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间的圆桌上,菜肴精致。刘奕非紧挨着张曼钰坐着,小姑娘依旧沉浸在见到偶象的兴奋里。她声音清脆,像只欢快欢快的小雀儿,叽叽喳喳地向张曼钰描述着自己在北美参与吴忧电影拍摄的经历,以及回来后吴忧为她安排的表演课程,言语间满是未经世事的纯粹。
“aggie姐,你不知道,吴忧哥可严格了,不过真的学到好多东西!还有啊,前几天他还抽空带我去……”
张曼钰微笑着倾听,时不时颔首,目光却偶尔状似无意地飘向对面正与张一谋低声交谈的吴忧。她那双阅尽千帆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怪异。
坐在张曼钰另一侧的张子怡显得有些沉默。她试图融入刘奕非和张曼钰的谈话,但话题始终围绕着刘奕非在北美的经历和吴忧的安排打转,她几次想开口,却发现时机总是不对。
那种微妙的被排除在外的感觉,让她精致的面容上维持的笑容略显僵硬,只能不时低头小口抿着茶水,掩饰那份尴尬。
梁超为依旧是那副沉浸在自己世界里的模样,慢条斯理地吃着菜,仿佛周遭的热闹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
而另一边,陈到明和李联杰倒是相谈甚欢,两人似乎找到了共同话题。
张一谋身体微微倾向吴忧,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小子,悠着点,注意影响,别犯别犯错误。”
吴忧正夹了一筷子青菜,闻言愣了一下,起初确实没反应过来,下意识地反问:“错误?什么错误?”等他顺着张一谋意味深长的目光瞥见正说得眉飞色舞的刘奕非时,这才恍然大悟。
一股哭笑不得的情绪涌了上来,他嫌弃道:“师兄!你这想的都是哪跟哪跟哪啊?她还是个孩子呢!我能有什么心思?”
张一谋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鼻子里轻轻哼了一声,凑得更近了,声音压得更低:“跟我这儿装什么正经?别以为我忘了,《我的父亲母亲》那会儿,我可亲眼看见你抱着本源氏……”
“哎哟我的好师兄!”吴忧脸色微变,不等张一谋说完,眼疾手疾手快地虚挡了一下,差点真要去捂他的嘴,语气带着几分求饶的急切,“嘴下留情!嘴下留情!那可不能瞎类比!”
张一谋见他这般反应,得意地往后靠了靠,避开吴忧的手,重新端起酒杯,示意性地跟吴忧放在桌上的杯子碰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叮”声。
“总之,谨言慎行。这圈子里,多少双眼睛盯着,人言可畏。”他语重心长,“你现在势头正好,别因为这些莫须有的事情惹一身骚。”
吴忧叹了口气,也端正了神色,认真地点点头:“师兄,你放心。我心里有数。我真没啥乱七八糟的念头,就是觉得她天赋好,心性也纯,是一块值得雕琢的朴玉。所以跟她签了个长期的经纪约,希望能把她培养出来。仅此而已。”
张一谋观察着吴忧的表情,知道他虽然年纪轻,但在大事上向来清醒,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看他此刻眼神清明,态度坦然,不似作伪,便也放下了大半的心。
他今天这番话,更多的是出于作为曾经引领吴忧入行的领路人,一种必要的提醒和告诫。见吴忧听进去了,他便不再纠缠这个话题。
桌上的气氛因为内核人物的窃窃私语而显得更加微妙。张一谋转而问道:“行了,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说点正事,今天在我这儿也看了大半天了,感觉怎么样?对自己接下来的路,有没有点什么新的想法?”
吴忧闻言,放下了筷子,擦了擦嘴角,摸出一支深色的木质盒,打开,取出一支雪茄,向张一谋递了过去。“师兄,来一支?”
