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限神职 > 第282章 中兴

第282章 中兴(1 / 1)

第282章 中兴

崔绍稳步而来,那人却是浑然未觉,依旧对这画壁挥毫泼墨,不时还提起酒壶呷上一口,姿态十分随意,与这庙中的庄严不符,但却无人前来喝制。

崔绍定晴望去,只见画壁之上,描看一幅幅妙笔丹青,大多都为神怪景象,且皆以一名红袍神人为主,有的执刀,有的仗剑,有的步行人间,有的脚踏鬼域,有的则与妖魔搏杀,形形色色,不尽相同,却都栩榻如生,神韵十足。

“先生这是——?”

讶异之下,崔绍出声。

“恩?”

那文士这才注意到他,眼角馀光一警,随后又将之转回:“这是百鬼图。”

“百鬼图?”

崔绍喃喃一声,再看画壁,果不其然,多为鬼类,青面獠牙,形象狞。

那文士一心二用,一边绘制画壁,一边同他言语:“这些都是神君除治的恶鬼厉鬼。”

说着,也是来了兴致,竟然停下笔墨,提着酒壶向他介绍起来。

“这是狐鬼,自称狐仙,愚乡野之民,行血祭之事,数十年终成气候,常在荒野盘踞,化出豪门大宅,以富家千金之貌吸引士子,食其血肉,夺其元气,后被神君所觉,提剑诛杀。”

“这是画皮鬼,有夺人皮囊的手段,最爱化为美艳女子,夜间出行勾引男子,取心而食,且有画皮在外,改头换面,人神难觉,唯神君天目崇照,洞虚破妄,才将之铲除。”

“这是五通鬼,乃淫邪男子生魂,加邪道术法炼制而成,以妇女血肉为食——”

“这是溺死鬼,曾在渭水为祸———””

“这是疫疼鬼—”

“这是刀劳鬼—”

“这是三姑鬼”

“这是六婆鬼”

“这是大力鬼—”

“这是独角鬼”

文士洋洋洒洒,向崔绍一通介绍,竟真有百馀种鬼,每一个都有名有姓,事迹传闻。

崔绍听此,也是讶异:“这么多鬼?”

“哈!”

文士一笑:“人多鬼自多!”

“先生精辟。”

崔绍点了点头,也是深以为然,随后目光一转,又看向西面墙上的壁画:“那又是何种鬼?”

“那是地狱图。”

文士一笑:“是神君执掌的刑狱所在。”

“地狱?”

崔绍眉头一皱:“那不是佛门管辖吗?”

“佛门?”

“哈!”

文士冷声一笑,面露不屑,又不多言。

看他这般神情,崔绍也不好再言,只在心中暗自思量。

地狱,乃是佛法之说,寺庙之中常见“地狱变”之图,以地狱刑罚告诫世人,唯有向善离恶,方能不堕地狱。

但崔绍也知道,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三教程说互有影响,这阴司地狱也不再是佛门专有,三教百家,各方神明,都有各自的地狱,以此司掌死后权柄,争夺生民信仰。

毕竟县官不如现管,你若不能保证我死后归属,那我为什么要信你这个神明?

所以,崔绍看得出来,这地狱图的背后,乃是那位宋判官与佛门信仰的争夺。

而这中年文士,既在庙中绘画,那想来必是神判信徒,甚至可能是弟子庙祝,如此对他佛门表露不屑,也是情理之中。

如此也是好事,他们争得越厉害,殿下才能驱虎吞狼,坐收渔翁之利。

崔绍暗自点头,再看画壁,忽感熟悉,转向文士问道:“这些都是先生所画?”

“那当然。”

文士呷了一口酒,随后斜眼打量着他:“怎么,你也懂?”

“略懂略懂!”

崔绍一笑,再观壁画:“这手笔”

话语中途,陡然一凛,错看向中年:“你是妄梦先生?”

“哈哈哈!”

文士一笑,姿态随意:“你也知我?”

“先生之名,谁人不知?”

崔绍躬行一礼:“学生见过先生。”

妄梦居士朱孝廉!

此人声名,虽不至天下,但也响动江南文坛,年仅十六便中金阳府试第一,得举人解元功名,后不知为何舍弃科举,埋于诗画,逐成诗画大家,一代宗师,尤其是这妙笔丹青一道,传闻其已穷丹青之绝妙,擅画道佛,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极受文士推崇,权贵追捧。

崔绍虽是北人,但也见过几次他的画作,所以如今才有印象。

这等大才,竟置身庙宇,不为功名奔波,更不伺奉权贵,只在这壁上挥毫?

一个六品正神,真有如此吸引力?

