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大乾风云起苍穹 > 第333章 筹谋抗旱救灾

第333章 筹谋抗旱救灾(1 / 1)

县衙大堂内,此前肃清贪腐的肃杀之气,已转化为一种焦灼而紧迫的氛围。

苏康,这位以铁腕手段重整官场秩序的新县令,正站在一幅精心绘制的大兴县地图前。地图上,干涸的河道如同皲裂的伤疤,无情地烙印在土地之上。

台下,汇聚了全县的乡老、里正以及脸上刻满风霜与忧虑的老农。

他们的目光复杂,既有对官府的天然畏惧,也有对持续旱灾的绝望,更深处,则藏着一丝被苏康此前雷霆手段所点燃的、微弱的希望之火。

苏康摒弃了所有官场俗套,目光如炬,扫过台下每一张面孔,声音沉稳而有力,瞬间压过了堂下的窃窃私语:“诸位乡亲,今日召大家前来,只为一事:抗旱,活命!”

他霍然转身,手指精准地点在地图上那些刺目的干涸标记上:“天不降甘霖,我等岂能坐以待毙?祈求虚无缥缈的老天,不如依靠我们自己的双手!眼下第一要务,便是向地下要水,深掘水井!”

一位满脸沟壑的老农颤巍巍起身,声音带着无奈的沙哑:“青天大老爷,非是小民们懒惰不挖啊!实在是……这地下的水线越来越深,浅井已然无用,深井……耗费人力物力犹如无底洞,家家户户早已囊空如洗,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他的话引起了一片沉郁的附和,绝望的情绪如同阴云般再次汇聚。

苏康对此早有预料,他微微颔首,随即声音拔高,斩钉截铁,不容置疑:“乡亲们的难处,本官心如明镜!故此,县衙决意,此次掘井,一切开销,由府库承担!并实行‘以工代赈’之法,即日便可组织青壮,于各乡选定地点,挖掘深井!凡参与挖井者,除每日供给口粮、结算工钱外,每成功挖出一口涌泉之井,所有出力者,另有赏钱!”

他刚缴获的赃银,正好可以派上用场了。

“县衙出钱?以工代赈?”

“老爷,此话当真?府库……如今还有余力吗?”

台下顿时一片哗然,质疑与希望在那一张张朴实的脸上激烈交锋。

苏康嘴角掠过一丝冷峻的笑意,朗声道:“那些蠹虫贪墨的民脂民膏,取之于民,正该用之于民!难道要留在库房里孵蛋不成?本官在此立下誓言,此次抗旱,大兴县衙必倾尽所有,与全县百姓同生共死!除了掘井,我们还要想办法,将远处河道里那点残存的命脉之水,引入干渴的田垄!”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带着一种能点燃人心的力量:“本官现在急需两类人才:一为精通水利、善于建造的能工巧匠;二为熟悉本县山川地理的向导!诸位乡亲,凡有荐才,或是有良策献上者,一经采用,县衙必不吝重赏!”

重赏与求生的双重驱动下,人群迅速沸腾起来。

很快,几位老农推举出村中善于堪舆寻水脉的“土专家”,也有人提及本县几位手艺不错的木匠、石匠。

苏康仔细听着,将有用的人才一一记下,随即果断下令,命新县尉李林甫和新典吏赵方全权负责组织挖井队,依据“土专家”们选定的地点,在全县范围内同时动工,开挖首批数十口深井,务求以最快速度缓解人畜饮水与部分农田的燃眉之急。

待众人领命,纷纷离去筹备后,大堂内稍显空阔。

苏康并未停歇,他步履匆匆回到二堂书房,铺开信纸,略一沉吟,便奋笔疾书。

他深知,挖井仅是治标之举,能解近渴,却难救眼前的大旱。

要彻底扭转大兴县靠天吃饭的致命困局,必须依靠更高效、更可持续的水利设施。

而他脑海中构思良久的“神器”——大型龙骨水车,以及更复杂的引水系统,非顶尖且绝对可靠的匠人不能实现。

此刻,他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人选,便是鲁琦。

鲁琦并非寻常匠人,乃是苏康在武陵县为官时,一手发掘并倚重的技术骨干。

此人不仅技艺精湛,尤善创新,更难能可贵的是心思缜密,执行力极强,对苏康的理念往往能心领神会,并将其完美实现于实物。

在武陵时,他便协助苏康改造过官仓、修缮过水渠、建造过工坊、改进过各种武器,是经过事实考验的得力臂助。

信写毕,火漆封缄,苏康没有片刻犹豫,沉声唤道:“赵龙!”

