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雨鞋和杏子(1 / 1)

夏云淑到达批发市场后,先去之前卖电动石磨的店里,又买了台一模一样的大石磨。

其他的煮豆浆的机子、过滤网等等用具,全都买一样的。

这些东西零零碎碎的购置起来比较繁琐,好在夏云淑已经有了一次开店的经验,直接去上次买过的店里就行。

定好开店要用的东西,夏云淑又在批发市场里翻找一圈,找到一家卖竹编浅口筛子的店。

桑葚这东西娇弱,最怕压。

之前她看到过,精品超市和水果店里的桑葚,都是装在小盒子里卖的,最下层的桑葚都会因为长时间挤压出水。

用浅口筛子来装,只能装薄薄一层,完全不会压到。

到时候只需要按照筛子的大小,定制一个木架,将筛子一层一层垒起来,一点儿都不占空间。

“老板,你这筛子好小,有没有大一点的?”夏云淑拿起一个直径20厘米的筛子,翻看几下后问老板。

老板:“有,大的不好拿出来,在里面呢。你想要多大的?”

夏云淑伸手比划了一下,“有1米的吗?”

“有,等着我去给你取。”老板说。

夏云淑笑了,“那我先看看。”

大筛子的做工一点都没有偷工减料,和小竹筛一样紧密结实。

边沿处做了加固,背部还有竹条增强支撑。

竹黄的颜色看着也非常漂亮。

夏云淑满意地说:“行,就要这个,你给我先来……100个。”

“多少?”老板被吓了一跳,“你要100个?没说错吧?这一个竹筛子可要140块钱呢”

这竹筛太大,一般人家都用不到,通常都是农村里干农活的人家才会买,拿回家晾晒粮食。

一次买两三个都顶天了,他哪里见过一次买100个的大阵仗。

夏云淑:“就是100个,你没听错。你就说有没有吧。”

赵家村,下河村,何家堡三个村子,每个村子先放20个筛子。

煤渣巷的小院里也得放10个,这就已经70个筛子没了。

等再有村子可以大量交货的话,再将筛子借出去。

她还怕100个筛子不够用呢。

老板摸摸后脑勺,“有,等着!”

有钱不赚王八蛋,管她买回家是干什么的,反正竹筛子又不能当凶器,卖100个也没有风险。

筛子即使垒起来也挺占地方,面包车里装不下。

夏云淑:“能帮忙送货吗,送去仓库就行,离这儿挺近的。”

毕竟是一次性买了100个竹筛子的大客户,老板当然不会拒绝。

“当然能送,地址发我,马上就给你送去。”

随后,她又在批发市场转悠了一会儿,在一家专门卖架子的店里,找到了最符合她心意的款式。

这种架子通身为不锈钢材料,高度可以随意调节,层高最低可以调节至5厘米。

而浅口竹筛子的高度,是6厘米。

如果怕压到桑葚,将架子层高调整到10厘米是最合适的。

她的宝贝面包车,内部最大实用高度1310毫米,于是夏云淑定了10个1米2的架子。

这样一个架子,可以放置12个竹筛子。

用来收桑葚简直完美。

现在夏云淑要考虑的,是古代桑葚的产量,能不能跟得上。

买完架子,夏云淑又去了日用杂货店,准备买点日用好物——雨鞋。

现代城市里就不说了,就连乡下的许多路面都做了硬化,随便穿个鞋子就能在下雨天出门。

但是古代就不一样了,除了城镇中,绝大多数地区都是泥巴路。

一下雨,几乎很难出门。

这时候,长筒雨鞋,简直就是必备利器。

夏云淑也不知道买多大的合适,于是往大了买,各种码数都买了几双。

就去了仓库,等竹筛子和架子送来后,绑在面包车上,传送去了异世界。

这会儿已经临近中午,恼人的雨终于停了。

赵守金听到动静,连忙跑过来卸货。

夏云淑让他干活,自己进了小超市。

小超市里,秋霜和胡蛾都在。

等她俩行了礼又坐回去,夏云淑才问:“赵家村桑树多不多,现在有能采摘的桑葚吗?”

胡蛾回道:“不算多,村子里没人养蚕,也就没有人栽种桑树,桑树都是自己长出来的。

桑葚就树顶的一些看着能吃了,下面的估计还要等几天。

姑娘要是想要,已经可以开始摘了。

等上面的摘完,下面的也就熟了。”

夏云淑笑着说:“这样再合适不过了。”

反正她也不能一次把桑葚都卖完,这样慢慢摘慢慢卖,才是最好的。

夏云淑示意赵守金将雨鞋拿过来,递给胡蛾一双,“你换上这个鞋,帮我将赵义叫过来。”

她得和赵义商量一下采摘桑葚的事。

桑葚怕压,采摘时很费功夫,还得赵义这个村长牵头,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胡蛾惊讶地看着夏云淑手中的雨鞋,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雨鞋的外形,和长筒靴很相似,古代也有同样的设计,并不算很打眼。

但这个雨鞋的材质,就很独特了。

光洁的外表,一看就不会湿水。

而且鞋底的花纹非常深,即使走在光滑的泥巴路上,也不容易摔跤。

胡蛾换上鞋子,高兴的踩了几下,“这个鞋子真神奇。”

夏云淑笑笑,“快去,以后这几双鞋就放在这里,你们下雨时就穿上。”

秋霜连忙拒绝,“这也太贵重了。”

夏云淑摆手,“不是什么值钱东西。”

胡蛾这会儿高兴极了,走得脚下生风,一溜烟往赵义家去了。

她走后,秋霜再三道谢,对夏云淑说:

“夏姑娘,等到过几天收麦子的时候,杏子也就熟了,可要收一些来?”

夏云淑大喜过望,居然还有杏子?

也对,杏子是我国本土水果,在古代北方种植面积挺广的。

甚至关于杏,还有“杏林圣手”这样的故事。

现代超市里卖的杏子,虽然大多是改良品种,但这也掩盖不了,原始品种杏子的美味。

真是想一想就令她流口水。

看来等异世界的雨停后,她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先搞丝瓜和桑葚,再搞杏子。

简直就是大丰收啊!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我有小姨管后院,你们有吗 风水道尊 中医:开门解锁鬼门十三针 校花的超级男友 转生少女,开局夺舍修仙者 龙魂:同人异象 开局送媳妇,从卖冰棍发家 缠春栀 说我天赋弱?我猛堆十亿吓死万族 华娱:我的人脉遍布整个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