似乎还真有,哪怕在金陵州府之中都有传闻,此神之职虽只是一个六品罚恶通判,但其权甚大,且信仰根深,小黄山,清河县,还有这安平县,以这三地为源,散布出去的百万生民对其极为信奉,认其为万应之神,身兼福魁、禄魁、寿魁、禧魁、判魁、子魁、妹魁、文魁、武魁、财魁等职,掌土地,山川,江河,文武,善恶,刑狱等诸权。

此等神只,揽住一个丹青妙手,也是情理之中。

崔绍心中凛然,但面上却不动声色。

朱孝廉也不甚在意:“你知我名,也算有缘,买副画怎么样?”

“啊?”

崔绍一证,满面错,随后才反应过来:“荣幸之至!”

说罢,便给了身后的小厮一个眼神。

小厮会意,即刻取出银票。

崔绍接过银票,数也不数,便走上前:“这些可够?”

“用不了那么多。”

朱孝廉摇了摇头,抬手指向殿外的一个小摊子:“明码标价,百钱一张,就在桌上放着,你随便挑,挑完把钱放功德箱就行了。”

说罢,也不管崔绍那错眼神,便回过头来对着画壁继续提笔。

“这——”

崔绍看着殿外那小摊子,只见桌上堆了满满一堆画卷,起码有百来幅,常有香客进庙奉香,在离开时带上一卷。

这让崔绍有些不知所措。

他原以为,朱孝廉开口让自己买画,是隐居世外金银不济,哪想到是这么一回事。

这算什么?

堂堂妄梦居士,名动江南的书画大家,其画作竟只要百钱一副?

是他疯了还是自己疯了?

就凭妄梦居士四字,哪怕随意勾勒几笔,也得百两纹银吧?

“大人。”

就在崔绍错之时,那小厮已到殿外,取了一卷画回来,打开交到他面前。

崔绍一看,顿时皱眉:“这画——””

画上一神人,头戴乌纱帽,身穿判官服,体雄两肩宽,前后绣补幅,玉带系腰间,独立一腿蜷,亮剑斩恶鬼,凛然气度严。

图象传神,妙笔生花。

“是印的?”

崔绍看向朱孝廉。

朱孝廉却是理所当然:“不然呢?”

崔绍:“—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好心机!

为与佛门争夺信仰,竟使出了这种手段,大量印刷画象售卖。

不出意外的话,外边应有传闻,说这妄梦居士在闲遐之时,也会亲自动笔,绘上一副真迹,掺在这百钱一副的印刷图中一起售卖吧?

作为书画大家,妄梦居士的手迹价值千金,若能到手那便相当于天降横财,如此自会吸引大量投机之人赶来,进奉香火,抢购画象。

什么,信仰不虔?

确实不虔,为此而来者,提供不了太多香火。

可人都是喜欢从众的,一旦此势形成大流,那必会带动其他盲从之人。

投机也好,盲从也罢,最终都是要购买这画象的,虽然印刷的不怎么值钱,但再不值钱它也是神象,你把它带回家中,难道还能一把火烧了不成?

显然不能。

举头三尺有神明,哪怕不信也要敬畏,如此神象供于家中,久而久之不信也信了。

这就叫潜移默化!

如此散布神象,之后再时不时显灵,除治一些害人恶鬼,那浅信也会化为诚信。

把握人心,借利传道。

当真好手段!

“这恐怕还只是冰山一角!”

“难怪这些年神判庙不断做大,连佛门都被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崔绍心中一叹,随后也不再多言,只将那副画卷收起,再向朱孝廉一拱手:“晚生告辞。”

朱孝廉头也不回,只向他摆了摆手,接着便继续专注于画中。

与此同时—

乐远县,清业寺。

这是当年红莲寺被破后,佛门新立的寺庙,与神判庙所在的安平县不过百里,成一山二虎,针锋相对之势。

取名清业,一是映射红莲,继承当年红莲寺经营的信众,二是表达悔过赎罪,清除业障之意,与当年红莲之事切割。

有些事情,不能捂在心里,否则终会发酵,最后暴烈而出。

所以,佛门并没有将当年红莲之事推脱,而是坦然承认创建起了这清业寺,如此以退为进,反而洗脱罪责,更叫世人信服。

可见佛门,也有智者。

“道兄请!”

“大师客气了。”

清业寺,后山上,亭台中,茶茗飘香。

两人相对而坐,竟是一僧一道。

一僧年老,白眉如雪,慈眉善目。

一道年少,面如童子,道骨仙风。

两人举杯,品过香茗,随后便入正题。

“那宋襄野心勃勃,再任其发展,那必成大祸。”

少年道人放下茶杯:“佛门当做决断了。”

“此事贫僧何尝不知?”

