通忽然按住他的手:&34;夫君。口气,抬起清澈如泉的眼睛,&34;妾身知道南阳有位阴小姐。
刘秀的手指僵在半空。洞房花烛的暖光里,他看见新娘眼中没有妒忌,只有坦荡的温柔。
帕子展开,里头竟裹着半块玉佩——正是刘秀白日斩断的那枚白玉佩的残片。
刘秀瞳孔骤缩。他今晨分明将断玉藏入铠甲内衬,怎会?
窗外忽然起风,吹得海棠花扑簌簌打在窗棂上。刘秀凝视掌心玉佩,忽觉喉头发紧。他想起今晨斩断玉绦时的决绝,想起喜宴上宾客们赞叹&34;新郎官好生体贴&34;的场面话,更想起方才进门前,自己对着月亮默念的&34;既娶之,必珍之&34;的誓言。
一根纤细的食指轻轻抵住他的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