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我在大秦长生的日子 > 第286章 不同的军貌

第286章 不同的军貌(1 / 1)

正如嬴政所想,秦明确实打算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不再离开咸阳。

等这次巡游结束后,他便会一直待在咸阳城,直到第五次巡游,他都会一直跟着嬴政

他可是一直都记得,嬴政是死在第五次巡游途中的……

几十年处心积虑铺垫下的局面,他可不想在这最后的几年时间出现什么意外。

虽然前世有人猜测,嬴政是死在赵高手上的。

尽管现在赵高已经成了自己人,但该防的还是要防的。

因为这次出巡有秦明跟着,所以章邯现在在咸阳留守。

要知道现在对大秦重要的可不止是嬴政一个人了。

身为储君的扶苏,其安危同样牵动着帝国根基。

而且,有秦明在,嬴政这边的安全可以说是万无一失的。

马车内,嬴政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

“既然如此,就按四弟的安排。

蒙将军,你即刻着手准备,待朕抵达东北,便令三弟前来接替你的职位,届时你便可安心返回咸阳休养了……”

蒙恬闻言,当即起身拱手,声音铿锵有力。

“臣,遵旨!”

嬴政微微颔首,然后咳嗽了两声。

咳嗽声未落,一道黑影已如鬼魅般出现在马车车窗旁,身形隐在阴影中,只低声问道。

“陛下有何吩咐?”

“传令回咸阳,让章邯准备一下,半个月后前往东北,准备接替蒙毅将军的职位。”

“喏。”

黑影应了一声,话音未落,便已如来时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原地,只余下马车外呼啸而过的风声

嬴政在蒙家军的营地逗留了五六日。

每日天还未亮,营中号角便如惊雷般划破塞北晨雾。

三十万将士列阵于荒原之上,黑色甲胄在烈阳下泛着冷光。

长枪如林、旌旗如海。

嬴政身着黑色色龙纹劲装,立于高台之上。

身旁的秦明与蒙恬分侍两侧,目光扫过阵列时,连风都似凝滞了几分

嬴政亲自检视军备,目光拂过士兵甲胄上的纹路,耳畔是蒙恬对边防布防的细致禀报。

从烽燧的传讯机制,到粮草囤积的调度之法,每一项都关乎帝国北疆的安稳

草原已经在大秦的掌控之下,但还是有一小部分匈奴部落逃往了更北的方向。

他们如离群的孤狼,蜷缩在冰封的荒原深处,早已失去了与大秦抗衡的底气。

虽然他们已经对大秦没了威胁,却依旧需要提防。

秦明深知,瘦死的骆驼仍有千斤重。

这些匈奴人世代在草原上游牧,熟悉每一片水草、每一条沟壑……

若放任其在北疆边缘蛰伏,难保不会在未来某个风雪交加的冬日,趁虚而入骚扰边境……

而且在秦明的计划中,眼下最重要的,是护着嬴政平安度过第五次巡游的生死劫。

然后等扶苏顺利接过皇位,稳住帝国根基。

待内政稳固、粮草充盈之日,便是大秦挥师西进之时……

那时,驻守北疆的三十万蒙家军,将不再只是防御的壁垒,而是开拓疆土的利刃!

他们熟悉边地作战,能扛住风沙与严寒,只需一声令下,便能沿着河西走廊一路向西。

将西域的绿洲与戈壁,尽数纳入大秦的版图,让帝国的旗帜,插在更遥远的葱岭之上……

第五日的大阅上,骑兵方阵踏地而来,马蹄声震得地面微微颤抖,步兵阵列变换间如臂使指……

看着这支部队,嬴政眼中露出赞许之色。

他抬手道。

“蒙家军守我大秦门户,功不可没!”

话音落时,三十万将士齐声高呼呼。

“陛下万岁!!!”

