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几天的连番测试。
周泽对皮姆粒子的外在性质已了然于心,尤其是最关键的生物适应性确认无虞。
“下一步……微缩服装。”
千方百计弄到皮姆粒子,真正用途是为了解决自己的体型问题。
仅用十天时间,一套轻便的仿生套装制作完成。
这套“微缩战衣”的造型普通,就是一身休闲服饰外加灰黑色风衣,头部是仿生皮肤与金属材料融合制作的头盔。
外表看似寻常,内部却极其精密。
具备相当不错的防护能力,强度足以抵挡狙击步枪的射击。
与漫画和电影中蚁人的战衣不同,周泽的装备以实用与隐匿为主,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而不会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原本他还担心,想要维持体型,需要一直穿戴微缩战衣。
事实证明并非如此。
自己这样的生物体被皮姆粒子缩小,能稳定维持变化后的状态,并不需要额外装备辅助。
原作中的战衣之所以必不可少,
一方面是因为蚁人战斗时需要频繁变换大小,而在缩小与恢复的过程中,必须借助战衣维持神经与机体的平衡;
另一方面是蚁人的身体只是普通人类水平,无法长时间脱离战衣。
以周泽如今的体魄,一旦变化完成,即便不穿战衣,影响也不是很大。
当然,战衣只是过渡手段。
他的真正目标,从始至终都不是依赖装备维持体型,而是彻底掌握这项能力。
……
他调整好战衣参数,手指轻触袖扣内的暗扣。
“啪嗒!”
光影闪铄,三米多高的庞大身影,眨眼间缩小至一米八左右的正常男子身材。
环顾四周,熟悉又陌生的视角,带来一种奇异的感受。
凝神片刻后,他逐渐适应了新的形态。
随手从废料槽中抓起一把合金粉末,调动体内力量,手掌轻握。
肌肉鼓荡、血肉紧绷!
钢铁般的肌丝微微跃动,瞬间迸出堪比小型液压机的巨力。
“噗!”
一缕火光乍现,淡淡青烟从指缝逸散。
周泽松开手掌,一块金属生胚砸落在实验台上,当场四分五裂。
“力量下降了不少,大概只有原先的五成。”
他低头凝视手臂,心中略显诧异:“不过,肉身强度似乎增强了许多……”
说话间,一把他自制的夜鹰手枪从十几米外的石桌上缓缓飘起。
这支专为他三米体型设计的特制枪械,二十毫米口径的漆黑枪口稳稳对准他的手掌。
“砰!”
剧烈的枪声轰鸣,尖锐的弹头击中皮肤,在掌心划出一道浅白的痕迹。
手枪入手,他又接连扣动扳机。
“嘭!嘭!嘭!”
鹌鹑蛋大小的弹头击在额头与脖颈,尤如迎头撞上坚不可摧的振金盾牌,被巨大的反震力压扁成薄薄的金属饼,哐当落在地面。
“防御力……竟然比预计结果还要强出一大截!”
望着瞬息恢复、没有留下一丝伤痕的皮肤。
周泽计算着收集的身体数据,初步得出一个结论:
【微缩形态下,力量虽仅有解放形态的一半,但防御、敏捷、自愈与神经反应等,均有明显增幅!】
眼下这种情况,正如他先前所预料。
根源在于皮姆粒子的特性。
微缩战衣缩小物体时,会同步改变物体的质量与密度,其馀的相关参数也能通过调节器,进行一定程度的设置、修改。
当然,参数修改的前提是——
身体必须足够强大,或进行长时间的调整适应;否则极易引发危险,死无葬身之地!
……
(ps:以下两段是解释性的设置,不感兴趣的可以跳过,不影响阅读。)
———————————————
这种自由修改参数的情况,与《蚁人》系列电影中的设置有所不同。
甚至,漫画中都不曾提及。
当然,电影终究是电影,真实的情况需要周泽自己来判断。
《蚁人》三部曲中,也有许多“前后矛盾”的设置。
特别是“质量到底变不变”,在三部系列影片中,轮番上演自己打自己的脸。
画面却轮番反水:
其一:变小后骑蚂蚁、站在玩具托马斯小火车上——如果斯科特朗的质量仍是80kg,蚂蚁和塑料轨会直接被压垮。
《美队3》里变大的蚁人一把掰断飞机机翼、在海岸踩出深坑;
质量若没变,单靠“体积大”根本提供不了万吨级力臂;
若质量同步放大,又违背“质量守恒”这条原始设置。
电影把“变小”当成万能穿甲弹,斯科特1高时从锁眼“射”进去,把锁芯撞碎。
但反过来也意味着——他踩在任何楼板/车顶都会直接留下贯穿孔,而影片里的地板完好无损。
还有黄蜂女把60t坦克缩成钥匙扣;汉克·皮姆把整栋实验室缩进手提箱拖着走;
都似乎证明了质量确实发生了变化;但要用到质量的时候,质量就又回来了。
……
通常情况下的理解是,微缩力场确实会极大地改变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例如,一块仅一公斤的铁块,放大后质量能达到数吨;而数万斤的大货车缩小后,却能被人象玩具一样轻松举起。
至于更深层的原理,这位发现者本人也未能解开。