白眉老僧叹息之中,话语之中充满无奈:“但实无制衡手段。”

自家人知自家事。

虽凭借红莲寺千年经营,这周边县地的数十万生民大多还是信仰佛法,使得清业寺创建之初,其香火一直比神判庙鼎盛,但也就是创建之初而已。

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局势已经颠倒过来,清业寺的香火开始一日不如一日,反观神判庙却声势渐隆,香火鼎盛,夺去了大量信众。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那宋襄有诸多非常手段,士农工商,文武医药皆有发展,得了红莲寺底蕴之后更是壮大,哪怕清业寺得佛门大力支持,在这方面也竞争不过。

别的不说,就说文道,那神判庙借画象传播信仰的手段,清业寺就难以企及。

不是他们不会照样画葫芦,而是这葫芦实在画不了,首先是画师方面,那朱孝廉号称丹青绝笔,画艺之高无人能及,佛门虽也有不少高僧精通画艺,但无论技法还是名声,又或者作画价值,都不及那朱孝廉。

如此一来,清业佛画的销量就不如那神判画象。

除此之外,还有印刷成本,虽然佛门也有法传,有造纸之术与印刷之法,甚至自己的工坊,但这些也不及那神判庙,这佛画的成本高上不少,而神判庙又丧心病狂的压低价格,卖百钱一副。

如此一来,清业佛画,每卖出一副都会有些许亏损,虽然只是些许,但积少成多,也十分恐怖。

两者结合,更显劣势,让清业寺在借画传法上完全竞争不过神判庙。

这还只是借画传法!

其他方面,各大领域,神判庙也占优势,尤其是近些年,那清河黄山之地已成了远近闻名的长寿之乡,那宋太公宋文以一百二十岁之高龄,带着当年小黄村的一批长寿老人,以“人瑞”之身为神判庙宣传信仰。

这谁竞争得过?

虽然佛门也有百岁高僧,但数量远不及清河黄山的人瑞,更无法大量为信众延寿,那支出的神力哪怕佛门也撑不住。

佛门都撑不住,他宋襄是如何撑住的?

无人知晓,只知此尊神异,非是寻常神只。

清业寺竞争不过,佛门也有心无力,至于金阳府那边,当年那阳谋的分化之计,早就已经告破,虽然宋襄离任之后,清河黄山失去了他神力庇护,那百万生民也被逐步分化,散入金阳各地。

但这有什么用?

你能把人分化,你还能把人杀了,或者强行干涉其信仰?

那些生民,信仰根深,哪怕离开清河黄山之地,对其的信奉也不曾动摇,而那宋襄也未沉寂,而是频频动作,不仅仗罚恶之权行走金阳,诛除妖魔恶鬼,还多行大祭,举办庙会,聚拢人心。

这般活跃之下,那离开清河黄山的生民,反倒成了传道种子,将那神判庙的信仰散入金阳各地,令其根基更深。

如此一来,佛门压力,可想而知。

要不是当年有约在先,那金阳府君又隐隐威,只怕他们早就动手掀桌了。

争不过,打不得!

如何是好?

白眉老僧满心无奈。

少年道人则做一笑:“那金阳府城隍香火之毒根深,有意寻个继承之人,好在自身轮回之后给予庇护,那宋襄表现甚得他意,所以才会助长于他,震佛门。”

“阿弥陀佛!”

白眉老僧叹息一声,却是不做多言。

少年道人也不在意:“此前我到金阳府,以望气之术观那李慕白气象,竟是天钺入命之姿,如今虽还只是五品同知,但总揽军政与知府无异,还有那宋氏与黄山书院,气象也是非凡,可谓龙盘虎踞。”

“有此根基,神人相合,若金阳府君真传位于此人,日后金阳必会成其一家之地,汝佛门也好,吾道门也罢,都只能仰其鼻息,苟延残喘。”

白眉老僧一阵沉默,最后才一语指向关键:“道兄有何教我?”

“此子势大,常人难诛!”

少年道人眼神一凛:“唯有潜龙方可除之。”

“潜龙?”

白眉老僧眼神一凝:“道兄说的是金陵那位———”

“不错!

39

少年道人一笑,竟是堂而皇之:“太子殿下有中兴之望!”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相忘于江湖沉淀 四极玄穹录 魂穿刘关张,诸侯们被整麻了 挽天倾:李世民魂穿煤山崇祯 魅夜凤凰:十艳录 我成了女魔头的心魔 陆方和他的小伙伴们 墨月戟:西域情仇 灵选风华 快穿之反派的饲养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