其声浪直上云霄,更是在草原上传播数十里之远,引得周围牧民饲养的马儿发出阵阵的嘶鸣声……

离营那日,蒙恬送至营门,嬴政銮驾里透过车窗嘱咐道。

“北疆之事,暂时托付于你。

待蒙毅抵达,你且安心回咸阳……”

蒙恬躬身应下,望着帝驾与随行队伍渐渐消失在塞北的烟尘中,良久之后才转身返回营地……

队伍继续往东,一路驰行,越往东行,风里的黄沙味渐淡,取而代之的是草原特有的青草气息……

又行了数日,远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连绵的营帐。

李牧派来的斥候早已在十里外等候,见了帝驾便翻身下马,跪地通禀。

“启禀陛下,大将军已在营前恭候。”

“前方引路吧。”

听着有些熟悉的声音,嬴政说完这句话后,便转头看向秦明。

“十几年了,他还只是个斥候,这个被你从死亡拉回来的兄弟,你不打算帮他提提职位吗?”

没错,这个斥候正是化名宗十七的荆轲。

秦明纠正道。

“是斥候百人队长……”

“那不还是个斥候吗?”

嬴政挑眉,语气里的不以为然毫不掩饰。

“……”

见秦明不说话,嬴政挑了挑眉,随即话锋一转。

“以他这些年在草原上探得的敌情、立下的军功,便是升任校尉也绰绰有余……”

嬴政顿了顿继续道。

“而且他的记忆不是恢复了吗?既然他还能回到军中,说明他并不排斥现在这种生活方式……”

秦明看着嬴政滔滔不绝的模样,心里早猜透了他的心思,干脆直接道。

“大哥你有话还是直说吧……”

闻言嬴政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道。

“他既然有这方面的才能,我也不计前嫌,不如就把这二十万大军将来交给他如何?”

这话一出,帐内瞬间静了几分。

嬴政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李牧年纪大了,而且在拿下匈奴草原后。

李牧已经完成了自己的夙愿,曾多次在送往咸阳的军报中表明了想要退休的想法……

而他之所以会不在乎荆轲之前的身份和做的事情,完全是因为秦明的关系。

二十万大军不容小觑,必须得交给足够信任的人。

嬴政并非对荆轲足够信任,而是对秦明。

他不是信不过荆轲,却信秦明看人的眼光,更信秦明能牵制住任何变数。

就秦明现在的状态来看,再活个百八十年没有问题……

目前王家已经逐渐退出了大秦军队。

嬴政想给秦明手中留下一支可以完全调配的军队。

荆轲这个人本身有实力,这些年在军中的表现也足够证明他有吃这碗饭的能力。

既然现在没有合适的人选,不妨把这二十万军队交给荆轲。

荆轲这些年在军中积威甚重,将士们服他,论资历、论能力,确实是眼下最合适的人选。

换其他任何人来,嬴政都怕镇不住这二十万草原驻军。

综合考虑下,荆轲确实是个合适的人选……

秦明犹豫了一下开口道。

“他之前回咸阳的时候跟我讨论过,他想退伍后在咸阳定居……

而且他本身是个喜欢无拘无束的游侠……”

秦明话还没说完,便被嬴政打断了。

“想定居还不简单?”

嬴政当即打断他,语气带着几分帝王的笃定。

“朕直接在咸阳给他赐一座府邸,让他安安稳稳住着便是。

再说,人是会变的,当年他敢提着剑闯秦宫。

如今在军中待了这么多年,早就磨掉了游侠的散漫,多了几分将才的沉稳……”

说着,嬴政又补了一句,语气里多了些不容拒绝的意味。

“还有,就算他这些年为大秦立下的军功抵消了他之前的罪行,但朕保护了他妻子那么多年,他是不是应该报答我的恩情?”

秦明听他把话说到这份上,知道再反对也无用,终究点了点头。

“好吧,我找个机会和他说一下……”

嬴政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掀开车帘,目光看向了前方的营地。

与蒙家军的规整森严有些许不同。

李牧的驻军更添几分野气,营帐错落分布在草原之上。

偶尔能看到巡逻的骑兵策马而过,腰间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

车驾行至营门,一身戎装的李牧已率部等候,他脸上带着常年风吹日晒的风霜,比蒙恬更显粗犷也更显苍老……

见嬴政下车,当即单膝跪地。

“末将李牧,恭迎陛下!”

嬴政上前扶起他,同时笑道。

“李将军,我们终于见面了……”

说起来,这还是两人的第一次见面。

自从赵国被灭,李牧归降以后,便一直在北境抵御匈奴,从未到过咸阳。

两人的交流也只呈现在军报与密令上……

“李将军在草原镇守,辛苦了。朕此次前来,便是要亲眼看看,你如何将这草原防线,打造成大秦的铜墙铁壁。”

李牧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朗声道。

“臣定不负陛下所托,请陛下入营!”

