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砰!”
88狙那独特的清脆枪声,一马当先,率先打破了平静的假象!
当枪声传入d贩们的耳中时,那道处于悬崖缝隙处的身影,已然应声跌落,重重的砸进毒贩们身旁的地面上,死活不知!
“有埋伏!找掩体!”
“埋伏个屁!这他吗是条子!”
一瞬间。
d贩们惊恐的呼声,混杂在一起,此起彼伏,衬的场面愈发混乱。
其中当属刀经理最为见多识广,立马听出了88狙的枪声!
然而还不等暴怒之中的刀经理找到陶强算帐,山林之中便响起了雨点般密集的枪声!
81杠95式连同赵卫红手中再次发出咆哮的88狙,一同奏响了这篇名为“杀敌”的盛大乐章!
倾刻间。
便有几道d贩的身影,如同断线的傀儡般,七扭八歪的一头栽倒在地上。
那些原本正乖巧的站在原地的骡子,此刻被枪声所惊扰,开始惊慌的朝着四面八方逃窜。
然而更多的d贩却是侥幸留得一命,或是拖着受伤的躯体朝着掩体拼命爬去,或是躲在最近的掩体后面,以“信仰射击”的姿势,朝着枪声传来的方向漫无目的的还击。
虽然这种射击姿势看起来非常搞笑,但实际上达成的效果还是很好的。
在赵卫红的提醒下,正对着“信仰射击”范围内的战士们,立马缩进了掩体后头,等待着其他位置的战友对d贩进行压制,进而使自己重新获得瞄准射击的机会。
生死关头,没人敢赌这些胡乱击发的子弹,会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这就是所谓的“火力压制。”
在战场上,远距离射击在很多时候,起到的就是类似的效果。
并不是为了杀伤敌人,而是让敌人投鼠忌器,不敢贸然行动。
当然。
这套法子并非是“无敌”的。
就比如赵卫红在行动开始之前做出的布置,就极好的克制了这一战法。
当正面的战士暂时被d贩们的还击火力压制时,位于侧翼的战士们,立刻挑起了大梁。
对于自己的枪法没有自信的,就用同样密集的火力,吸引d贩们的注意。
而自恃枪法不错的,则是在沉稳的瞄准后,精准的点杀着一个个敌人。
很快,d贩们的注意,便被来自侧翼的攻击所吸引。
当他们调转目标,尝试朝着其他方向,进行还击时。
先前被压制的战士们便会立马露头,继续进行射击。
在这种极具节奏感的配合下,饶是这群d贩个个都堪称“亡命之徒”,一时间也被打的抬不起头。
而巍然耸立着的悬崖,更是在此刻隔绝了d贩们的退路,尤如一座漆黑的墓碑,静静的见证着d贩们的末路。
“陶强!陶强!”
“你他吗在哪?”
“刀哥,我”
“砰!”
一分钟前,还在耀武扬威的陶强,迎着刀经理的枪口,震惊而又绝望的倒在了地上。
“没用的废物!”
朝着地上吐了口痰,暴怒之中的刀经理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把陶建国也留下。
不然这对父子俩,此刻就能够一起上路了。
虽然刀经理还不能肯定,自己这伙人的暴露,和陶建国父子俩究竟有没有关系。
但是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现在必须有一个人,为他们此刻山穷水尽的境地负责,不然他们这支队伍,很有可能坚持不到最后,便会分崩离析。
“带上货!分头跑!”
恨恨的看了一眼山涯处的缝隙。
刀经理强忍住心底的不甘,命人扛起了一包还没来得及运送上去的违禁品,便准备开始突围。
他很清楚,继续抵抗下去毫无意义。
就算能给对面的条子造成一些伤亡,最终的结局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刀经理现在,只能将希望寄托在当地复杂的环境上,试图借助这片无边无际的群山,来摆脱赵卫红等人的追歼。
可他都能想到的事,赵卫红又怎么可能没有料到?
当刀经理丢下一具具同伴的尸体,以及那些中枪之后,不便行动的同伴,试图开始逃离时。
赵卫红的“后手”随之而出,迎着慌不择路的d贩们,便是一顿劈头盖脸的迎头痛击!
