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神到新神,再到如今的修行者
李伯阳花了近半的时间讲述了神明的蜕变与进化。
让所有证道者都充分意识到,时代是在向前演变的,神明也是一代比一代更强的。
这种强并不一定表现在力量方面,更多是一种六边形战士的无死角变强。
力量、权柄、技巧、智慧、决心、眼界、思想、意志
得益于这种全方面的蜕变和进化,整个世界也在发生翻天复地的变化。
从亘古时代到道祖现世,只要长眼睛的人都能够看出这个世界的变化是何其巨大。
“但是,这种变化并不一定都是好的变化。”
“或者说,这种变化在神灵看来不一定是好的变化。”
盘坐于石碑的最高处,李伯阳讲到这里的时候忽然话锋一转笑道。
“当第一条鱼踏上陆地的时候,它就已经不再是一条鱼了。”
“当第一位神灵转修天人之道的时候,池同样也就不再是一位神灵了。”
“修行者也好,炼气士也罢。”
“无论称呼如何变化,本质上其实就是在指同一种东西。”
说到这里的时候,李伯阳的声音稍微停顿了一下,然后方才继续说道。
“其实自我广传炼气之法后,天地所生的神灵就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了。”
“万物众生有数量优势,他们的天赋虽然不如神灵,但迟早会以绝对的数量超越神灵这个群体。”“当数量的优势扩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中的佼佼者超越神灵也只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象你们这种有远见的存在,早早就转修了天人之道。”
能够证道的大天神,无疑都是各个时代的精英,眼界自然不可能被“神灵”这种称呼给束缚住。只是社们遥望着那石碑上的李伯阳,却不清楚这位道祖说这些到底是什么意思。
“西王母证“神灵之道’。”
“东王公将与西王母共掌“神灵之道’。”
“他们不会继续强化“神灵’这个概念,反而会对神灵这个群体加以限制和掌控。”
此话一出,证道者们顿时一片哗然。
因为池们无论如何都没想到,这才刚刚将量劫掐灭于萌芽之中,道祖居然会再次提出这种专门针对神灵的做法。
“神灵因元气而生,自古以来便是天地的宠儿。”
“池们本应成为“众生之长’,带领万灵众生走出蒙味,走向未来。”
“可哪怕直到今天,神灵也只是因为畏惧天劫,行事不再那么肆无忌惮而已。”
李伯阳说的是事实。
他虽然重定了乾坤,却没有消灭武乙创造的天劫。
然而这种纯粹的武力威慑,只能够让神灵不再如古神那般肆无忌惮、无所约束,却依旧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池们的本质。
哪怕李伯阳一直在引导神灵们进行改变,但选择追随他的神灵终究只是少数。
天劫只是威慑,思想上的引导也只对那些觉悟者有效。
如今的神灵还需要一种更加具体的规则,来让池们明白自己身上的职责。
“享受力量,就得承担职责。”
“既然天地无法管束池的“长子’,那就换个人来。”
“未来的西王母和东王公将重塑天地纲常,制定天条,让诸神各司其职,执掌天地万象。”“凡有错漏者,纵使池们没有引起元气反噬,天劫也同样会降临。”
“反之,就会得到西王母、东王公的垂青,赐予蟠桃,晋升神位。”
从肆无忌惮到行事收敛,再到如今的有功则赏,有罪则罚。
在场的证道者已然明了了道祖的意思,一时间开始思考起了这种变化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天条吗?”
太阳宫中的女神遥望着李伯阳,眼神中闪过一丝恍然。
身为时间长河中最出色的智者之一,女神或者说羲和已然看穿了李伯阳的全套布局。
池正在以这样的方式,试图一次性将新的【神灵之道】推广到所有的时代。
身为远古的第一位太阳女神,羲和同样不可避免的心动了。
哪怕她明知道,这等于是间接约束自身。
可架不住这个新的【神灵之道】的确是好处要大于坏处。
让诸神各司其职,梳理天地元气。
万灵众生的繁荣是必然,整个世界也会因此受益。
理论上来说,只要是稍微有点远见的证道者,就无人可以拒绝道祖许诺的好处。
更遑论,道祖还向证道者们承诺了蟠桃的划分。
就算所有人都清楚,道祖在分蟠桃的时候一定会有所倾向。
但对于证道者们来说,蟠桃的诞生等于是一条捷径。
这意味着今后只要是有西王母存在的时空,证道者们都可以通过遵循“天条”的方式,获得一枚蟠桃。这对于证道者们在其它时空证道,无疑有着巨大的帮助。
最起码,那些不幸投胎、转生成为了弱小物种的证道者,就不用再担心寿命这个问题了。
“但理论是理论,现实是现实。”
“如今这些证道者中,神灵出身的可是占据了绝大多数。”
“想让池们背叛自己的身份,放任西王母在自己的时代证道,可没有那么理所当然。”
带着一丝饶有兴致的意味,羲和很想知道这些来自后世的证道者们,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是为了更伟大的目标,暂时放弃自身的利益?
还是为了自身的利益,挑战道祖的威严呢?
“池们没有选择。”
“因为道祖已经替池们做出了选择。”
就在这个时候,一直站在羲和肩头的小金乌开口说话了。
“当第一位神灵转修天人之道的时候,池就已经不再是一位纯粹的神明了”
“既然不是神明,那么是否遵循“天条’将由池们自己选择。”
当小金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那些神灵出身的证道者们也先后都反应了过来。
合著,道祖一开始的铺垫就是为了这个?
“你重塑纲常、制定天条,本就是为了约束众神。”
“可如今却又为了这些证道者另开先例,岂不是等于又创造了一群不受约束的“新神’吗?”“你似乎打算将其称之为“仙’?”
“正如你之前所言,神仙也好,天人也罢,亦或是修行者。”
“无论称呼如何变化,它们在本质上指的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
正当所有人都沉默之际,一个威严的声音忽然传遍了整个天外天。
紧接着,只见一枚“大日”自空中升起,散发出煌煌神威。
待到众人定睛一看,这才注意到那颗“大日”竟是一只三足金乌。
“是吴君”
“我就知道池一定会来!”
“果然,池先前就隐藏在某座太阳宫中!”
伴随着证道者们此起彼伏的惊呼,这只三足金乌的身份已经不言而喻了。
再加之池与道祖之间的因果和缘法纠葛。
至于事实的真相如何?
那不重要,反正这天外天又不看重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