说着,他侧身引路。

踏入营地时,两侧的士兵纷纷举枪致敬,目光中满是对帝王的敬畏与对统帅的信服。

远处的草原上,几只雄鹰盘旋而过。

嬴政望着这片广袤的土地,他知道,守住这里,便是守住了北疆前往中原的通道,也守住了他心中那幅万世基业的蓝图……

巡游巡游,游的大秦的江山,巡的便是军队。

所以来到李牧的驻军这里,最主要的还是检阅军队……

主营帐外的校场上,二十万秦军将士列成方阵,依旧是清一色的黑色盔甲。

嬴政站在高台上,目光扫过军阵,竟未闻半分人语马嘶的声音。

连风吹动旌旗的声响,都似被这股肃杀压得轻了几分。

李牧持剑立在嬴政身侧,声音没有刻意抬高,却能清晰传到高台之下。

“陛下,此为北境边军,分前、中、后三军列阵。

每军含骑、步、弩三营,可独立御敌,亦能瞬息合阵。”

话音刚落,他抬手轻挥。

只听“唰”的一声脆响,前方弩营将士齐齐举弩,箭尖直指天际。

整排动作如同一人所为,连弩机上弦的节奏都分毫不差。

嬴政挑了挑眉,脸上露出了一丝有点意思的神情。

他刚见过蒙家军列阵。

蒙恬治军重章法,军阵如棋盘,步骑进退皆依旗令,连铠甲的甲片都对齐成线,透着一股老牌正规军队的规整气度。

可眼前的赵军不同,将士们脸上多有刀疤,甲胄上也都是刀枪所留下的痕迹。

这倒不是军需跟不上,而是他们觉得,救过自己命的盔甲,本身就带有幸运的属性……

李牧也从来没有因为军容军纪而要求他们更换新的盔甲。

这种情况倒慢慢形成了这支军队的军队文化……

他们连站姿都不似蒙家军那般笔直,却透着一股狼似的悍劲。

方才李牧挥令时,军中无一人转头看高台,所有目光都盯着前方的“假想敌”,仿佛下一刻就要扑上去撕咬……

“李将军,边军列阵,为何不见过多旗令?”

嬴政忽然开口问道。

李牧低头,指了指军中数十个看似普通的士兵。

“陛下请看,那几人是‘哨卒’,无需旗令,只需眼神、手势便能传讯……

北境草原辽阔,风大旗语难辨,匈奴骑兵又来得快,若事事等旗令,早已错失战机……”

他话音未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马蹄声,校场西侧的骑兵营竟未等任何指令。

已分出两队骑士,呈“楔形”冲了出去,马蹄扬起的尘土里。

还能听到压低的呼喝声,那是他们独有的冲锋暗号。

嬴政看得仔细,那队骑兵的阵型不算规整。

有的骑士甚至单手持刀,另一只手抓住马鬃,可速度极快,转眼便冲到校场边缘。

又在瞬息间勒马转身,整队人马竟无一人相撞。

他忽然明白,蒙家军是练出来的锐士,靠的是日复一日的章法训练,军规军纪严明,能打硬仗。

而李牧的边军,是打出来的死士,靠的是常年与匈奴厮杀的实战磨合。

能打恶仗、急仗,透着一股在绝境里拼出来的野性。

“好一个边军无虚士!”

嬴政忍不住赞叹,目光落在李牧身上。

“李将军治军,重实战、轻虚礼,倒与蒙恬截然不同。”

李牧没有自傲,而是解释起了两者形成不同风格的原因。

“蒙将军治的是中原之军,臣治的是北境之军。

对付匈奴,讲不得太多章法,要的是快、狠、准,要让将士们知道。

上了战场,活下去的唯一办法,就是比敌人更凶……”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民国:打爆土匪,顺手抢个大蜜蜜 万界收租,女帝也得上供?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娶妻就变强!六十岁正是闯的年纪 洪武第一密医:开局抢救太子妃 从黑水浒开始 忘羡重生在不同的时间 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 【综】我那总在见义勇为的宿主呦 从圣主传人开始独断万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