张一谋摆摆手,表示无福消受:“我抽不惯这个,你还是自己享受吧。”
吴忧也不勉强,自己点燃,深吸一口,让浓郁的香气在口腔内回荡片刻,才缓缓吐出淡蓝色的烟圈。
“说实话,师兄,”吴忧开口,声音在烟雾后显得有些缥缈,“看完您的拍摄,感触很多。但对于这类古装武侠大片,或者说历史题材,我个人目前的兴趣不算太大了。”
“哦?”张一谋挑了挑眉,显然对这个答案有些意外。他执导的《英雄》可谓开启了国内商业大片的先河,无论是规模、美学还是市场野心,都站在了一个新高点上。
吴忧作为年轻导演,按理说应该对此类能彰显功力的题材充满向往才对。“为什么?历史题材波澜壮阔,可供挖掘的空间很大啊。”
吴忧点了点头,又吸了一口雪茄,组织着语言:“在片场看着的时候,我脑子里确实闪过很多历史画面。比如三国的官渡赤壁,那金戈铁马,权谋诡计;比如唐代香积寺之战,那冷兵器时代的巅峰对决;还有东汉十三将士归玉门,那种绝境中的忠诚与坚守……这些念头都冒出来过,甚至一些具体的影象构图都在脑海里有了雏形。”
他顿了顿,指尖轻叩桌面,似乎在斟酌词句:“但是,想得越深入,越具体,那股想要把它们搬上银幕的冲动,反而渐渐熄灭了。”
“就拿十三将士归玉门来说,内核是孤军守城,惨烈悲壮。但如何在漫长的守城战中,持续调动观众的情绪,而不让其感到疲惫或压抑?叙事节奏太难把握了,搞不好就容易拍成东方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再说香积寺之战,”吴忧的眼神锐利起来,“这场战役的关键在于陌刀阵!‘陌刀之下,人马俱碎’,我要拍,就必须把这种摧枯拉朽的暴力美学拍到极致。”
“陌刀阵出击的画面,不够血腥,不够残酷,就根本拍不出那种历史的真实感和战争的压迫感。但如果真按我想象的去拍,审查和市场接受度又是大问题。可要是阉割了这份震撼,香积寺之战这个故事,魅力就直接减半,不拍也罢。”
他最后总结道:“至于纯粹的武侠……坦白说,我对这个题材本身的叙事模式和内核,兴趣一直就不算浓厚。它承载不了我现在最想表达和探索的东西。”
张一谋听着,手指无意识地转动着面前的酒杯,若有所思。他并没有因吴忧对自己正在拍的题材“轻视”而感到不快,反而从中听到了年轻人特有的锐气和不同的思考维度。
他笑了笑,带着鼓励的语气问道:“那你的兴趣点在哪里?不想拍历史,不想拍武侠,总得有个方向吧?说说看,你想拍什么?”
吴忧将身体微微前倾,雪茄夹在指间,烟雾笔直上升。他吐出的词语清淅而有力:“师兄,我想玩工业技术。电影归根结底,是一门技术驱动的艺术。”
张一谋明显愣住了。他当然明白“工业技术”指的是什么,那意味着远超当前国内电影制作水平的庞大体系,涉及最顶尖的视觉效果、模型制作、数字绘景、cgi等等。
但他没想到吴忧的野心会直接指向这个领域,这一步跨得太大,太超前了。卢卡斯那样?你想拍……《星球大战》那种科幻片?”这在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听起来简直象是天方夜谭。
吴忧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方向是对的,但我现在还不打算直接挑战硬科幻。那块基石太薄弱,我们需要一步步来。我目前的构想,是先从我们的神话传说入手。”
他眼中闪铄着兴奋的光芒,“其实,讲什么故事,有时候反而是其次。关键是讲故事的方式,和它能带来的视听革命。”
他进一步解释道:“今天看了师兄您的拍摄,宏大的实景,精细的美术,成千上万的真人群演……这当然是力量,是美。”
“但也让我更加清淅地意识到,象这类依赖大规模实体投入的历史战争大片,创作周期长,成本高昂,而且很难形成持续性的品牌效应,无法构建一个能够不断衍生和联动的ip。”
“而神话不同,”吴忧的声音充满了笃定,“神话的基因里就自带奇幻色彩,它的世界观可以无限扩展,人物可以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改编和再创作的弹性更大,更适合打造长效ip。”
其实,吴忧想的是前世那款曾引爆全球网络,被誉为国产之光的游戏《黑神话:悟空》。吴忧并未实际玩过,但那段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游戏实录视频、角色设置集、剧情解析,他曾被动地接触了大量信息。
那些充满暗黑风格和哲学思辨的角色设计,那些基于中国神话体系的宏大叙事和独特美学,此刻清淅地复苏了。
他完全可以借鉴那款游戏里的内核设置、人物关系和部分 rpg任务线,在此基础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编和填充,构筑一个全新的、具有现代审美和深刻内函的西游故事剧本。剧本的创作,对他而言反而不是最难的。
这类电影的真正难点,在于实现其惊人想象的视觉特效和技术支撑。幸运的是,前世为了训练专业的图象生成与特效仿真ai模型,吴忧曾斥巨资购买、整理并学习了海量的关于特效拍摄流程、后期合成技术,乃至最为前沿的3d立体拍摄技术的庞大数据资料库。
既然决定了要挑战特效大片的制作,那么不如将步伐迈得更大胆一些。一个更为激进,也更具诱惑力的念头在他心中成型,抢先一步,截胡詹姆斯·卡梅隆的“fion 3d”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