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华娱之从名扬威尼斯开始 > 第二十九章 戛纳电影节开幕

第二十九章 戛纳电影节开幕(1 / 1)

2001年5月9日,法国南部小镇戛纳,蔚蓝海岸旁,影节宫(pais des festivals)前,红色的地毯铺陈在碧海蓝天之间,等待着全球电影精英与镁光灯的洗礼。

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华人面孔的确异乎寻常地多。三天后即将在此举办的“香江之夜”活动,大批香江电影人跨海而来。他们中的许多人,将此行视为一次重要的集体亮相,或寻觅机遇,或提振士气。

开幕式红毯上,最耀眼的华人明星莫过于去年的戛纳影帝梁超为。他意气风发地步入会场,左臂轻挽着风情万种的刘嘉玲,右臂则依偎着气质独特的张曼钰。

三位联袂而行,点燃了红毯两侧东方媒体的热情,快门声如疾风骤雨般响起。

更多前来为“香江之夜”助阵的电影人,像樊少皇、洪金宝、导演陈可辛、许可、美术指导叶锦添、美女演员李嘉欣等,则选择了更为低调的方式入场,并未在红毯红毯上过多停留。他们匆匆走过,直奔影节宫内部而去。

吴忧早就知道香江之夜的事情,入驻酒店时就已注意到酒店外文化长廊里关于“香江之夜”的宣传布置,那些精心设计的海报与标语,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急迫与彷徨。

他清楚地知道,这并非一次单纯的庆祝或推广,而是香江电影人在感受到本土市场萎缩,产业优势不再后的最后挣扎。他们现在还放不下身段北上,于是转而寄望于国际舞台,希望能在西方资本的青睐中找到一线生机。

在吴忧看来,这帮人就象是站在街边,拼命向来往行人展示没爹没娘的孩子,祈求得到些许关注与怜悯。他甚至听闻,有个别极端的小团体私下散布言论,声称寻求国际资本是为了“守护香江的自由电影精神,免受红色侵蚀”。

这种论调甫一冒出,便被戛纳电影节官方迅速而严厉地警告并压制了下去,未能形成舆论波澜。在这个追求艺术与商业平衡的国际场合,过于敏感的政治操弄并不受欢迎。

内心深处,吴忧对此类言行抱持着极大的鄙夷。“香江自由电影?”他在心中冷笑,“何曾真正自由过?”

在他看来,香江电影,从未摆脱过外在力量的钳制。之前是洋大人们的控制,后来洋大人的气焰被华国大陆打击了,香江电影圈又将“自由总会”供到脑门上。

即便是被誉为黄金时代的港片辉煌期,创作者们连选择一个理想的拍摄地点都没办法自由选择。香江自由电影精神,在吴忧听来,空洞而可笑。

本届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名单上未见华国内地电影的身影,这多少让人有些意外。倒是华国台北的导演蔡明亮与侯孝贤,各自携新作跻身这场顶级角逐,代表了华语电影的另一股力量。

作为本届电影节备受期待的热门影片之一,《色戒》剧组的登场顺序被安排得相对靠后。哈内克执导的《钢琴教师》剧组在红毯上接受采访时,工作人员已经开始示意《色戒》团队的车辆准备入场。

终于,在万众瞩目下,吴忧一行人踏上了红毯。还不满二十岁的他,身着剪裁合体的黑色西装,身形挺拔,面容虽仍带着几分少年的清隽,眼神却已沉淀出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锐利。

他居于中心,左侧是来自俄罗斯的玛丽娜·亚历山德罗娃,右侧则是法兰西性感神秘的伊娃·格林。

两位风格迥异却同样光彩照人的女星,亲密地挽着他的手臂。,正是法国传奇影星阿兰·德龙。

这个组合一经出现,立刻引发了媒体区的骚动。记者们手中的相机疯狂倾泻着胶卷。更令人震撼的是媒体席后方观众区爆发的狂热的尖叫与欢呼。

吴忧虽然身为导演,极少在台前频繁曝光,但他去年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的惊艳亮相,以及那句充满个性色彩的获奖感言,早已在欧洲乃至全球范围内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影迷。许多年轻人专程来到戛纳,就是为了一睹这位被誉为“天才少年导演”的真容。

吴忧并未在红毯上多做停留。他面带淡淡的微笑,从容地向两侧的媒体点头致意,不时朝热情的影迷挥手,脚下步伐却稳健而匀速。这份超越年龄的淡定与目标明确,反而更增添了他的魅力。

步入影节宫内部,喧嚣稍减,但吴忧的到来依然吸引了许多在场嘉宾的目光。毕竟,刚才红毯外那阵最热烈的声浪,大家都听得真切。

就在这时,一位早已等侯在信道旁的女士迎了上来,正是享誉世界的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她今晚也是一身利落装扮,气质卓然。

于佩尔知晓吴忧紧随其后走红毯,特意在此等侯,只为能与这位她欣赏已久的年轻导演见上一面。她对吴忧的处女作《一个叫常归的男人决定去死》喜爱到几乎痴迷的程度,反复观摩了十馀遍。

