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深处,海眼附近。
奔雷电光、折射涟漪、呼啸狂风
随着这三种天地异象逐渐接近,魔罗也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伏夔、巫罗和赤松子的目的地。
“他们就是你期待的救星吗?”
“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那个和你一样蠢的蠢货!”
无尽的黑雾开始在海底汇聚,魔罗的声音在妙善的耳边隆隆响起。
魔罗对伏夔的评价和妙善一样,都属于那种拥有干涉事件走向的能力,却因为当事人的选择而放弃干涉的蠢货。
他们或许算不得伪君子,可也绝对不是正常人眼中的好人。
就比如说,伏夔明明就已经发现了妙善身上的不对劲,却因为妙善的拒绝而没有深究下去。反倒是如今,自己都已经完成了献祭仪式。
只差一步就能够取代妙善的时候,对方这才跳出来亡羊补牢,可谓是悔之晚矣。
并没有正面回应魔罗,妙善依旧保持着闭目垂手的模样,只是在心里暗暗松了口气。
妙善知道,伏夔果然注意到了自己留下的提示。
很早之前妙善不愿意伏夔参与进来,是因为她不确定魔罗手中的人质究竟有多少,又藏了哪些底牌。如今魔罗手中既没有了人质,又经历了与南方七宿的一战
再加之其本身就是强行化身鬼神,这才让他化自在天的本体降世。
所以从各方面来说,现在的魔罗都已经达到了自己此生的低谷,是他一生中最弱小的时候。伏夔在这个时候带着两位援军出现,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哼!你们这些家伙果然执迷不悟!”
一眼就看出了妙善的那点小心思,魔罗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狰狞的笑容。
“我乃天魔之子,用你们的话来说就是天神!”
“就算现在不是完整的姿态,也不是那区区几只蝼蚁能够藐视的了的!”
“待到我去将他们擒来,然后当着你的面将他们一一杀死,我倒要看看你还能不能够坚持下去!”魔罗囚禁妙善的目的从来不是为了杀死她。
而是为了更好的击溃对方的心防,然后更进一步的取而代之。
如今伏夔既然送上门来了。
魔罗自然不会放过这种绝好的机会。
毕竟就现在这种情况,继续拖下去对魔罗来说可不一定是件好事。
无论是那南方七宿回过神来,亦或是牛头马面挣脱束缚,甚至是引起百地群山方面的注意,魔罗的计划都将功亏一篑。
呼!
思及至此,海底那浓郁的黑雾再次翻腾,很快就浮出了海平面。
这一次,魔罗要速战速决,对此他有着绝对的信心。
“这次的对手是天外之魔吗?”
同一时间,巫罗和赤松子也从伏夔的口中了解到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特别是魔罗,伏夔格外强调那不是一般的心魔。
对方不仅实力强大,而且是真身降临现世,与常规意义上的那些心魔不可同日而语。
更重要的是,伏夔推测那魔罗现在应该已经化身成为了鬼神,甚至可能截取了部分属于阴神的力量。在对待他的时候,要将其当做一尊天神级别的阴神去应对。
至于一尊跨越了生死的天神有多么强大?
具体可以参考当初李伯阳证道之时,曾在东海掀起灾祸的少曝和康回。
其中集太阳神、海神、鬼神身份于一身的少嗥或许有些超标了。
但从死亡中归来,彻底狂暴化的康回,绝对可以作为一个详细的参考样本。
伏夔那个时候还没有诞生,大概不清楚他这番话的含金量。
可赤松子与巫罗却是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比任何人都清楚魔罗的实力。
“就算池没有不死之身也绝对是个难缠的对手。”
此情此景之下,就连异常好战的巫罗都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作为差一点就被卷入东海战场的大巫,巫罗非常清楚被开明六巫当做“实验品”复活的康回有多么的恐怖。
在李伯阳证道的大背景下,康回仅仅只是一个前菜。
然而在正常情况下,康回那种级别的天神绝对是毋庸置疑的关底boss。
能够百分之百稳赢这种级别的,只有那些跨越了神门,正式拥有不死之身、不朽之魂或无尽元气的顶级天神。
轰!
就在巫罗思考的间隙,一声巨响忽然自他脚下的海平面传来。
待到其反应过来的时候,几尽无穷的黑雾化作一只漆黑的巨掌从海底探出。
那只巨掌长有六节手指,掌中央还有一只独眼。
当巫罗注意到那只独眼的时候,只感觉一个恍神,就陷入了魔罗的幻境之中,然后被其紧紧攥在了手心里。
轰!
紧接着是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漆黑巨掌依次出现。
不过不同于一个照面就被擒住的巫罗。
有了前车之鉴的赤松子和伏夔当下各施本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脱了魔罗的魔掌。
不但如此,救友心切的赤松子还引动天劫,强行劈向了魔罗的巨掌。
比起一般的雷霆闪电,这种因元气异常而汇聚起来的天劫,是直接攻击生命本质的灾厄。
“啊!”
由于轻敌大意的缘故,魔罗根本就没意识到一个凡人竞然能够使出如此强大的攻击手段,立时发出了一声哀嚎。
可惜的是,魔罗非但没有放开手中的巫罗,反而更加凶狠的攥紧了拳头。
下一刻,那些溃散的黑雾以更加迅猛的速度汇聚了起来,在南海的海平面上掀起了百丈波澜。“卑微的蝼蚁,你成功激怒我了!”
伴随着宛如雷霆般响亮的咆哮,魔罗也在百丈海浪中显化出了自己的真身形态。
那是一尊身高千丈,人身四蹄,八目四臂的魔人。
只见其周身环绕着不灭的黑雾,隐约还能够听到不同生灵的咆哮。
配合其半人半兽的姿态,给人一种无限的绝望之感。
特别是当魔罗四蹄猛踏,踏海而行之时。
就连附近的空气,都因为承受不住如此强烈的冲击而激荡起了一圈圈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