从某种角度上讲,赵卫红这人的指挥风格,和关继武还是很象的,非常注重在战前,就针对所有的实战可能,做好相应的布置,以便战况能够按照自己设想中的方向发展。
简单来说那就是不给对手留活路
别说是d贩们此刻能够离开的各个方向。
就连d贩们身后的悬崖顶部,赵卫红都安排了一队人留守!
今天这伙d贩就算是长出翅膀,也特么别想从这里飞出去!
“保持火力,慢慢压上去!”
“敌人正面的同志,保持警剔,吊着敌人慢慢打,不要和敌人硬碰硬!”
“咱们的人已经把这里围死了,这伙狗娘养的一个都跑不掉!”
赵卫红一边在无线电里发号施令,一边提着88狙快速奔袭,查找合适的射击点位,时不时给d贩们送上一次致命的“问候!”
不过,赵卫红这次,并没能象第一次行动时那样,仅凭一人一枪便消灭了大半d贩。
因为这次行动,和上一次行动有着明显不同。
第一次蹲点时,赵卫红以及小队中的其他成员,距离d贩的距离很近,并且视界开阔,d贩们第一时间连合适的掩体都找不到,收拾起来自然游刃有馀。
然而这一次,为了行动前的隐秘,所有一线人员都与d贩保持了相当程度的距离,这也正是第一波开火时,没能给d贩造成太大伤亡的内核原因。
等到d贩们开始逃窜时,起伏的地形又大大遮掩了赵卫红的视线。
赵卫红几乎没有合适的射击机会,更多的时候,是在无线电里发号施令,协调着各个方向的战士们,对分头逃窜的d贩们进行追歼,合围。
他就象是一台精密的计算机。
不断的搜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情报,并结合这些不断变化的情报调整自己的部署,指挥着战士们追击视线之外的敌人。
坐镇指挥部内,能够纵观全局的吴风徐,本来还想着帮着赵卫红查缺补漏。
然而在见识到赵卫红在无线电里急促而又果断的各项调度后,吴风徐依旧密切的观察着战场上的局势,但并没有开口,而是默默地欣赏着赵卫红的指挥艺术。
没错。
就是“艺术。”
哪怕吴风徐的兵龄,要比赵卫红久上很多。
哪怕吴风徐的级别,要比赵卫红高上很多。
但吴风徐也不得不承认。
在临场指挥,运筹调度这一方面,他不如赵卫红。
远矣!
“各部队!汇报歼敌情况!”
“报告!一小队歼敌两人,正在对逃往正北方向的剩馀三名敌人进行追击!”
“报告!二小队歼敌四人,正在与正东方向的五名敌人进行交火!”
“”
快速的在心里进行了一番计算后,赵卫红立马掌握了当前的情况。
这支总人数高达三十五人的d贩团伙,现在只剩下十二人在负隅顽抗,并且行踪全部被赵卫红一方所掌握,不存在任何逃出法网的可能。
唯一的变量,就在于山涯中的缝隙,可能还会有着d贩躲藏。
不过赵卫红已经派人紧紧监视着缝隙处的动静。
在彻底歼灭这伙d贩前,缝隙内的情况暂时还不用考虑。
念及于此,赵卫红不再分心考虑其他事项,转而集中精力,指挥着众人消灭最后的d贩。
很快。
剩馀的d贩,便倒在了战士们的枪口下。
而那位凶神恶煞的刀经理,也在打伤了一位战士后,被对准他的七八把步枪打成了筛子。
“报告!行动结束!目标全部清除!”
“其中歼敌三十三人,俘获两人!”
