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凡所说的内容,信息量实在是太大了。
所有学生,也包括林继先在内,全都低着头在本子上疯狂的记录着。
他们感觉自己的大脑都快要不够用了。
所长只是轻描淡写的提了三个问题,却直接为他们小组未来至少半年的工作。
直接指明了三个无比清晰、但又充满挑战的攻关方向!
林继先刚才因为得到表扬而产生的一点点骄傲,此刻已经荡然无存。
取而代之的,是打心眼里的敬畏和叹服。
片刻之后,林继先对着陈宇凡,深深的鞠了一躬。
“谢谢所长,我明白了!”
陈宇凡点点头,示意他坐下。
“下一个,材料组。”
身材精瘦,眼神机灵的谢国政站了起来,快步走上讲台。
他的小组,负责的是配合孟玉兰他们,研究新型磁性材料。
“所长,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要制作直流无刷电机的永磁体转子,目前最合适的材料,应该是铁氧体永磁材料。它的成本低,易于生产,抗腐蚀性也好”
谢国政将他们这几天查阅资料得出的结论讲了出来。
陈宇凡安静的听着。
铁氧体,确实是这个年代的主流选择,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但他要的,可不止于此。
等谢国政讲完后,陈宇凡开口了。
“铁氧体,可以作为我们保底的方案。但是,我希望你们的眼光,能看得更远一些。”
“我们红星研究所,不是要跟在别人后面走,而是要开创新的道路。”
他走到黑板前,写下了两个字。
“稀土。”
“我们国家,有着全世界最丰富的稀土矿产资源。这是一个巨大的宝库,但我们对它的利用,还处在非常初级的阶段。而在稀土元素中,有一些元素,拥有着超乎想象的磁学性能。”
陈宇凡的目光扫过谢国政和他的组员们。
“我给你们材料组一个核心课题。去研究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形成的合金,探索它们作为永磁材料的可能性。特别是钐、钴、钕这几种元素的合金。”
“你们的目标,不是做出简单的铁氧体磁铁,而是要研发出一种磁性能量积数倍于铁氧体的新一代‘稀土永磁’材料!”
“我们研究这些材料,不能只为了一个电风扇,而是要扩展我们国内科学研究的边界,在未来让我们的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
谢国政眨了眨眼。
信息量太大了,让他的大脑有些宕机。
稀土永磁
这是一个他从未听过,但光听名字就感觉无比高大上的概念。
用珍贵的稀土来做磁铁?
这太奢侈,也太疯狂了!
但不知为何,从所长口中说出来
却又显得那么的理所当然,充满了无法抗拒的魅力。
“我们我们能行吗?”一个组员小声的嘀咕了一句。
“为什么不行?”
陈宇凡看向他,目光锐利。
“我们有全国最聪明的头脑,有国家和工厂不计成本的支持,我们为什么不行?科学研究,要的就是敢想敢干的精神!畏畏缩缩,永远成不了事!”
一番话说的那个学生面红耳赤。
但同时,也点燃了谢国政和众人心中的火焰。
对啊!
他们可是天之骄子!
所长都为他们指明了方向,他们还有什么好怕的。
“是,所长!我们保证完成任务!”谢国政激动的敬了个礼。
接下来,是负责机械定时器的机械组。
他们的方案中规中矩,就是传统的发条式机械结构。
陈宇凡同样指出了其中的弊端,比如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寿命短等等。
随后,他直接给出了一个颠覆性的方案。
“放弃复杂的发条和擒纵机构。我给你们一个新思路,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变形的原理,去做一个热敏式开关定时器。”
“结构简单,成本低,而且非常可靠。你们去研究一下,很快就能明白其中的奥妙。”
机械组的成员们听得云里雾里,但还是拼命把“双金属片”这几个字记了下来。
他们相信,这又是一个能开启新世界大门的钥匙。
就这样,一个小组接着一个小组。
陈宇凡就像一个不知疲倦的导师,对每个小组的汇报都先给予肯定和鼓励,然后再一针见血的指出其中最核心的不足,并给出明确到无以复加的改进方向和思路。
他展现出来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彻底征服了在场的所有人。
无论是电机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学还是机械结构学
陈宇凡都信手拈来,仿佛没有他不懂的领域。
每个点评都直击要害,每个建议都高屋建瓴。
这一场会议,从早上九点,不知不觉就开到了中午十二点半。
食堂开饭的钟声早就响过了,可整个会议室里没有一个人动弹。
没有一个人喊饿。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高度集中,全神贯注的听着陈宇凡的每一句话,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字。
他们的眼神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同时还有一种听到知识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
对于他们这些醉心于科学技术的年轻人来说,陈宇凡的这些教导,无异于最顶级的精神食粮。
这些超越时代的设计理念,这些严谨缜密的工程思维,这些他们闻所未闻的前沿知识
这一切,都让他们受益匪浅。
每个人都感觉,自己知识体系被重塑和拔高了。
直到陈宇凡讲完最后一个小组的指导意见,合上面前的笔记本。
大家才恍然从这种奇妙的学习状态中回过神来。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大家抓紧时间去吃饭吧。”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所有人都自发的站了起来,用尽全力鼓掌,目光灼灼的看着讲台上的那个身影。
他们的心中,此刻只剩下两个字——
佩服!
是彻彻底底的、发自内心的佩服。
“太厉害了所长也太厉害了!”
“我感觉我今天一天学到的东西,比我大学四年加起来的都多。”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古人诚不欺我!”
