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无限神职 > 第261章 根基

第261章 根基(1 / 1)

第261章 根基

方才近至庙前,便感一股异香,连同烟气漫来,让人精神一震。

“这是”

“黄山木?”

男子与文士目光相交,眼中都有几分惊异。

这座庙宇,竟是由大名鼎鼎的黄山木制成此前说过,黄山乃天下名山,盛产各种山珍奇物,这黄山木便是其中之一。

此木带有异香,不仅沁人心扉,更有宁神安魂之效,据说在此木制成的床榻上安睡一晚,翌日必定精神斗擞,三日不眠,气力犹盛。

所以,此木价值万金,更是贡品奇珍,非天潢贵胃不可使用。

但这只是表面。

青年出身大家,深知其中秘辛,这黄山木本无奇异,之所以有此神效,全是那位“黄岳府君”的神力造就,以及天下万民的香火愿力凝成,是“山不在高,有神则灵”的典范。

说白了,这黄山木,就是那黄岳府君的道场特产。

三山五岳,黄山作为三山之一,神君的位格权柄自是不低,与金陵府的都城隍相当,都是正三品的大神。

这黄山木为其道场特产,不仅价值万金,更加有市无价,常人根本无法获得。

若是这山神庙,真由黄山木建造,那可能性无非两种。

一是宋家人手眼通天,能够弄到这万金难求的奇珍神木。

“两位施主,初次到此?”

就在此时,庙宇之中,一名庙祝装扮的中年道士走出,出声打断了二人的思绪。

青年男子惊醒过来,这才发现自己三人挡在了门前,当即让到一旁,再向庙祝言语:“不错我三人初到贵庙,见这异香扑鼻,沁人心扉,似为黄山之木,一时失神,还请道长见谅!”

“原来如此!”

庙祝一笑,淡声言语:“本庙所用木料,确实与黄山之木有几分相近。”

“哦?”

青年眼神一凝:“如此说来,这并非黄山木?”

“施主说笑了。”

庙祝轻笑依旧:“黄山之木乃是贡品,不仅万金难求,更为皇家御用,本庙如何能有,所用乃是我小黄山本地之木,与黄山之木同本同根,虽然地处不同,生长有异,但性质也有几分相近,所以有此异香。”

“本地之木?”

青年眼神一凝,内中更加惊心。

方才说过,两种可能,一是宋家手眼通天,能够弄到这万金难求的黄山木修建庙宇,二就是这黄山木是假非真,并非真正的黄山木。

两者哪个更叫人心惊?

自是后者!

前者虽说手眼通天,能够弄到朝廷贡木,甚至用来修建庙宇,但实际也就那么一回事,毕竟黄山木的产量不低,说是皇家御用,实际各大世家都有,拿来修庙的不在少数,宋家最多也就是同样水平。

但后者“近似黄山之木?”

“这小黄山山神,已能生此神异了?”

“黄岳府君,乃是正三品的大神,受天下万民香火供奉,朝廷历代名位加封,其道场生此神木,乃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

“可这小黄山神,不过七品小神,如何能蕴生黄山木,他哪来那么多的神力点化与香火祝愿?”

“就算是仿品,与真品有一定差距,那也非同小可啊!”

“此神—””

青年眼神变幻,随即归于平静,再看那名庙祝:“我等乃是过往行商,初到此地,还未敬神,

不知能否请道长为我等讲解一二?”

“这是自然!”

那庙祝听此,也不推脱,举手一邀:“三位请随我来。”

说罢,便将三人引入庙中。

来到庙中,香火更甚,烟云袅绕之中,一尊神象高坐台上,是一位中年神人,头戴乌纱,外披浑黄,内着浅青,不怒自威,更显神圣。

“本庙供奉小黄山神君,宋襄伯玉公!”

庙祝在旁,沉声介绍:“神君生前为东平县教谕,教书育人,大有功德,因而死后封神,初任小黄村土地,后升为小黄山山神,佑护小黄山与周边乡县,领山川,治土地,持正法,分善恶”

庙祝沉声叙述,没做太多修饰,也没有扯虎皮拉大旗,编造一个显赫身份,只着重其职能。

领山川,治土地!

