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川郑重地点了点头。
从市委大院出来,赵海川的内心反而更加平静。
林国栋的这番话,让他安心不少,也为他指明了接下来的方向。
刚回到荣阳,周正就敲门走了进来,脸上带着兴奋。
“赵书记,有进展了!”
“我们对那枚特殊的烟蒂进行了比对,基本可以确定,是南美某个小国手工卷制的雪茄烟,产量极少,在国内只有几个特殊的渠道可以买到。”
“另外,那个鞋印也查到了,是一款意大利小众品牌的登山鞋,售价很高,购买者都需要实名登记。”
“我们正在对两个名单进行交叉比对!”
赵海川的眼睛亮了。
两条毫不相关的线索,竟然都指向了同一个有钱,有特殊渠道,喜欢彰显品味的小圈子。
那个人的特征正在一点点变得清淅。
就在这时,他办公桌上的手机响了。
是一个陌生的省城座机号码。
赵海川接起电话。
“您好,是荣阳县的赵海川书记吗?”
电话那头,是一个沉稳的男声。
“我是。”
“赵书记您好,我是省委组织部的。”
“打电话是通知您,鉴于您近期在复杂环境下打开工作局面,稳定荣阳大局的表现,经过省委研究决定,已将您列为近期全省优秀县,市,区委书记的重点考察人选。”
“请您做好准备,考察组随时可能下去。”
挂断电话,赵海川看着窗外,久久没有说话。
优秀书记?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份荣誉,更是通往更高平台的机会。
新的斗争已经开始。
第二天一早,清源市的官方网站和各大媒体平台准时推送了一条通告。
标题用的是最严肃的黑体字:《关于给予白凯旋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的决定》。
通告内容不长,措辞却很严厉。
从滥用职权,贪污受贿到生活腐化,白凯旋的罪状被钉在耻辱柱上,不留任何馀地。
网络上的评论区短暂开放后,只留下了几条官方筛选过的,诸如大快人心,支持严惩腐败的留言,随即转为作者开启了精选评论。
舆论很快被平息,波澜不惊。
同一时间,荣阳县委大礼堂。
全县的科级以上干部悉数到场。
赵海川站在主席台中央,面前没有讲稿。
“同志们,市纪委,监委的通报,我就不逐字逐句念了。”
“白凯旋,曾经的县长,我们很多人曾经的领导,同事。”
“他的问题触目惊心,教训极其深刻!”
“我只强调三点。”
“第一,荣阳不是法外之地。”
“不管你以前是谁的人,做过什么,从今天起,把心思都用在工作上。”
“谁要是还抱着侥幸心理,想搞小圈子,搞小动作,白凯旋就是你们的榜样!”
“第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白凯旋在任期间,荣阳的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民生问题积重难返。”
“他姑负了组织的信任,更姑负了荣阳一百多万老百姓的期望!”
“我们欠老百姓的,要一笔一笔还回来!”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守住底线!”
赵海川一字一顿,声音不大,却直击每个人内心。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党纪国法写得很清楚。”
“不要等到站在被告席上,才追悔莫及。”
他讲完,台下鸦雀无声。
半晌,猛烈的掌声才响起。
赵海川看着台下,他知道,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白凯旋的时代在荣阳被彻底终结。
但县长的位置空了出来,这个职位引得无数人觊觎。
新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散会后,赵海川回到办公室,让常晓雯把马卫国叫了过来。
马卫国进来时,步履沉稳,脸上没什么情绪。
赵海川亲自给他泡了杯茶,递过去。
“卫国,坐。”
“谢谢书记。”
马卫国双手接过茶杯。
“今天会上的话,有点重,但非常有必要。”
赵海川靠在沙发上,“荣阳的问题,根子上烂了不少,得下猛药。”
马卫国点点头:“我明白。”
“不破不立。”
赵海川看着他,这个自己一手提拔起来的干将,在这次的风波里,顶住了白凯旋嫡系的巨大压力,硬是把开发区的工作往前推了一大步。
能力,魄力,忠诚度,都经受住了考验。
“县长的位置空出来了。”
赵海川开门见山。
马卫国的呼吸停顿了一瞬,但很快恢复正常。
他端着茶杯,没有说话,等着赵海川的下文。
“我准备向市委推荐你,出任代县长。”
马卫国猛地抬头,眼中的光芒一闪而过。
“感谢书记信任。”
“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不姑负组织和您的期望。”
没有慷慨激昂的保证,只有朴素的承诺。
赵海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拍了拍马卫国的肩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市里肯定还有别的声音。”
“你现在要做的,就是把开发区的工作抓得更扎实,拿出谁也说不出不字的成绩单。”
“其他的,交给我。”
“是!”
马卫国站起身,向赵海川深深鞠了一躬。
与此同时,云州市政府的办公会上,气氛微妙。
吴常青放下手中的保温杯。
“荣阳县的班子,现在缺了口子啊。”
他慢悠悠地说着,目光却若有若无地瞟向主位上的杨振。
“白凯旋的案子影响恶劣,后续的稳定和发展工作担子很重。”
“我个人觉得,为了丰富班子结构,加强市里和县里的工作联动,是不是可以考虑,从市直机关里,选派一位经验丰富的同志下去?”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几个局长立刻附和。
“吴副市长考虑得周到。”
“是啊,市里的干部视野更开阔,下去能更好地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意图。”
这番话的潜台词,在座的人都听得懂。
这是在抢位置。
而且是绕开县委书记赵海川,直接从市里空降,摆明了是要往荣阳的班子里楔钉子。
市委书记林国栋的办公室。
林国栋正在练字,一笔一划,不疾不徐。
秘书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低声汇报:“书记,赵海川同志和吴副市长那边,都对荣阳县长的人选提出了意见。”
“哦?”
林国栋头也没抬,笔锋一转,一个遒劲的稳字跃然纸上。
“海川同志推荐了副县长马卫国,说他熟悉荣阳情况,工作有冲劲。”
“副市长建议从市里下派干部,理由是加强上下联动。”
林国栋放下毛笔,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
他心知肚明。
吴常青背后站着谁,想干什么,他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