“我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工业部要专门为所长成立一个研究所了陈所长的水平,简直了!”
学生们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压不住的低声议论着,兴奋的情绪溢于言表。
这才来红星研究所几天时间啊!
他们感觉自己就像一块被扔进了水里的海绵,疯狂的吸收着养分,每天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进步和成长。
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不少人都在心中暗自庆幸。
幸好自己当初选择了这里,来到了红星轧钢厂。
在这里,他们是真正的主人翁。
是在参与一项开创性的、伟大的事业。
一想到未来,可以一直跟在陈宇凡这样的人物身边工作学习,所有人的心里就一片火热。
这才是几天时间,就已经受益匪浅。
那未来的自己,将会成长到何种地步?
简直不敢想象
这要是一直在红星研究所工作下去,那还得了!
众人收拾好东西,陆续走出会议室,准备先回二楼的办公区把笔记本放好,再去解决早已抗议的肚子。
虽然精神上无比满足,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
从早上到现在,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早就把他们的能量消耗的一干二净了。
就在大家三三两两结伴,准备离开研究所大楼时。
陈宇凡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大家等一下。”
众人立刻停下脚步,齐刷刷的回过头,看向陈宇凡。
只见陈宇凡也收拾好了自己的东西,从会议室里走了出来,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
“都饿了吧?”他笑着问道。
咕噜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的肚子不合时宜的叫了一声,引来了一阵善意的哄笑。
大家都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刚才开会的时候还不觉得,现在会议一结束,饿感就排山倒海般的涌了上来。
“看样子是真饿坏了。”
陈宇凡笑着摇摇头,说道:“这个时间点,食堂大灶肯定已经没饭菜了。”
大家一听,心里顿时咯噔一下。
对啊,现在都快一点了。
食堂早就收摊了。
这可怎么办?就要饿肚子?
看着大家脸上流露出的担忧,陈宇凡笑了笑。
“不过别担心,跟我走就行。”
他语气轻松的说道。
“正好,今天大家的研究报告都提交了,我们也初步确定了未来的研究方向,算是一个小小的里程碑。值得庆祝一下。”
“走,我带你们去开个小灶,让食堂的何师傅给咱们炒几个拿手小菜,好好搓一顿!”
话音刚落。
人群先是安静了一秒。
紧接着,爆发出了一阵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哇,太好了!”
“所长万岁!”
“能吃到何师傅的拿手菜了!?”
“我早就听说,食堂的何雨柱师傅,那厨艺简直绝了!据说他做的菜,比大饭店的国宴大厨都好吃!”
“是啊是啊,我听车间的工人师傅说,何师傅有几道菜,轻易不做,只有厂领导来了才能吃到!”
学生们瞬间就激动了起来。
一个个喜笑颜开,刚才的疲惫和饥饿一扫而空。
他们来到红星轧钢厂这几天,虽然还没机会和工人们深入接触,但关于食堂何雨柱师傅的传说,却是听了不少。
大家都知道,这位何师傅是轧钢厂食堂的头牌大厨。
能吃到他亲手炒的小灶,这绝对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看着大家兴奋的样子,陈宇凡也笑了起来。
这群学生虽然都是天之骄子,但本质上还是一群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
心思单纯,很容易满足。
一顿好吃的,就能让他们高兴成这样。
“行了,都别嚷嚷了,赶紧走吧,不然一会儿菜都凉了。”
陈宇凡笑着招呼道。
“好嘞!”
众人齐声应和。
浩浩荡荡的一大群人,跟在陈宇凡身后,兴高采烈的朝着食堂走去。
一路上,欢声笑语不断。
年轻人们叽叽喳喳的讨论着,猜测何师傅今天会做什么好吃的。
红烧肉?锅包肉?
还是传说中的谭家菜?
每一个菜名,都引得大家口水直流。
很快,一行人就来到了食堂。
此时的食堂大厅里空空荡荡,打饭的窗口已经关闭,只有刘岚在打扫卫生。
看到陈宇凡带着这么一大群人进来,刘岚有些惊讶的问道:
“陈所长怎么现在来食堂了,是吃饭吗?”
陈宇凡微笑着点头回应,然后安排大家坐下。
“你们先在大厅里找个大桌子坐下,我去去就来。”
安顿好学生们,陈宇凡直接去了后厨。
后厨里,灶台已经熄了火,但也打扫的干干净净。
何雨柱正和马华几人坐在一张小桌子旁休息,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
看到陈宇凡进来,何雨柱立刻站了起来,脸上堆满了笑容。
“陈哥,您怎么来了?”
在他心里,早已将陈宇凡视为师父,只是陈宇凡还没正式收他,他才一直以“陈哥”相称。
“柱子,忙完了?”陈宇凡笑着问道。
“早忙完了,正歇着呢。”何雨柱赶忙给陈宇凡搬了条凳子。
“陈哥,您坐。”
陈宇凡摆了摆手,开门见山道:“坐就不坐了,找你帮个忙。”
“您说,只要我能办到的,绝不含糊!”何雨柱拍着胸脯,一脸的豪爽。
陈宇凡指了指外面,说道:“我研究所的技术员们,今天开了一上午的会,错过了饭点。你看看能不能辛苦一下,给他们做一桌饭菜。”
“嗨,我当多大事儿呢!”
何雨柱一听,顿时乐了,满口答应下来。
“没问题啊,食材后厨有的是,您就瞧好吧!”
对他来说,能给陈宇凡办事是天大的荣幸。
别说只是做一桌饭
就是做十桌,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