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深夜畅聊
天空星罗密布,未央宫的灯火还亮着。
入夜,汉武帝刚准备休息,内宦轻声走来,对汉武帝道:“陛下,皇孙殿下求见。”
汉武帝有些意外,他来做什么?
韩说任盐铁官,不正是刘进想要的结果?汉武帝有些想不通这个时候刘进来找自己做什么,于是挥手道:“让他去前殿吧。”
“遵旨。”
少顷,刘进一如往日一样来到前殿,拱手道:“孙儿参见皇祖父。”
汉武帝思了一下,最近外面传闻刘进虽有面见天子之事,却无面见天子之实,这种传闻对太子宫不利,导致许多墙头草纷纷倒戈,不过这也是汉武帝想见到的局面就是。
他问刘进道:“有事?”
刘进没有卖关子,直接开口道:“启奏皇祖父,我来给你送点纸张。”
“这是我和我府上门客最近研制出来的。”
汉武帝饶有兴趣,内宦读懂天子的意思后,立刻去了外殿。
刘进将泛黄的纸张送给内宦,内宦快速拿给汉武帝。
汉武帝望着这一堆黄纸有些奇怪,纵是见多识广的他也不知这是什么。
“皇祖父,这是纸张,可用于书写文本,传递信息,方便便捷。也可以编撰成书,替代竹简和布帛之用。”
汉武帝盯着黄纸看了一会儿,拿起案读上的毛笔,试着在纸张上写了一会儿字,旋即陷入沉默。
他眯着眼,盯着纸张看了一会儿,微微颌首,明白了纸张的用途。
刘进在大殿外继续开口道:“各地公务传输,圣旨下发,奏本上奏,皆用竹简,多有不便。”
“若用布帛,则成本太高,不免奢靡。”
“改用纸张则便捷许多。”
汉武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纸张的作用,不用刘进给他解释这么多。
刘进道:“若将他们用线串联,编篡成书本,记录文本,其记录内容亦多于竹简内容。”
皇祖父的反应和父亲一样,没有丝毫的失态,果然他们身居高位后,城府都显得极深了。
“皇祖父,你觉得纸张还可以吗?”
刘进轻声询问。
汉武帝道:“自然可以,朕要怎么表现你才觉得朕很欣赏你制出来的东西?”
刘进:“”
我以后得和皇祖父多学一学这种沉稳的心态。
刘进想了想,道:“皇祖父,其实纸张并不是什么太重要的事。”
“重要的是朕该怎么赏赐你?”汉武帝反手问道。
“额。”
刘进道:“这个也不算太重要算是次重要。”
汉武帝气笑了,问道:“那你说说,什么才叫重要的事。”
刘进道:“它在未来究竟能给大汉带来多大的改变。”
“纸张的成本相对较低廉,不过即便如此,制造出来依旧比较麻烦,小民们依旧买不起。”
“但中农以上的人家却未必不能买的起。”
“纸张可以编篡成书,许多藏书无法深入民间,只有权贵中家藏有。”
竹简书卷是珍贵的物资瑰宝,许多书籍都需要借阅的,这个时候还没有印刷术,誉抄就更加麻烦,知识是有壁障的,因为竹简成书实在太困难,尤其用书刀刻字更加麻烦困难,
有人或许会问,为啥不用笔墨在竹简上写字呢—
毛笔这个时候适用于布帛上写,但问题是布帛又是极其精贵的物资,可以做一般等价物使用,
谁有那么多钱呢?
纸张的存在无疑会加速成书的效率,加速书籍的传播。
汉武帝认真的听着,表情依旧淡然。
刘进继续开口道:“想必皇祖父也发现现在无论文武人才都青黄不接。”
“治国人才多都是豪强权贵培养出来,凡朝堂能叫上来的名字,谁不和高祖时期的功臣沾亲带故?”
“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国家的官吏只会被这一部分人拢断,对天子的统治不利。”
当刘进说到这里的时候,汉武帝微眯的双眼忽然睁开了。
“纸张可以改变这一切,让更多的中农、富商们参与进来,培养后代读书,让读书人越来越多,人才越来越多,不致被一部分人拢断朝堂官位。”
汉武帝打断他道:“你只说了中农以上,小民为什么不行?”
刘进叹道:“书籍的制造成本对小民来说,依旧有些贵,现阶段他们依旧要以温饱为主要目标,而不是读书,这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改变的现状。”
“国家发展的意义就是要让全民实现温饱,而后才充实知识—但这需要很久很久。”
汉武帝点了点头,对刘进的说法很赞同,这小子没有拍脑袋张口就来,考虑事情也比较实际,
是经过深入考量过的。
刘进继续道:“皇祖父兴许也发现了,察举制已渐渐出现弊端,举荐出来的人才已经越来越偏离当初察举制度的初衷。”
“它似乎已经成为一批豪强大族们向朝廷输送人才的手段。”
“长期下去,这些人结交成强大的关系网,很难再能让不属于他们的人脉进入朝堂,其他人还有什么出头之日?他们还会感念朝廷和陛下么?不会的,他们只会依附于这些豪强大族。”
汉武帝沉思了一会儿,语气有些急促,问道:“那你有什么办法?”
刘进道:“让做官的渠道变一变,从察举变成考试。”
“但这个前提依旧是纸张普遍发展,纸张编篡的书籍能被一部分人购买,他们能自足学习学问。”
“如此才能改察举到科举。”
“科举?”汉武帝狐疑。
“就是考试,相对公平的考试,任何人都能参与的考试,不用问出身都能参与,旨在选拔真正的人才储备,避免朝堂官吏被拢断,避免人才出现青黄不接,让一批批优秀的人分别进入朝廷,帮助皇祖父治理国家。”
刘进浑然未察觉,今晚汉武帝很少在对他阴阳挪输,爷孙的对话很正常,汉武帝也平等的看待刘进对他提出的建议,回话都变得极其认真,很显然刘进的这一系列建议使汉武帝认为有可操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