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岛健二把瓶盖是重新放回瓶装水的瓶口,再拧好。他隨手把它放到了一旁,不至於碍著手。
高岛健二的目光是扫了一遍教室里面的其他同学,伸出了右手的两根手指头道:“在进入庆应义塾大学就读之前,我还误以为这里的內部生挺多的。事实上,我们班就我们两个。”
浅井和真接话道:“虽然一些人是从小就读於庆应义塾大学的附属学校,但是並不代表他们就一定会入读庆应义塾大学。
至於去处,无非就是入读了其它日本国內的名牌大学,或者直接就出国留学。总之,比起外部生是有更多的选择。”
高岛健二直言道:“对於我们而言,切身体会不到外部生为了升学考试所要付出了代价。”
浅井和真突然想起了江坂丽奈给自己讲过的一些话道:“他们的精神压力比我们要大太多了。这升学考试完了,不代表就结束了。
特別是在个人成绩没有出来之前,有些人还会做噩梦,生怕自己没有考好,以及考上理想的大学。
就算日本各大学还有一次自主招生,却完全不像日本全国性的升学考试一样,直接就能够在所在地进行。
首先,你升学考试的个人成绩要达到一定的分数之后,才具备资格报名参加相关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当然,各个名牌大学还是会儘量把考试时间给错开。不过,需要考生来本校进行考试。这对於普通家庭,特別是贫穷的家庭,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是我家住在冲绳,九州那么远的地方,报名参加了东京都內某几所大学的自主招生,那就需要亲自来一趟东京都考试。
无论是坐汽车,还是坐火车,都不可能,毕竟需要跨海。坐船不但太慢,而且钱也不便宜,还不如坐飞机过来。
不但如此,必须要在大学附近租旅店,以及吃喝。就这么来回一趟,对於他们而言,可不便宜。”
高岛健二因为从小到大都是直升的关係,所以就不需要去了解这些。加之,他就读高中的时候,老师也完全不会讲这些,毕竟没有必要。
高岛健二若有所思道:“比如,我住在冲绳,既报考了东京大学,又报考了大阪大学,京都大学,那我且不是要跑三个城市的大学所在地进行考试?”
浅井和真言简意賅的回答道:“对啊!”
高岛健二笑了起来道:“著急忙慌的赶去东京都,大阪,京都这三个城市,也真是够忙的。
浅井和真指出道:“大学自主招生从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好政策,而实际上,对於大多数普通考生而言,缺乏公平性。
能够像你说的那样三个城市跑的学生,不但家庭经济条件不会差,至少也是中產阶级,而且父母还要非常的支持才行。
光交通费这一笔支出,就不少。何况一个学生去往之前就没有来过的陌生城市,难免不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特別是一些认床的考生,必然就在旅店里面睡不好,导致个人的考试竞技状態就不会处於最佳。” 高岛健二笑容不改道:“不公平本身也是一种公平。那些普通考生想要凭藉所谓的寒窗苦读十年,就想和我这种祖上三代人努力成功的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是不是也不公平呢?
更不要说你家这种祖上时代经商,一直能够追溯到明治维新了。据我所知,一些家庭里面,別说没名牌大学毕业的,即便是普通大学毕业的,也没一个。
像这样的家庭,別说什么在社会上面办事了,遇到点麻烦,都未必会有一个能够拿主意的人。
就这种家庭出身的孩子,想要凭藉一己之力,以一代人的努力就想要在东京都內如何如何,著实是太搞笑了。连个人几斤几两都还没有搞清楚。
对於乡下人认为的东京都这里就不拍马屁,不讲究关係,只讲能力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他们根本就属於一点都不懂东京都。”
浅井和真再次想起了江坂丽奈的种种行径道:“这实属太正常的事情了。等到他们能够真正融入进了这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时候,也就开始真正的懂了。”
高岛健二有著自己的看法道:“对於他们而言,恐怕很难哦!在东京都,特別是上流社会,等级不够的人,连拍別人马屁的资格都不会有。
至於关係,这一种潜规则更是隨处可见。如果不是庆应义塾大学的內部生,你看內部生的前辈们会不会理你,帮你解决一些事情。
这最常见的就是去公司实习。特別是大手企业的相关实习,基本上都被內部生给垄断了。
至於外部生嘛!那就得看个人的造化了。有些著名大手企业的总部,他们连参观一下的机会,都不会有。”
浅井和真知晓他这话不假道:“所以,对於一些没有考上理想大学的普通学生而言,与其那么折腾,费钱费事,倒不如乾脆復读一年,来年再参加日本全国性的升学考试。”
高岛健二接话道:“考上了名牌大学又能够怎么样嘛?也不保证他们百分之一百就能够在今后入职大手企业。
哪怕进去了,也是从最底层开始干起。他们当中四十多岁没有当上课长的人,又不是没有,比比皆是。”
浅井和真会心一笑道:“你今天的话多了。”
高岛健二的目光是再次扫了一遍教室里面的其他同学道:“我只是看到有那么几个抓紧时间看书学习的人就觉得好笑。
我估摸著在他们的心中,还怀揣著只要成绩好,就一定会有好公司要,再一步步地成为高管。
其实,我们经济学专业又不像那一些侧重动手能力要强的理工类专业。说白了,他们之后参加了工作,也只会是去做普通事务性的工作。
这想要参加进公司的重要项目当中去歷练,还不如回家去看看祖上坟头上面冒没有冒青烟。”
浅井和真提醒道:“这些话,別在当下的教室里面说。你实在是想说,下课之后再说。”
高岛健二听劝道:“我只是有感而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