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
水河面笼罩着蒙蒙雨雾,三千水军战船在细雨中,列阵操演。
雨丝斜织如银线,敲打着蒙着生牛革的船舷,发出沙沙碎响。
楼船甲板湿滑反光,倒映着铅灰色天穹,刘升与关羽立船首,脚边雨水汇成细流。
“二叔?近来水军操练的如何?”
刘升转头问向关羽。
“得心应手!”
关羽自信抚须,随后引目光至河心处。
但见数十艘朦斗舰如游鱼破浪,船首包铁撞角劈开雨帘。
桨手赤膊奋力划动长橹,水花混着雨沫飞溅。
忽闻楼船船棚上金鼓骤鸣,甘宁手举令旗在雨幕中翻飞。
前排斗舰以巨盾结墙,雨水沿盾缘淌成珠帘,后排弩手仰角齐发,浸油的箭矢穿透雨雾,钉入百步外浮靶。
顿顿闷响与雨声交织。
一阵急哨撕裂空气。
两列猛然相向突进,船侧铁钩如毒蛇探出。
士兵踏浪跃过船舷,短兵在湿滑甲板上溅起火星,仿真接舷战的呼喝震得岸边芦苇抖落水珠。
上游忽漂来巨木阵。
李通双眼微眯,夺过鼓槌连击三响。
右翼楼船立刻转向,拍竿借水力轰然砸落,木屑混着浪涛冲天而起,将雨幕撕开一道缺口。
士兵们如蛟龙入江,在泛黄的湍流中潜游操练,刀光在浑水中明灭闪铄。
雨渐密时。
全军号角长鸣,船阵化作雁形切浪逆流,千桨击水之声如惊雷滚过河面,连五月绵雨也掩不住这金戈铁马的铿锵。
“今日不虚此行呀!二叔!兴霸文达,代我向侯郑二位校尉问好!”
雨过天晴已至午后。
巡视水军操练的刘升意犹未尽,然尚有其他公务,遂引舟登岸,先返新野城中。
关羽甘宁李通皆都相送,侯选郑宝尚在河中船上,但刘升并没有忘记关怀他们。
“鸿起还记得徐州下邳?彼时鸿起劝导大哥向温侯低头,怎么今日反而对刘表耿耿于怀?”
关羽沉声调侃道。
当时张飞丢了下邳,沦为人质的刘升不得不向吕布谄媚投降甚至自作主张劝导刘备也应该谄媚投降。
这叫顾全大局!
所以关羽反问刘升,这次你怎么不顾全大局呢?非要打下樊城不可?非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你有点双标呀!
“因为我知道二叔会无条件的支持我!”
刘升突如其来的煽情令关羽面色严谨,猛然收起调戏之色。
“鸿起放心!二叔一定会为你操练出一支水军精锐!”
关羽咬牙发誓道。
戏言归戏言,关羽是第一时间奉命,带着三千军队以及二千新兵赶来新野,这就是支持。
不管刘升想干什么,关羽就是无条件的支持,张飞赵云也一样,这就叫自己人!
这也是关羽时常目中无人,张飞时常顶撞犯上,却仍然被刘备厚爱的原因。
“兴霸?我闻你与二叔有过嫌隙?”
刘升又看向甘宁李通,直言不讳,令甘宁有点尴尬。
这种事怎么能当面说出来呢?公子你叫我如何回答?
“我与我二叔三叔也时常矛盾,但并不会影响感情,兴霸文达,二叔他看似严厉,实则是直爽义气的大丈夫。”
刘升深知这三人的共同点,那就是为人直爽讲义气,有共同点就能好相处。
李通嘛稍微差点问题不大。
刘升再次叮瞩。
他们也感受到刘升表达的含义,我把你们都当做自己人,不要给我出问题。
待刘升回到新野城中,前往新野北面水域,巡视太史慈黄忠操练水军情况的诸葛亮徐庶也随后而至。
太史慈黄忠带领的是新军,操练进度不如关羽,但也算步入正轨。
“张将军这是又引骑兵前往樊城亲自侦查?”
诸葛亮头发湿,双手抱着茶壶在案前取暖。
听徐庶说起,他这是不小心从船上掉进水里了::
刘升当时就捧腹大笑,一想起总给人镇定自若模样的诸葛亮,因为脚滑掉进水里的场景,谁能不哈哈大笑?
“张将军似有点过于积极
徐庶也很疑惑。
暗想张飞是不是因为当初丢下邳的事所以对背刺之举特别厌恶?
刘升松了口气。
张飞又想打樊城,又没能力打,结果天天在他耳边噪,当真是烦不胜烦。
“鸿起其实我有一策不知当不当说
诸葛亮尤豫再三。
闻言刘升与徐庶对视一眼,又看向诸葛亮,三人皆已了然。
战术上拿樊城蔡瑁没办法,那战略上呢?
当然有办法!
诸葛亮想说的就是,秘密连络江东孙策,邀请他进攻江夏牵制刘表,只要孙策带来的压力够大,刘表一定会慌。
那么樊城蔡瑁还敢那么无动于衷的稳健保守?
刘表一定会给蔡瑁施加压力,刘升就有可乘之机。
但为什么要说不知当不当说了?
因为若联手孙策,要是真把荆州打下来该怎么办?
能打下荆州那多好?你怎么还问怎么办?!
靠背!
自己拿下荆州当然是好事,但联手孙策攻打荆州,那最后一定是孙策拿下荆州,双方兵力与水军基础不是一个量级。
刘升根本吞不下整个荆州,结果很有可能就是帮孙策打工。
“我闻孙策厉兵秣马扬言要偷袭许都,我看他是要二进荆州呀!”
刘升掐指一算,今天已经是建安五年四月二十九,怎么还没传来孙策死讯?
他难道不死了?!
“我以为应当联手孙策!”
徐庶提出自己的意见。
怎么?!
难道你不主动联手孙策,孙策他就不会乘机而入?
反正他都会来,不如提前打个招呼,先给刘表上上压力,届时便视情况而定。
要是孙策刘表两败俱伤,那多好?说不定可以捡个荆州。
要是孙策太猛,直接攻破江夏,那刘表还不急得哭爹喊娘?必会再来求刘升,认错求盟当狗一键三连
要是孙策太逊,根本过不了夏口,那对刘升来说不也是好事吗?至少也牵制住刘表。
怕就怕在孙策猛地不象话,直接打到襄阳,刘升就是拿不下荆州,也比在孙策手里强呀!
当然这种可能性很低,所以徐庶觉得可以一试。
可诸葛亮觉得这样做风险太高,我们借孙策之力,孙策未尝不是借我们之力?滥用权谋是会被反噬的!
局势很容易失控!
诸葛亮为人还是很稳重的这也是他不知该不该说的原因。
“天下乱成一锅粥了呀!”
刘升最终决定还是连络孙策。
袁曹二人决战官渡,吸引住天下的目光,然而刘表背刺刘备,也将导致南方局势也是一片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