赵卫红一转身,便看到了正东方向的小队,正押着两名脱的光秃秃的,浑身上下只剩内裤,还被束缚着双手的两名d贩,回到了崖底。
到这里。
这场行动中,属于赵卫红一行人的任务,便暂时结束了。
接下来,赵卫红只需要清查一下缝隙中的情况,将其中储藏的违禁品全部带出,就能为这场行动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念及于此,赵卫红抬起头,望向了那处悬崖上的缝隙。
可他的注意力,却是突然被出现在悬崖正上方的人影所吸引。
尽管距离有些远,尽管对方的身影在阳光的照射下,有些模糊。
但赵卫红还是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那是一位赵卫红在此刻,无论如何都不想见到,也不该出现在这里的人。
陶建国。
几乎是下意识的,赵卫红看向了躺在崖底,还没来得及收敛的陶强尸体。
有那么一瞬间。
赵卫红心底,闪过了一丝侥幸。
距离这么远,陶建国也上了年纪。
他应该认不出陶强的模样才对。
但赵卫红明显低估了陶建国对于儿子的了解,也低估了这份名为“父爱”的感情,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分量。
几乎是看向崖底的一瞬间。
陶建国便在一道道尸体中,找到了自己的儿子。
“快!”
望着陶建国猛地跪倒,还不住颤斗的身体,一抹不祥的预感在赵卫红的心头一闪而过,令他近乎于咆哮的朝着无线电内怒骂道!
“崖顶现在是他吗谁在带队?”
“干他吗什么吃的?能让人跑进来!?”
“赶紧把陶大爷送回去!恭躬敬敬的送回去!”
赵卫红的声音里,带着非常明显的慌乱与紧张。
他不知道,本来应该已经回到家里的陶建国,为什么会突然返回,又是怎样躲过了山顶小队的布控,出现在崖顶,最终看到了陶强的尸体。
尽管陶建国事先已经和赵卫红打过招呼。
他清楚儿子犯下的罪孽,也体谅赵卫红,以及其他战士,在行动中面对的危险。
这位大义灭亲的老人,唯一的要求,就是想要见自己的孩子一面。
哪怕是最后一面,也无所谓。
但做足了心里准备,然后在赵卫红等人的陪同下,看到陶强的尸体。
与此刻毫无准备的,看到陶强横死崖底的模样,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而崖顶的小队,本来还在为没能参与到追歼d贩的行动中而闷闷不乐。
但在听到赵卫红的怒骂声后,小队中的成员有一个算一个,全特么懵逼了!
天都塌了!
此刻,他们根本来不及思考陶建国是怎么跑上去的。
而是连滚带爬的离开隐蔽处,朝着悬崖,朝着陶建国所在的方向,一路狂奔。
很快。
他们便看到了陶建国跪在崖边的背影。
他的身子已经停止了颤斗,但他依旧低着头,双手于胸前合拢,就象是一位做着祷告的虔诚信徒。
“陶大爷你怎么唉,您别动,我们搀你起来。”
“咱们该回去了。”
闻言。
陶建国并没有回头。
而是缓缓抬起头来,看向了远处此起彼伏的群山。
而崖底的赵卫红,在此刻似乎感应到了什么,以近乎于歇斯底里的失态语气,催促着崖顶小队赶紧上前。
哪怕是拽,也要把陶建国拽回去!
一听这话,崖顶小队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正要上前,便见陶建国紧紧的挨着悬崖边缘,以一种令在场众人全都提心吊胆的姿势,站了起来。
“陶陶大爷?”
陶建国没有回头。
或许是因为不想搭理对方,又或许是因为对方,并非是能让自己想起“阿狗”的赵卫红。
他现在只是有点惋惜,有点感慨,有点遗撼。
惋惜时间太过易逝,感慨岁月太过无情,遗撼世事太过无常。
当他侧眸时。
他看到了一大一小的两道身影。
“爹我不敢”
“你个没卵的东西有啥不敢的!”
“学会了爹的本事,大山就是你的家,到了哪你都不用怕!”
“再说了,你有啥好怕的?”
“爹还在嘞!”
终于。
在高大身影的鼓励与催促下,那道瘦瘦小小,看起来十分乖巧的身影,终于转过身子,尝试着攀下悬崖。
与此同时,陶建国的眼泪也伴随着那道瘦小身影的动作,如决堤般,夺眶而出。
下一秒。
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朝着远处的群山,迈出了一步。
他那佝偻的身躯终于迎来了久违的舒展,尤如腾空而起的大雁,拥抱着属于自己的天空。
回归了群山的怀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