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行的普通观众来说就是电视上歌手戴在耳朵上的耳机,主要用于将现场的音乐声实时传输到耳里。
耳返对实力派歌手和非实力派歌手都是比较重要。
实力派歌手通过耳返听到现场的乐声,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歌声;
非实力派歌手一旦唱走音了,就可以借口说是耳返出了问题,不是唱功不行。
给十八个鼓手全配了耳返之后,鼓手们的动作协调一致,仿佛是一个整体,他们手中的鼓槌在空中划出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准确无误地落在鼓面上。
十八面大鼓同时敲响,每一次敲击都像是心跳的共鸣,充满了力量和节奏感。
这个效果!
……”
乐声和陈墨的歌声中,党金激动得眼中泛起泪花…
明晚稳了!
有《中国人》这首歌,无论明晚《生生不息》的粤语歌多么小众,节目的收视率都不会拉胯!
“不错…唱得还不错。”
党金循声看去,只见说话的人正是华语乐坛常青树谭校长。
“校长,球赛结束了?”
“这不是要彩排,所以上半场进了一个球,下半场不踢就赶了过来。”
“校长您真是老当益壮!”
党金这话还真不是拍马屁。
谭校长1950年的生人,一般人到他这个年纪不用坐轮椅已经不错,更别说踢球了!
“哈哈哈,我年年都是二十五,哪里老了!”
谭校长一阵开怀大笑,指指舞台上唱歌的陈墨。
“他就是现在乐坛很红的陈墨?”
“对。”
“这首歌是他写的?”
“没错,这首《中国人》是陈墨特意为了我们《生生不息》节目创作的主题曲。”
“这首歌叫《中国人》?”
不等党金回应,就闭上了眼睛凝神静听。
中国人!”
待得陈墨唱完最后一句,谭校长也睁开了眼睛大声叫好。
“唱的好……歌更好!”
陈墨在舞台上唱歌的时候,已经注意到了谭校长的到来。
架好了麦克风从舞台上跳下,大步流星走过去。
“墨仔,我给你隆重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节目明晚致敬的港乐传奇……”
“党导不用介绍,谭校长谁能不认识。”
“校长你好,我是陈墨。”
“我从小就听你的歌长大,可是你的迷弟!”
这个时空的谭校长和另一个时空的校长唱的歌、星途有九成相似。
单飞之后,更是制霸了整个八十年代的香江乐坛。
可以说是统治了整个八十年代的华语乐坛!
八十年代的时候内地,还没有自己体系的流行音乐。
校长最传奇的还是他漫长的演绎生涯:
从七十年代开始,唱过了半个世纪依然活跃在乐坛一线!
这在全球的流行文化圈里面,谭校长都是传奇一般的存在!
这还不是陈墨尊重谭校长的原因。
谭校长是爱国艺人!
前几年香江闹得乱哄哄的时候,是谭校长带着一群香江艺人公开力挺港警。
从不会公开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
实属难能可贵!
“墨仔…我比你大几岁,允许我托大这样叫你吧?”
“当然……当然,您叫我什么都可以。”
谭校长都是可以做陈墨爷爷的年纪了!
“陈墨,你的歌写得真是太好了!”
谭校长笑呵呵地和陈墨握手,眼中满是赞赏之色。
“就刚刚这首《中国人》来说,旋律开篇气势磅礴,奠定了整首歌曲激昂奋进的基调。主歌部分旋律舒缓深情,像是在娓娓道来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
大鼓、二胡等民族乐器的运用,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
副歌部分旋律陡然上扬,节奏加快,激昂的旋律,将歌曲中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推向高潮 ,令人心潮澎湃。
这种将民族风格与流行元素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既让歌曲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最难得还是旋律简单,哼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易于传唱!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中国人》这首歌能够在不同年龄段和地域的听众中广泛流传,绝对是一首经典作品!”
“校长过誉了。”
陈墨连忙谦逊地回应。
“我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还需要多向您学习。”
“年轻人谦虚是件好事,过分谦虚就是虚伪了。”
谭校长轻轻拍了拍陈墨的肩膀。
“你的音乐才华有目共睹,我可以负责任的说,华语乐坛年轻一辈创作人中,你稳坐头把交椅!”
“校长,这话可不敢乱说!”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高调做事,低调做人,闷声发财。
这向来是陈墨做人、做事的宗旨。
谭校长这话传出去,圈里不知道多少人要妒忌死自己不可!
陈墨不认为自己是娱乐圈里的人。
为了一个虚名,拉来一堆仇恨就没必要了!
谭校长越发喜欢陈墨这种性格。
他在娱乐圈这个充满浮华和虚荣的地方五十多年,见过无数有才华的音乐人浮浮沉沉,像陈墨这样能够保持谦逊和低调的人实在是难能可贵。
两人又简单交谈了几句,轮到谭校长上台彩排。
……”
这首《卡拉永远ok》和另一个时空的是一模一样,陈墨则像一个小粉丝一样,在台下跟着旋律轻轻哼唱。
这次参加《生生不息》的彩排,听了不少这个时空的港乐才是发现…
这个时空的九零年以前的港乐和另一个时空的港乐高度重合;
至于九零年之后港乐则是少有雷同。
幸亏自己九零年以前的老粤语歌会得不多。
一不小心抄到这个时空已有的歌曲,那就闹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