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这不是我写的
后仓已经吓的不知所措,怎么也没想到司马迁会如此大逆不道。
不过转念一想,这是司马迁能干出来的事,毕竟此前汉武帝才阉割了他,这么深仇大恨,怎么不想办法报复一下?
他不敢在明面上报复汉武帝,所以将思想写在书内,也说得过去。
让后仓恼怒的是,他居然没有发现这些。
“陛下,这—微臣知罪,实则史记并非微臣编篡的,微臣惭愧,此书是太史公司马迁编篡。”
他宁愿在道德上被人谴责品德败坏,也不能承认他对汉武帝大逆不道,因为这个后果更加严重,最起码道德层面的败坏不会吃罪,但后者不同,他真有可能被汉武帝下了牢狱,甚至会更残忍的惩罚。
刘髆震惊的看着后仓,虽然外面有这种传言,但他真没想到后仓能做出这么道德败坏的事!
刘进怒斥道:“胡说!”
“我询问过你,你说了,史记是你编篡的,和司马迁没有任何关系!”
后仓忙不迭道:“陛下明鉴,并非如此。司马迁曾多次去曲台收集史料,微臣看到他编篡的《太史公传》的书籍,发现这种文体惊为天人,于是微臣便将这些文章誉抄出来。”
“这真的并非微臣编篡的书籍。”
刘进指着他道:“你还说谎!你光明正誉抄章,司马迁会发现不了?”
“这么多字数的书籍,你每日誉抄,却没有被司马迁看到,简直荒谬!”
后仓道:“陛下明鉴,微臣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微臣现在就能将史记上的文章全部誉抄出来,微臣所言非虚,这书真的并非微臣着作,微臣也断不敢对陛下有任何不尊重。”
内殿沉默了许久,汉武帝才咬牙切齿的道:“无耻!”
“自己去廷尉府交代清楚!”
“滚!”
后仓连滚带爬的离开宣室殿,他知道,他的名誉这一次肯定会扫地,但大不了找个地方隐居生活,不问外面的是非便是。
可今日若被治罪,那后果不堪设想。
刘膊失望的看着后仓,这个狗东西,宁愿死了,也不能承认如此道德低下之事!
死了最起码还能获得名声,外面的读书人还会说他正直刚硬,最起码会赞赏他,赞赏长信宫出来这么个人才!
这个懦弱无耻的狗东西!
刘髆怒火中烧,偏又不敢表现。
“你还在这做什么?还要为后仓请功?或是为他开脱?”
刘髆赶忙道:“儿臣不敢,儿臣这就告退。”
等昌邑王咬牙切齿的离去后,汉武帝便问刘进道:“好,史记是司马迁编篡的,这些罪证是真是假,他是不是有这个意思,亦或者无心之失,你认为呢?“
刘进忙道:“启奏皇祖父,孙儿——”
“你才不过只是想让后仓承认罪罢了,你的那些理论没有个站得住脚的。”
“他编篡史料,自然按照时间线编篡,奴隶制时期,就是禅让制的天下,朕也不可能因为这些就真的生气。“
“你不过只是想让后仓承认史记并非他编篡的,朕也没想到后仓会如此懦弱,恶事已经做了,却这么轻而易举就认了,呵呵。“
汉武帝一脸耻笑,对后仓很看不上眼。
刘进心跳加速,果然—什么事都瞒不住皇祖父,刚才他说了那么多,看上去逻辑都很正确,但实际只要给出点时间去想一想,兴许就能抓到漏洞,只要后仓不承认,未必会落得这个下场。
当然,他之所以能成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汉武帝的配合,若非汉武帝暴怒,威压逼迫之下,后仓心理防线哪里会溃败?
“皇祖父,我没这个意思啊。”
汉武帝冷笑道:“有没有你心里清楚。”
“你现在告诉我,司马迁该怎么处理?”
“他究竟有没有这层意思?有没有带着这些偏见,你认为呢?”
刘进半天没开口,汉武帝道:“既然你也不清楚,那你就去审一审司马迁吧!”
“好了,你的的也都达到了,可以回去了吗?”
刘进忐忑的离开宣室殿,他知道这是汉武帝不和自己计较,自己这点小聪明在他面前从来都不够看。
不过刘进心里也奇怪,明明他在欺骗汉武帝,皇祖父也最讨厌如此,却为什么对自己做的事,好象,好象并没有生气?
也不算没有生气,更象是恨铁不成钢的嘲讽,意思是下次做事能不能做的滴水不漏,让朕也看不出来?
刘进回太子宫的路上,一直在思考,脑子很乱。
至于司马迁有没有这个意思,刘进打算找司马迁好好问一问,回到太子宫,他便命人去召司马迁去太子宫了。
曲台,匡衡正在给夏侯始昌斟茶,他们都在等着后仓归来,后仓会被赐与什么官职,对长信宫至关重要。
“你放便是。”夏侯始昌看着匡衡道,“你也不会直委屈在曲台。”
匡衡赶忙拱道:“多谢师祖。”
“恩。”夏侯始昌有些疑惑的朝外看了一眼,“这么久了,也该回来了,为何还没回来?”
匡衡微笑道:“兴是陛下赏赐官吏后,老师要去其他衙署对接一下,回来晚了点倒也正常。”
“恩。”
“师祖,匡师兄,昌邑王来了。”
夏侯始昌一愣,赶紧带着匡衡朝外迎接刘髆。
“膊,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后仓被赐了什么官?他人呢?”
刘髆道:“去廷尉府了。”
“廷尉府?”
夏侯始昌面色一喜,这是个实权衙署啊,掌控刑罚牢狱,十分不错!
“好!”
刘髆咬道:“老师你误会了,他去廷尉府交代罪证去了。”
“啊?”夏侯始昌懵了,“怎么,怎么还要交代罪证?”
刘臂道:“他在宣室殿当众承认了史记并非他所做,而是司马迁着作的。”
夏侯始昌倒吸凉气:“他疯了!”
这种事别说做没做,即便做了也不能轻易承认啊!
刘髆怒道:“皇长孙提前一步去了宣室殿,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弹劾史记中多有公天下思想,企图让陛下开辟禅让制,后仓他怕了,就承认史记并非他所着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