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强军(1 / 1)

姚广孝的这句话,像是一根细针,精准地刺入了朱棣心中最柔软,也最不愿触碰的地方。

暖阁内的空气,仿佛在这一瞬间凝固了。

朱棣端着茶杯的动作停在半空,他没有看姚广孝,而是盯着棋盘上那一条被黑子围困的白龙。

是啊。

他在担心什么?

他担心蓝武功高震主,担心他权势滔天,担心他有不臣之心。

可归根结底,他担心的,是自己百年之后,自己的子孙,驾驭不住这头猛虎。

如果坐在皇位上的是自己,蓝武再强,也不过是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可将来呢?

高炽看着懦弱,但心里是有数的,而且他和蓝武从小就认识,是绝对能够驾驭蓝武的。

但瞻基就不同了。

朱棣的脑海中,浮现出朱瞻基离京前那副焦躁不安,甚至带着几分惊惶的模样。

又想起了他刚刚回来,便迫不及待向他父亲倾诉对蓝武的恐惧的样子。

这,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该有的样子吗?

“陛下。”

姚广孝的声音再次响起,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洞穿人心的力量。

“猛虎在山,是为祸患。”

“可若为帝王所驱,便是开疆拓土,威慑四海的利器。”

“太祖皇帝将凉国公这把刀留给了陛下,是信任陛下的手腕。”

“将来,陛下要传给的太子、太孙,更要有能执掌这把刀的魄力与手段。”

“若是连握刀的力量都没有,那即便是没有了刀,他也是没法掌控这一座庞大帝国的”

“除非,陛下愿意就此放弃所有改革,把大明退回到那个曾经只能守土,无法开拓的大明朝”

一番话,彻底点醒了朱棣。

他缓缓放下茶杯,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一声轻响。

心中的那一丝因朱瞻基而起的,对蓝武的杀意,悄然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深沉的思虑。

问题的根源,不在蓝武。

而在瞻基。

是瞻基还不够强,不够狠,不够有帝王心术。

所以他才会恐惧,才会忌惮。

一个合格的君王,眼中看到的应该是臣子的价值,而不是臣子的威胁。

“老和尚,还是你这个局外人看的清楚。”

朱棣长长地吐出一口气,整个人重新靠回了龙椅,那股紧绷的气息松弛了下来。

“是朕,着相了。”

他苦笑一声。

朱棣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终于下定了决心。

他还有时间。

自己身体还硬朗,再活个十几年不成问题。

这么长的时间,足够他将瞻基这块璞玉,雕琢成真正的帝王。

“传旨。”

朱棣的决断,只在瞬息之间。

“命皇太孙朱瞻基,掌五城兵马司,京城治安一应由他处置,非朕旨意,不得回宫。”

朱棣满脸认真的开口。

他要让自己的孙子,重新走一遍当初蓝武走过的路,去磨掉那一身矜贵之气,然后去真正见识什么是沙场,什么是生死。

只有在血与火中,才能淬炼出真正的铁血君王。

姚广孝闻言,微微垂首,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他知道,这位永乐大帝,暂时的已经从对蓝武的猜忌中,彻底走了出来。

当然他也很清楚这是暂时的,随着这位永乐大帝越来越老,显然这样的猜忌会越来越重。

……

千里之外的哈密卫,自然不知京城暖阁中这番暗流涌动的交锋。

此刻的蓝武,正站在城外一处新建的巨大校场上。

他的面前,是黑压压一片,超过三万人的哈密卫所军。

这些已经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哈密卫精锐了。

这些人,就是他选定的大明西北边疆未来的基石。

当然现在蓝武看到的,却是一张张茫然、麻木,甚至带着几分畏缩的脸。

他们是军户,世代为兵。

可他们更是农夫,心思都在自己那几亩贫瘠的军屯田上。

训练,对他们来说只是不得不应付的差事。

打仗,更是能躲就躲的灾祸。

“本公知道,你们在想什么。”

蓝武的声音,通过科学院新研制出的铁皮大喇叭,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校场。

“你们在想,今天的操练什么时候结束,好回家看看地里的庄稼。”

“你们在想,这个新来的国公爷,又在搞什么名堂。”

“你们甚至在想,当兵吃粮,混一天算一天,只要别死在战场上,就谢天谢地了。”

校场上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

蓝武的话,说到了他们每个人的心坎里。

“但是!”

蓝武的调门猛然拔高,如同惊雷炸响。

“从今天起,这样的日子到头了!”

他走下高台,一步步走入队列之中,锐利的目光扫过一张张惊愕的脸。

“你们是我从哈密卫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从今以后,你们将会脱离原先的卫所兵制,以后当兵会有俸禄银发放,每月、每年还有额外的赏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除此之外,只要上了战场,便有额的的补贴,会比你们的俸禄多的多。”

“从今以后,你们和卫所和土地再也没关系了,你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我大明士兵。”

蓝武的话让下方众多是士兵越发骚动起来。

这些人虽然是蓝武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但毕竟之前都是卫所兵,而且这些当地的卫所已经承平几十年了。

即便是在边疆,也基本都没有了战事。

他们大多数也都是二代,甚至三代的卫所兵户,早就不是当年随着朱元璋打遍天下的那第一代卫所兵了。

也正是因此,他们虽然一个个身强力壮,但却并没有强军应该有的杀气。

而这显然不是蓝武愿意看到的,他要把这一支军队训练成像后世那样的强军。

甚至可以说,只要能把这三万人训练出来,那甚至比如今哈密卫十多万的卫所兵都要管用的多。

而这也是朱棣和蓝武一直坚持改制的原因所在。

毕竟只有强军才能在未来继续向外开拓,而卫所兵,在经历过最初第一代之后,却只能守成了。

当然募兵自然也是有危险的,很容易就造成地方军阀割据,比如唐朝的藩镇之乱。

但蓝武不在乎,因为即便是藩镇也比未来被野猪皮占据中原强。

而且文官力量太大了,若是不想办法加强武人的力量,大明终究还是会走回自己的老路上的。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隋唐:凶戾太子,开局斩杀李渊! 替兄上朝,满朝文武陪我一起吃瓜 不是吧君子也防 异界秘境 儿童睡前小故事 抗战:谁说农业系统不牛逼? 大明:我,朱元璋,看到了未来 帝国血脉 凡骨丹尊 穿越农女之神兽朏朏的工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