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成功的喜悦
曲台。
按道侯韩说激动的找到后仓和夏侯始昌。
“两位先生,韩某多谢两位举荐,学宫韩某已给两位布置好了,就在城北横门大街阿房巷内。”
韩说自然是激动的,自被罢官后,他想尽一切办法再次升迁,于是后面参与了抗击东越的战争,重新恢复侯爵。
可问题是,汉武帝仅仅只是给他恢复了侯爵,并未给他赏赐实际的官吏。这代表他仅有名誉却无实权。
一晃十年了,现在他重新担任盐铁官,这可是握实权的官,他怎能不激动?
财富是需要权力来守护的,而且权力也能给他带来无穷的财富。
夏候始昌只是淡然的笑了一下,许多恭贺的话不必他亲自说,毕竟他的学生后仓在。
后仓笑着道:“恭喜韩侯了,不过小事一桩而已,若韩侯没有足够能力,想必左冯翊盐铁官也不会落入汝之手中。”
“昌邑王也让吾代他替你祝贺。”
“有些东西,昌邑王可以给,但太子宫未必可以。”
“陛下什么态度,我想韩侯心中已然清楚,不妨多传与他人知晓。”
韩说心领神会,笑着道:“定当如此。”
望着韩说离去的背影,夏侯始昌脸上露出微笑。
后仓道:“老师,太子宫妄图举荐上官安,呵呵,这次上官桀那老狐狸势必对太子宫失望了吧?”
“若他改投昌邑王门下,是否要示好?”
后仓为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做足了准备。
夏侯始昌授须微笑道:“为什么不呢?不管他真心还是假意,只要他改投过来,对太子宫无疑打击巨大,也能让更多人看到长信宫的优势。”
“学生知晓了。”
夏侯始昌一如往日一样去了长信宫当值。
刘略显兴奋的道:“老师!”
夏侯始昌压了压手,淡淡的道:“为师都明白,不骄不躁,不要太过高兴,乾坤依旧未定,虽然已经初露眉目,但你仍需谨慎。”
“为师让你多去谒见陛下,你去了吗?”
刘微微摇头:“学生这几日就去。”
“恩。”
说话间,长信宫一名内宦走了过来,手里捧着一卷黄纸,对刘道:“王殿下,少府那边送来了一些纸张。”
“各衙署都送了一点。”
刘有些狐疑,盯着黄纸,问到:“这就是纸张,有什么用?”
内宦道:“少府那边说可以撰写文本编篡书籍。”
“恩?”
夏侯始昌眉宇一挑,作势便拿起纸张,然后又用笔墨撰写,不由惊愣的感慨道:“果真好东西!”
他思付片刻,激动的开口道:“少府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此物制了出来,惠及天下读书人,
不错,极好!”
刘也跟着赞叹道:“老师说的不错,若纸张大面积发布,日后成书存储书籍、通信等等都将会变的更加便捷。”
夏侯始昌神色严肃道:“儿,你不该考虑这些事,你应当考虑的是少府为何要送纸张过来?”
刘双目一亮,惊的道:“老师——莫非—”
夏侯始昌淡然一笑,笃定道:“少府在对我们示好,看来这次盐铁官落在韩说手中,上官桀果真备受打击。”
“就在方才,为师还在曲台和后仓探讨,上官桀会不会改换门庭。”
“毕竟他的儿子在太子宫那边推举而落败,他又怎能不对太子宫失望,此时对我们示好,也就说的通了。”
传话的内宦赶紧开口,却被夏侯始昌打断:“这儿哪有你说话的份?!”
内宦欲言又止。
刘心情不错,便没有和这名小太监一般见识,继续对夏侯始昌道:“老师,依你看来,我们是否要接纳上官桀?”
夏侯始昌还未开口,内宦便忍不住道:“夏侯博士,这-纸张并非少府制出来的。”
“是皇孙刘进。”
“什么?”
夏侯始昌和刘呆呆的看着他,这不是少府送来示好的?
内宦继续道:“少府给各衙门都送了点过去,都说了此物是太子宫发明出来利国利民利读书人的什物。”
夏侯始昌面色微变,怎么又是他?
为何又是他?!
“昨晚皇孙在未央宫与陛下畅聊一夜,今早陛下命人给太子宫送去了许多赏赐。”
内宦继续开口,心里腹诽道你们能不能不要想那么多?
还什么少府对你们示好,这分明是少府来帮着太子宫宣传名声的。
夏侯始昌和刘此时终于反应过来,再也没有方才的轻松喜悦,两人脸颊都不同程度的开始变红升温。
“上官桀!这有眼无珠的东西!”
“死不悔改!”
“他,他,他觉得他很聪明是吗?”
夏侯始昌十分激动,一只手不断算着天干地支,老夫迟早引天雷劈死你!
还帮太子宫宣扬名声,都没你聪明,整个大汉你最聪明!
刘脸色阴郁,看着纸张,愤怒的就要去撕扯。
夏侯始昌拦住他,道:“于纸张无罪。”
他悄无声息的将纸张收入袖笼,安抚刘道:“无足轻重,儿不要发怒,没什么大不了的。
“外面都是咱们的人,他太子宫有什么优势?这些奇技淫巧有什么用?于治国有什么用啊?旁门左道而已!”
太子宫,刘进这一觉睡到傍晚才起来。
刘据和石德激动的在凉亭着屁股研究石桌上的东西。
一向耿直的令狐茂,此时也弯着腰和他们一起低头书写。
刘进好奇的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三人见到刘进,立刻喜极而泣,邀请他落座。
刘据大笑道:“我的好儿子!”
令狐茂业莞尔一笑道:“我的好学生!”
石德:“—””
他沉默了一下,道:“我孙子的好老师!”
刘据:“—
令狐茂:“呵呵!”
石德一脸淡定,我说错了吗?他不就是阿涉的启蒙老师吗?我说错了吗?有什么问题?
“怎么了?”
刘进睡眼悍松。
石德激动的道:“皇孙殿下,好啊,这纸张———真好!”
“虽然我们没有推举人为官,但陛下又给了你许多赏赐,丞相那边已经开始宣扬你于国家读书人的贡献,用不了多久,咱们太子宫就要出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