持正法,分善恶!

只重职能,不重身份,毕竟只是七品小神,若是编造太过有所臂越,那必定会引来他人攻计。

虽无显赫身份,但县官不如现管,为地方之神,有职权在手,哪怕不与那些大神扯上关系,有个什么太子驸马的出身,也不影响万民信仰,香火供奉。

“神君总领小黄山,治周边乡县土地,持正法,分善恶,庇护善信百姓,诛伐妖魔恶徒,曾在小黄山中扫荡万鬼,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庙宇一番言语,叙述神明权柄,还有丰功伟绩。

三人在旁倾听,并无任何不妥。

直到庙祝叙罢,青年方才言语,将目光转向左右:“那这庙中的其他神象是”

原来这庙堂之中,除中央主位的山君神象,左右还有不少神象乃至灵位供奉,同享香火,护持诸神。

“这是神君磨下众神吏!”

庙祝一笑,又做介绍:“神君总领小黄山,治周边乡县土地,魔下自有佐官属吏。”

说着,便请起手来,比向左右两尊身高体健,气象雄阔的神象。

“这两位是日夜游神,生前为小黄村力士,一人名刘宏,一人名宋强,为护村庄力战众匪而亡,死后得神君救封,为日夜游神,巡游人间,纠察善恶!”

“这位是黑无常关将军,这位是白无常张将军,二将生前便义结金兰,乃是一双侠土,曾仗剑入山,欲扫除匪患,但不幸中伏,二将皆不愿苟且偷生,双双战死同入阴间,神君感其信义功德,

便将二人揽入魔下,封黑白无常将军,专缉不法之徒,妖魔恶鬼。”

“这位是搬山将军梅三郎,生前乃至孝之人,为盲母复明,不惜行险入山,寻鹿求乳,后不幸坠入山涧而亡,神君感其孝义,封为搬山将军,有搬山填土之能,可庇护百姓,开山造林,填土修路。”

“这位是运水将军王六郎,生前不幸坠入山涧暗河,化为水鬼不得脱身,但却未害人替死,反助溺水百姓,神君感其良善,封其为运水将军,有运水调河之能,可助益百姓,引水开渠,免除洪旱。”

“这位是聂倩聂司制,心灵手巧,匠心独具,可助织造——”

“这是神君座下黄巾力士,护法坛前,降妖伏魔·——”

“这是肥地吏”

“这是六畜吏”

“这是避瘟神——

庙祝一番言语,介绍众神来历。

青年听此,又见惊异。

地方之神,设佐属官吏,是很正常的事情,哪怕神明也不可能什么都亲力亲为,必须要有一班从属,为其分忧理事。

所以这并不算什么。

但问题是看着左右排列,受享香火的一干神象,还有后方的灵主牌,青年暗自皱眉。

佐属官吏,很正常,不奇怪。

但一个七品小神,有这么多佐属官吏,就不是那么正常了。

他哪来那么多神力?

这小黄山的香火,当真鼎盛到这个地步,能让他在保证府城税赋的同时,养就这么多手下,维持这么大班底,还屡屡显现神异,开山修路,肥地牧畜,入梦治民——

这些种种,不同寻常,其中必有妖孽!

青年暗自皱眉,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取出一锭白银,奉上三灶香火,随后才带着幕僚文士与马夫护卫退出庙宇。

退出庙宇,走下山来,回到马场之上,青年眉头紧皱,已无此前从容。

文士见此,也是沉默,不做打扰。

其实此间之事,他们早有了解,只是纸上言语,终究不及亲眼所见。

这小黄山山神的实力,底蕴,根基,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雄厚。

短短二十载,便有如此基业。

如此,难怪府里有人忌惮,生出敲打之意,甚至调派自家公子前来。

但这等人物,自家公子,敲打得动吗?

中年文士,默不作声。

青年男子,亦是无言。

“此神根基已深,想要将之拔除,要么犁庭扫穴,要么将其调任。”

“前者暴烈,后者缓和!”