不过,周泽倒是有一些猜测。
通过近段时间的实验研究,以及结合前世对漫威宇宙的设置了解。
他认为皮姆粒子的本质,是一种能够操控空间密度与质量比率的能量场。
【特性一,量子引力场改变空间结构(空间密度调控)】
皮姆粒子通过特殊的量子引力场操控物体所处的“空间密度”,从而放大或缩小体积,同时维持其原有结构、能量与物质稳定性。
类似修仙世界的空间宝物,“储物戒指”或“袖里乾坤”。
缩小时,皮姆场“减弱”对地面的引力耦合,使得重力效应等效减小。
因此,蚁人可以骑蚂蚁、跳跃、滑行,而不会产生不合理的地面破坏。
在攻击时,战衣调节局部空间密度,使得拳头局域恢复至正常的地球引力,达到冲击力暴增的效果。
这就能解释他为什么能一拳击穿锁芯,而不压坏地板。
【特性二,质量转移至微观维度(质量守恒修正)】
皮姆粒子在物体缩小时,将多馀的质量转移至微观维度(quantu subdinsion);放大时,从其中提取回收质量,维持能量与质量守恒。
若皮姆粒子失衡,质量无法回收,可能造成“空间塌陷”或“局部奇点”。
所蕴含的奥秘,触及量子领域和多元本质。
———————————————
……
再说回皮姆粒子对生物性状的影响。
对于石头、钢铁之类的无机物而言,放大或缩小其体积与质量,是否改变其物理属性,影响不大。
可一旦延伸到有机体,尤其是极端复杂精密的人类结构,就远不是随便拿把射线枪,biubiu两下就能解决的。
内核难点在于:生物特性的保持。
任何生物,尤其是人类这种智慧生命,内部构造复杂,功能繁多,每一秒都会发生亿万次的动态生理演变。
牵一发而当全身!
任何一个细微的差错,都会引发毁灭性的后果。
尤其是人类大脑系统的保持,是蚁人战衣无法跨越的难点。
这便是微缩战衣存在的意义——利用【特性一】的空间属性,维持生物体的动态稳定。
从放大功能也能侧面证明这一点。
蚁人最初只进行微缩,变化过程质量不变,无法进行巨人化。
因为利用【特性一】放大比缩小,需要的身体强度和能量消耗,都是呈指数级别攀升,正常人类根本无法支撑。
除非是天神族或奥丁那种生物,才勉强可以实现。
而且一旦无法控制,会造成类似引力畸变的场景,堪比地震级别的破坏力。
因此,直到身体适应皮姆粒子的改造,他才逐渐掌握巨人化的技巧,并且一次比一次更大。
不过,对周泽而言,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强悍如绿巨人般的肉身,让他完全可以直接跳过第一步,从第二阶段开始,根据须求调节参数。
乃至以后更强,便可实现空间层面的变换。
……
简单来说,借助微缩战衣的作用。
现在的周泽就象游戏角色一样,可以用“自由属性点”来调整三维属性值。
“我当前的体重只有三百公斤,仅剩原先的四分之一!”
“但相较质量的减少,体积却缩小了接近九倍,变相提升了肉身密度,这才让我的防御力几乎翻了一倍!”
他亲手打造的超大型夜鹰手枪,破坏力堪比航空机炮。
以往,哪怕他凭肉体能轻松抵御,仍会在表皮留下清淅的擦痕,至少需要四五个呼吸才能愈合。
除非激活“无限血清”这种奇异液体进行复盖,否则很难硬抗航空炮弹的持续打击。
就拿美军的阿帕奇直升机来说,其配备的30毫米链炮威力巨大。
只要持续轰击十分钟,就足以对他的皮膜造成实质性表皮损伤。
更别提挂载的“九头蛇”火箭弹和“响尾蛇”导弹,若不小心被正面命中,一个轻伤是免不了的。
“没想到微缩形态,竟然反而让我的生存能力更进一步。”
周泽脸上浮现欣喜之色,轻声感叹:“皮姆粒子这一步,走对了。”
深邃眼瞳中,淡淡银光闪铄。
精神念力从全身内外寸寸扫过,无数信息流在超级大脑中迅速铺陈开来。
接着,他来到角落的咖啡机前,慢条斯理调出一杯拿铁。
俯身躺到一旁座椅上,浅浅品尝一口。
约莫十分钟过去,待到杯中饮尽,一套“自由属性点”的分配方案逐渐成型。
周泽指尖轻点扶手,浏览脑海中计算出的信息。
“不考虑力量和敏捷,单靠微缩战衣的调节,能让我的肉身强度和自愈能力暴涨至原先的四倍!”
“代价是体内能量消耗会是常态下的十数倍,且这种状态最多维持五十分钟。”
“但好处显而易见——人类的常规武器对我将完全失效。即便是重型坦克,甚至轻重型导弹,也基本无法伤害我。”
“另外,若是放弃攻击与防御,把肉身质量降低到常人的100公斤,我的速度……预计能媲美前世最快的高铁。”
“若缩小至蚂蚁体型,再叠加战衣的飞行动力,不知道会达到何种效果?”
“如此算下来,我的极限速度岂不轻易松突破音速,甚至数倍音速!”
周泽越是演算,嘴角弧度就愈发放肆。
……
ps:这一章因为解释设置的内容比较多,所以3700字就放到一个章节。觉得有问题的读者,可以发表评论,看后续是否需要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