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你没事吧
望着刘进离去的背影,卫子夫停下织衣,背着手来到殿檐下,任凭寒风刮在她的脸上她很安静,脸上带着一抹深思,刚才并非对刘进的话不在意,只是她有些想不通,按照刘进的描述,外面那个老人家似乎就是陛下。
可问题是陛下为什么要这么做?
她猜不透汉武帝的打算,虽然心中有个猜想,但那太荒唐了,她不认为陛下会冒天下大不做失去礼法的事。
那就奇了怪了,陛下难道因为十馀年没见着进儿,心中有些惭愧,所以以这种方式弥补?
但又说不通,毕竟已经过去小半年时间,该培养的情感都培养好了,何必还要多此一举?
要么就是外面那个人不是下,而是陛下安排的人,可—为什么啊?
卫子夫实在不理解汉武帝这么做的缘由所在。
刘进回到太子宫,将卫子夫的衣衫拿给父亲刘据和母亲史氏,卫子夫心思细腻,也会考虑儿媳的感受,果然母亲接到卫皇后的衣衫,一脸感恩戴德。
毕竟她是卫子夫,一件衣服并不值钱,但这份心思却很值钱。
“阿耶,你这几天怎么感觉好象很乏累?”
刘进看着萎靡不振的刘据,一脸好奇。
刘据道:“有吗?没有吧。”
史氏笑着对刘据道:“太子殿下,看看我的新衣漂不漂亮,哦,我还熬了汤,快去喝吧,莫凉了。”
刘据笑呵呵的道:“好,走吧。”
刘进若有所思然后大为震惊。
天色还早,他拿着卫子夫送他的衣衫去了未央宫,对刘进的再次到来,汉武帝的声音显得极不耐烦,质问道:“你怎么又来了?”
刘进忙不迭道:“皇祖父,降温了,我给你送了一件衣衫来,您看看合不合身。”
内宦早就走了出来,接过刘进的衣衫送给汉武帝。
“恩,合身,还不错。”
汉武帝刚才心情还不悦,现在顿时转好,笑容满面的道:“你还算有心,衣服不错。”
“喜欢吗皇祖父?”
汉武帝笑着道:“恩,喜欢。”
“祖母给你做的,我就说你肯定会喜欢的。”
殿内顿时陷入沉默,而后又是汉武帝大怒的叫声道:“滚!”
“滚蛋!来人,给他拖出去!”
他怎可能不知道刘进什么心思?明明来的时候就可以说这是卫子夫给朕做的衣裳,偏要等朕试穿完了之后他才说这话,这点小聪明全部用在朕身上了!
刘进再次被卫士给拖出了宣室殿。
今天又下了一场雪,天气越来越冷。
太子宫,刘进长吁短叹。
刘据和石德在赏雪,见刘进心情不好,便问道:“进儿,何以如此?”
刘进道:“江充此疗,真该死啊!”
“我的煤场没了,失去了一大笔钱,我就等着冬日大赚一笔的。”
刘据微微摇头,笑容满面的道:“钱财乃身外物,况且太子宫也有俸禄在,朝廷有拨款,何必在乎这点钱财呢?”
石德也笑着道:“就是呀,这些煤就算卖给权贵,又能卖多少钱?”
刘进不知该怎么说,太子宫的府库本就没多少钱,多存点家底子才不会出错,万一明年真出现什么问题,有钱才能办事,不然等巫蛊之祸发生的时候,连赏赐土兵的钱都没有,谁会为你卖命?
他们不知道这些事,刘进也不怪他们。
不过令狐茂却阴的道:“整个长安的权贵豪强,不,是整个三辅的,都在卖煤过冬,一斤煤已经涨到了一百钱,那些权贵们动辄都是四五百斤起步,几个煤场加起来,这个冬天能卖出去的钱,恐怕比纺车还要多。”
嘶!
刘据倒吸凉气:“纺车卖了上千万,煤可以?”
刘进也震惊的看着他。
毕竟当初和冶铁官方合作,一年下来供应出去的也不过一百万钱,现在你告诉我翻了十倍?
长安三辅到底有多少权贵豪强?他们又究竟多么有钱啊?刘进真的被震惊到了。
难怪汉武帝没钱了就会去索取抢劫他们的钱,他们·是真的有钱啊!
也难怪,都是从高祖一朝就开始累积财富的大家族,哪个手中没有巨额财富。
你朝廷没钱是你朝廷的事,和他们无关。要攻打匈奴需要战争经费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出一毛钱。
刘进现在才明白当初汉武帝究竟多么憎恨这群豪强大商,说一句为富不仁也不为过。
百八十万钱的,刘据都可以不在乎,可一个冬天上千万钱,这种巨额财富对太子宫还是有莫大用处的。
尤其最近石德引进了一大批人才读书人,每每过来都要招待,有时还要赏赐,太子宫说不缺钱也不可能。
眼睁睁看着这么多的财富流失,刘据再也没有此前的淡定,掐腰破口大骂江充,可无济于事。
“我出去走走。”
刘进捂着胸口离开太子宫,一路直奔城南大杨树巷。
贾长儿包裹的象个肉球一样,宛如望夫石一样,每天都会待在门前,见到刘进后,他脸上堆着笑容,赶忙走了上来。
“秋小郎君,你怎么总是不在府邸啊?”
刘进似乎想到什么,停下脚步,道:“你一直在这等我?”
贾长儿点头。
“每天都在。”
贾长儿继续点头,以表示自己的态度。
刘进道:“我家老爷子是不是也经常不在这里?”
贾长儿心道你难道不应该问我为什么要在等你吗?这是什么问题?
他摇头道:“那倒不是,你家老爷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这里,只是他不愿见我,也很少出门,所以我才在这等你的。”
刘进眉,难道自己真的想错了吗?
“哦,知道了,谢谢你。”
见刘进要走,贾长儿赶紧拉住他,道:“矣,秋小郎君,你不问我有没有事的吗?”
刘进想了想,道:“你没有事吧?”
贾长儿笑着道:“是啊————额,不是。”
不是,你怎么不按套路出牌?我有事啊?
刘进已经踏步进了秋府,大门紧闭,独留贾长儿独自惆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