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有请蛇团带来《你曾是少年》,送给每一个背井离乡的打工人!”
等着他的“催眠”。
虽是演戏,但也要演齐活。
“看着我,集中注意力看着我的眼睛!”
陈墨煞有其事的、双手捧着林薇薇的俏脸正视自己。
不排除揩油的可能。
“我数三声之后,你会听到’啪’的一下响声,下面的人都会变成南瓜。”
“三!”
“二!”
“一!”
啪!
陈墨在林薇薇眼前一打响指,原本还紧张得颤抖的林薇薇竟一下冷静了下来。
自我催眠!
难怪那些成功学大师和搞传销的,反复的给人洗脑,洗到最后自己都信以为真了!
一旁等着出场的李丹妮、黄求之、刘婵,看到这一幕都惊呆了。
催眠?
“刘婵,愣着做什么!”
“起音乐,开始你们的表演!”
【新歌——《你曾是少年》?
陈墨宣布完之后,直播间里沸沸扬扬。
【这歌名听着……怎么像是回忆青春的歌曲?
【对啊,这和打工有什么联系?
【我更好奇的是主播说的“蛇团”,有人听过这个组合?
【没听过。
【我也没听过,可能是新出来的组合?
【什么新人组合这么牛逼,一出道就让主播给写新歌。
【而且……“蛇团”,这名字听着怪吓人!
【大家不用猜了!
【音乐响了,表演开始了!
舞台上响起一阵吉他清脆声,只见刘婵弹着吉他和黄求之并排从幕后出来。
【黄求之、刘婵她们的组合名字不是“房东太太的猫”?
直播间的老粉对她们两人是相当熟悉,其中不乏还是她们的粉丝。
【她们什么时候改组合名了?
【没有消息说她们改团名啊!
【没改吧?
【那主播怎么说“蛇团”?
【口误吧?
刘婵已经弹完前奏,黄求之开始唱响:
却又感觉怅然若失!”
黄求之的声音虽然不如李芯的空灵,但在女中音的位置音色也非常动听。
简单的旋律和黄求之叙事一样女中音的加持下,让现场几万观一下就安静了下来,沉醉音乐之中。
穿着一身白色蕾丝长裙、披着如瀑一样长发的李丹妮从幕后走出来,优雅气质尽显,高贵时尚,令人惊艳!
……”
她的声线非常甜美,不亚于任何一个专业歌手 ;
如果硬要找一个女歌手对比,李丹妮只是比她旗下最当红的女艺人钟晴子强了不止十倍!
所以彩排的时候,陈墨很是奇怪。
李丹妮自己唱功在线,欣赏水平自然也不低。
怎么会签钟晴子这样水平的歌手?
鉴于彩排的时候钟晴子在现场,陈墨不敢问出口,只能一直憋在心里难受。
“哇哇哇,好漂亮!”
李丹妮一出场,就把现场观众全惊艳得哇哇大叫。
显然让观众惊艳的不是她的唱功,而是她绝世的容颜。
直播间里亦是如此。
【好漂亮!
【长得太精致了!
【精致得都不像真人!
【谁知道她的名字?
【不认识,应该是新人。
【娶她需要注意什么?在线等!
【娶她需要注意什么?在线等!
【娶她需要注意什么?在线等!
【娶她需要注意什么?在线等!
【谁能告诉我她的名字,我送他一个“宇宙之心”。
【知道她的名字也没用,她可不是一般的明星,一般人驾驭不了!
【天下还有钱搞不定的女人?
【直播间打赏榜10都没进入过,你口袋里面可怜的几个钢镚就别拿出来丢人现眼了!
她叫李丹妮,原来在斗鲨【湿滑老司机】直播间打赏榜2的就是她。
重点来了,看好了。
李丹妮另一个身份是金蝶唱片的老板,和我们的带头大姐大林薇薇并称商界“绝代双骄”!
这重磅消息一放出来,狼友都自卑得炸开了。
【我艹,长得漂亮、唱歌又好听、还有钱,一般男人真的驾驭不了她!
【我现在是懂“非分之想”这个成语的意思了。
【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男人才能配得上她!
总是匆匆忙忙!”
现场观众大多被李丹妮的容颜和气质吸引,而忽略了她的歌艺,不经意间已经唱完一小段。
一身淡蓝色ol贴身小西装的林薇薇从幕后出来。
“林总!”
“哇,真是林总!”
“带头大姐大居然亲自下场唱歌了,牛逼!”
“……”
林薇薇是【湿滑老司机】直播间的常客了,她一出现引起现场观众比李丹妮还大的哗声。
此时的林薇薇“自我催眠”
只当下面的观众全是“南瓜”
麦克风贴在嘴边直接就开唱。
要做了不起的人!”
这歌词一出,直播间的老粉全部破防了。
【我艹,主播牛逼大了!
【服了……墙都不扶只服主播!
【这句词……话,不就是昨晚宋晨说的,主播直接就把它谱上曲写成了词!
【歌还可以这样写,主播太牛逼了!
【那是当然,主播可是“音乐鬼才”!
让现场观众和网友更为震惊、解读全歌意义的还在下句。
只想从这无边的寂寞中逃出来!”
【打工人听到泪目!
一条红色、醒目的弹幕悬浮公屏中间,一时间让听歌的人全都黯然了。
陈墨这次搬运的《你曾是少年》,正是来自另一个时空八零后认为的“亚洲女子第一天团”的歌曲。
原曲本来是为了一部电影的主题曲,被很多人奉为是“毕业季”类似的歌曲。
可能是陈墨的阅读水平有限。
他从不觉得这是一首写给学生离别的歌;
更像是一首写给背井离乡、打工人的歌。
这种美丽的“误读”
有时候也挺歪打正着。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小学的时候,陈墨一直被误导是赞誉老师的词。
后来有网络了才知道,这首诗的全文是:
东风无力百花残。
蜡烛成灰泪始干。”
这td写的是爱情啊!
如果非要放到老师身上,岂不是成了岛国人民最喜欢拍的“师生恋”题材?
用来解读老师的奉献精神也挺管用。
《你曾是少年》亦是如此。
没有另一个时空的电影背景,单独歌词表面的意思,让很多背井离乡的打工人感同身受!
广州、东莞深圳、珠海…珠三角地区、又或者长三角地区的打工人,
他们大多数人都是想昨晚的红姐一样,
已经从乡村来到这些大城市打工。
他们从小乡村到大城市,一开始谁不是能赚钱、改变命运、做“了不起的人”?
重复动作的流水线、周而复始的上班下班,
所谓的“大城市”而言只是一座钢筋水泥的乡村;
他们来到了大城市并没有成为自己想成为——了不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