“但再缓和,也是下刀。”

“徜若府里下令,让他调离小黄山,他是从还是不从?”

‘这等小神,虽受制约,但并非全然无力,尤其如今他在地方的信仰已深,若是抵死不从,那也有诸多麻烦,甚至生出大乱。”

“坐地虎,坐地虎啊!”

暗语声声,叹息阵阵,但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维持大家仪态。

如此这般,马车急行,很快便穿过这十馀里山道。

出了小黄山道,便是清河县地。

“公子!”

马夫话语传来,又叫青年眉。

挑开车帘一看,只见一片粲然,竟是金黄的稻田,大片大片的置于道路两旁,连绵不知多少亩地,一眼望去尽是丰收之象。

“这般丰收!?”

青年眉头紧,又是一阵惊动。

虽然相比此前种种,这田地看来并无太多神异,但他深知这神道由人道而成,而人道又以农桑为本,这一片稻田的价值与意义,丝毫不亚于此前的种种,甚至犹有胜之。

因为,这是民生之根,诸事之本。

有粮就有人,有人就有力。

若到非常之时,这一亩亩良田,就是起事之本!

“如此根基—””

青年喃喃一声,心中又见悔意。

自己揽下这清河县令之职,是不是太过冲动了一些?

“公子!”

就在青年思绪微乱之时,驾车的马夫又做一声:“你看!”

“恩!?”

青年眉,循声望去,只见那金黄如海的稻田尽头,出现了一座构造严密的堡垒,除去村口的门楼,其馀尽由高墙围堵,内中更有炊烟襄而起。

“这就是小黄村吧?”

青年见此,并不讶异。

地方豪强,修建坞堡,乃是默许成风之事。

虽然那大多是乡县之地的大族大户,一个村庄也建坞堡,还修得这么严密,并不多见,但以那宋氏实力,也不算什么“公子,这不是小黄村!”

马夫将马车缓缓放停,看向村口梳理的石碑:“这是新山村。”

“新山村?”

青年一,顺势看去,果不其然那石碑之上携着新山村三字。

后方的中年文士也凑上前来,看着那高墙耸立,堡垒严密的新山村:“这新山村是宋家清河县扫平小黄山匪患之后,在小黄山下新起的村庄,竟然也有坞堡?”

“新起村庄,也建坞堡?”

青年男子眉头紧皱,眼中闪过一丝不安:“小黄山匪患不是扫荡了吗,这新起的村庄,为什么还要建造坞堡?”

“这个——”

中年文士话语一滞,不知如何作答。

地方豪强,修建坞堡,有一个很正当的名义,就是抵御匪寇,以求自保。

这个理由很正当,正当到了让人无可反驳,

大陈开国之时,也曾下过禁令,要地方将这些坞堡拆除,但那些地方豪强与门阀世家却是阳奉阴违,搞到最后纵是那位雄才大略的大陈太祖,也只能不了了之,默许了地方豪强修建坞堡之事。

其中牵扯,权力角逐,旁人很难看清。

但就结果而言,还是皇权做出了让步。

能让开国之时,正处鼎盛之势的皇权做出让步,这背后的种种想想就让人胆战心惊。

作为世家大族,对这坞堡之事,青年说实话并不抗拒,因为他家也是这么干的,并且还干得很大。

但就是他家,也没有丧心病狂到这个地步。

你小黄村修建坞堡,可以理解,毕竟是在小黄山平定之前,又是你宋氏的根基所在,建个坞堡,合情合理。

可这新山村为什么也建?

小黄山匪患不是已经被剿灭了吗?

你还建坞堡是什么意思?

青年眉头一皱,随后又惊觉一事,当即转头看向幕僚:“小黄山平定之后,又新建了几座村庄?”

“这—

中年文士略一回忆:“大概建了十几个,分布在小黄山周边,清河县内的就有七八个。”

青年没有言语,而是直接转头,向那车夫下令:“去看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 凡骨丹尊 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