“属下在!”

一名身材精干、目光锐利的青年衙役应声而入,正是苏康近期考察后破格提拔的捕头赵龙。此人不仅身手不凡,更难得的是处事机敏,懂得变通,忠诚可靠。

苏康将信郑重递过:“你即刻挑选两名得力人手,带上足额盘缠与本官亲笔信,快马加鞭,赶往武陵县,务必要找到苏记集团的鲁琦师傅,亲手交予他。”

赵龙双手接过,贴身藏好,肃然道:“大人放心,属下必亲手送达!”

苏康沉吟一瞬,特意叮嘱道:“见到鲁师傅,便说苏康在此遇大难处,需他鼎力相助。他若问起,可直言,我有能令其技艺得以极致施展,乃至福泽万民、名留青史的‘神器’,亟待他前来主持建造。他若应允,你等需一路小心护卫,确保鲁师傅及其家眷弟子安然抵达,不得有误!”

“遵命!”

赵龙领命,雷厉风行,转身便去准备。

处理完请能工巧匠之事,苏康并未在衙内空等。

他深知,再完美的蓝图,也需要落地的监督与执行。

于是,他便换上便服,带着柳青、王刚、阿强和吉果,深入城外几处已动工的掘井点视察。

夏日炎炎,烈日如火,炙烤着干裂的土地。

工地上,号子声、镐锄撞击硬土的闷响交织。

得益于“以工代赈”,民夫们虽挥汗如雨,眼中却有了为生计拼搏的光。

达到现场,苏康制止了欲要通报的里正,悄然走到井边仔细观察。

他很快发现,民夫们仍沿用着效率低下且危险的原始协作方式。

苏康眉头微蹙,走上前示意众人暂停。

“诸位辛苦。”

他语气平和,“我看这取土上运,颇为耗费气力,且井下作业风险不小,可曾想过改进之法?”

一个浑身汗水泥污的壮汉喘着气回答:“老爷,祖祖辈辈都是这么挖的,还能有啥法子?”

苏康微微一笑,捡起树枝,在地上勾画起来:“诸位请看。我们可否在井口架设稳固的三脚木架,悬挂一个定滑轮?”

他边画边解释,“将运土绳索穿过此轮,井上之人拉拽,便能省力地将井下土石提上,无需全靠井下之人背负。同时,井下之人必须佩戴加固的藤盔,井壁需用木框层层支撑,以防坍塌,此乃保命之道……”

他将简易滑轮组的省力原理和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用最浅显的语言道出。

这些在现代属于基础的工程管理知识,在此刻的民夫和里正听来,却如同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他们看着地上的图示,回想往日艰辛,眼中纷纷露出茅塞顿开的惊奇与信服。

“妙啊!老爷这法子,真能省不少力气!”

“井壁支撑好,确实安全多了!”

苏康趁热打铁,对负责此处掘井任务的里正严令道:“即刻按此法改造所有井架!安全重于泰山,进度次之,若因赶工而出人命,本官唯你是问!”

里正连忙躬身应下,看向苏康的目光已充满敬佩。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破案如神,警花老婆惊呆了 明末,德鲁伊西北种树,改变历史 许你舒心 肥妻苟山村养娃,疯批佛子急疯了 青色之回忆 女帝的百万倍修为分割术 胡思乱想的诡异故事 云医无双 大明:心声被偷听,老朱破防了 公主气运爆满,清冷首辅日日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