“阿兰,我的老朋友!”德龙亲切拥抱。

“伊莎贝尔,你还是如此光彩照人。”德龙笑着回应,随即侧身,郑重其事地介绍道,“来,我必须亲自为你引荐。这位就是我们的导演,eddy wu。我敢说,他是我认识的所有导演里,最有才华,同时也是最混蛋的一个。”

这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介绍,让于佩尔忍俊不禁。她转向吴忧,热情地张开双臂:“eddy!上帝,我终于见到你了!你无法想象我有多么热爱《常归》那部电影,它仿佛抚平了我内心许多旧的伤痕。”

吴忧与她轻轻拥抱,谦和而真诚地回应:“于佩尔女士,非常感谢您的厚爱。能得到您这样优秀的演员的认可,是我的荣幸。说实话,我一直在梦想着能与您合作的一天。像阿兰、田这样的老家伙,我已经受够了,真是一天都不想再看到他那张脸。”

幽默的调侃顿时让气氛轻松起来,于佩尔被他逗得开怀大笑。几人索性就站在信道旁,旁若无人地交谈起来,讨论着电影、表演与人性深处的共鸣。

这边厢,几位国际影坛重量级人物围绕着一个东方少年的热烈交谈,自然引起了早已进入场内、大多坐在后排局域的香江电影人们的注意。

吴忧刚进来时,一些人只觉得这年轻人眼生,还以为是哪位新晋的亚裔演员。忧谈笑风生的竟是阿兰·德龙和伊莎贝尔·于佩尔时,惊愕与好奇便抑制不住地滋生开来,开始低声交换着信息。

“这位可不是什么普通演员,”对国际艺术电影动态颇为关注的叶锦添向身旁的同侪解释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了然,“他是吴忧,内地新冒出来的天才导演。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拿到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金狮奖的天才摄影师。”

“去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他又拿了最佳影片金狮奖,也是最年轻的纪录保持者。听说现在还在北京电影学院读大三,学摄影的,算起来,今年也就十九、二十岁吧。”

“哇,不是吧?”樊少皇瞪大了他那原本就不小的眼睛,难以置信,“这后生仔看起来象个学生,居然是导演?还拿了那么多大奖?”

一旁的李嘉欣闻言,嘴角微微撇了撇,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不屑,轻声用粤语嘀咕道:“那些北边的导演,唔系(不就是)钟意拍些灰蒙蒙、讲穷人苦命的片子,专门拿去外国冲奖慨咯。”

陈可辛却摇了摇头,持不同看法:“这个后生仔不同的。他那部《常归》,我有睇(看)过,好犀利(很厉害)。同以往那些内地导演的路数,完全唔一样(不一样)。”

叶锦添点头附和:“是啊,听说他这次带来的新片《色戒》,也是这届电影节夺奖的大热门之一。”

始终稳坐在椅子上、气场十足的洪金宝听到这里,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声音洪亮地说:“有几巴闭(有多厉害)啊?热得过王家卫咩?艺术片啫,呸,能卖出几多钱(多少钱)呢?”

叶锦添听闻此言,只是扬了扬眉毛,没有再继续争辩下去。圈子内的观念差异,有时比地域距离更难逾越。

另一边,吴忧与于佩尔等人相谈甚欢,但考虑到堵塞信道,片刻后便明智地结束了这次愉快的偶遇。分别前,吴忧与于佩尔互相留下了联系方式,约定日后保持连络。

侯孝贤对吴忧尤为赏识,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对他执导的《常归》更是推崇备至,认为其叙事功力与人文关怀均属上乘。吴忧自然也投桃报李,诚挚地邀请他们出席5月13日《色戒》在戛纳的首映式。侯孝贤欣然应允。

随着嘉宾们陆续按照指引落座,电影宫的灯光逐渐暗下,第54届戛纳电影节开幕式正式拉开帷幕。放眼望去,无论是台上台下,还是荧幕内外,华人元素随处可见。甚至连本届开幕式的主持人、英国女演员夏洛特·兰普林(charlotte raplg)身着的礼服,也是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华裔设计师之手。

冗长而必要的开幕仪式按流程逐一进行,主席致辞、评审团亮相、向电影前辈致敬……一系列环节之后,全场观众共同观赏了由巴兹·鲁赫曼执导、妮可·基德曼和伊万·麦格雷戈主演的开幕影片《红磨坊》。

这部以19世纪末巴黎蒙马特地区为背景,集歌舞、爱情与悲剧于一身的华丽之作,以其绚烂的色彩、奔放的节奏和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为本届电影节定下了一个兼具艺术性与娱乐性的基调。

当影片结束,灯光再次亮起,人群开始缓缓流动,在工作人员引领下纷纷离场。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穿越七零:炮灰亲妈养崽记 民间赌王 冒领我战功?我携百万神明 都市仙主 纨绔遇清风:衍之与清沅 吸血剑娘没人要?快来我这我血厚 文娱2000:捧女明星百倍返利 重生1988,我在苏联当倒爷 重生1977,从深山打猎开始逆袭 大国重工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