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高筑墙(1 / 1)

陈瑷那仓惶退去的身影,消失在走廊的尽头。

士燮望着手中铜拨子上那片焦黑卷边的信纸残角,脸上那丝尴尬迅速褪去,化作一丝笑意。

他小心地将这些未烬的“把柄”收入一个不起眼的木匣中。

有些东西,烧是烧给活人看的。

留,则是留给未来以防万一的。

所谓恩威并施,恩要施得慷慨。

威,也得有实实在在的东西撑着。

他踱步回案前,目光掠过摊开的交州舆图。

内患已初步震慑,北境暂安,海路初通。

然而,乱世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他脑海中浮现出后世那九个字。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粮,已在积;王,自然要缓。

唯独这“墙”,交州似乎还缺一道真正坚固的筋骨。

交趾城墙多为夯土夹杂木材。

对付山匪流寇尚可,若将来面对中原精锐的攻城器械,只怕难以久持。

合浦、徐闻等港口码头,更是常年受海风海浪侵蚀,修缮频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墙,不单是城墙,更是根基之固。”士燮喃喃自语。

数日后,士燮以巡视春耕、检阅海防为名,带着桓邻、凌操以及一队亲卫,轻车简从,前往合浦港。

此时的合浦港,比之年前已热闹数倍。

“岭南壹号”与“岭南贰号”如同两只巨兽,静静停泊在新建的深水码头旁,桅杆如林。

船政学堂里传来少年们朗朗的诵读声,充满了蓬勃的朝气。

士燮一身便服,行走在码头上,颇为满意。

然而,当他看到一队工匠正费力地用夯锤加固一段被海浪冲损的堤岸,另一处则在更换腐朽的木桩时,眉头不禁微微蹙起。

“此处堤岸,去岁冬才修缮过吧?”

士燮指着那处问道。

陪同的合浦太守士壹连忙回答。

“大哥明鉴,正是去岁冬月。奈何海潮凶猛,木材易腐,夯土遇水则软,实难持久。

几乎每季都需投入大量人力修补。”

士燮蹲下身,抓起一把潮湿的夯土,在指间捻了捻,又敲了敲旁边那些被海风侵蚀得满是孔洞的木桩,摇了摇头,

“此法太慢,也太软。我交州欲向海图强,连个坚实的码头都筑不牢,如何能行?”

他站起身,目光扫过不远处冒着黑烟的陶窑和砖窑,心中一动,招手唤来紧随其后的陈老栓等几位工巧坊大匠。

“你们看,这夯土、木材,终非长久之计。”

士燮用脚尖点了点地面,

“我偶从古籍残卷中见得一方,或可造出一种遇水则坚、堪比岩石之物。”

众工匠闻言,皆露好奇之色。

陈老栓更是凑近一步。

“府君,是何神物?竟能遇水则坚?”

士燮也不多言,令亲卫取来纸笔,就着旁边一块平整的木板,迅速勾勒起来。

他画了一座结构更为奇特的竖窑,又画出研磨、混合的工序,最后是一种灰色的粉末。

“此物,我暂称之为‘水泥。”

士燮一边画,一边讲解。

“其主料乃是石灰石与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入窑高温煅烧成熟料,再掺入少量石膏,磨成细粉即成。”

他指着图纸上的竖窑。

“火候是关键,须得烧至料块熔融,又不能过火结焦。出窑研磨越细,成品越佳。”

他又画了几笔,展示水泥与砂、石混合后,加水搅拌成浆,浇筑成型的模样。

“待其干固,坚如磐石,水火难侵,可筑城、铺路、修堤、造屋,其利无穷!”

陈老栓盯着那草图,浑浊的老眼越来越亮,他本身就是烧窑的大行家。

虽未听过“水泥”之名,但士燮所说的原理,与他多年经验隐隐相合,只是更为精妙系统。

赵竹眼则对那研磨的精细度更感兴趣。

“府君,这—这真能成?”

一位年轻些的工匠忍不住问道,有些难以置信。

“空口无凭,试过便知。”

士燮断然道。

“首要之事,是寻得合适的石灰石与黏土。石灰石需洁白少杂,黏土则要黏性足,含沙量低。”

他看向士壹和桓邻。

“合浦、郁林多山岭,此事刻不容缓。”

“即刻组织勘探队,由陈老栓、赵竹眼领队,多派熟悉地形的本地向导,搜寻优质矿源。”

“所需人手物资,全力保障!”

“诺!”

士壹与桓邻齐声应命。

他们都从士燮眼中看到了那种熟悉的光芒,那是又要弄出震惊众人之物的前兆。

勘探队迅速组建起来。

士燮竟不顾桓邻等人劝阻,决定亲自带队前往合浦北部山区。

用他的话说。

“此物关乎交州百年根基,我不亲眼看看,心中难安。”

一行人深入苍莽山林,跋山涉水。

士燮虽为州牧,却无太多架子,与工匠、向导同吃同行,不时询问地质地貌。

这日,在一片人迹罕至的白崖下。

陈老栓敲下一块石头,仔细观瞧,又放入口中尝了尝,激动地喊道。

“府君,您看,这石头色白质纯,应是上好的石灰石。”

士燮接过,入手沉甸,断口处晶体细腻,果然品质极佳。

他大喜。

“好,标记此地,储量看来不小!”

随后,队伍转向郁林郡。

在一处溪流畔,赵竹眼挖起一团深色的泥土,反复揉捏拉伸,又用水调和测试其黏性,最终确认。

“府君,此土黏性极佳,杂质稀少,正合所用。”

原料既得,士燮立即下令在合浦港附近选址,搭建第一座实验窑。

他亲自参与设计,参照记忆中的立窑结构,又结合当下条件进行改良。

烧制过程却非一帆风顺。

第一次点火,因对新建窑炉的脾气不熟,火候掌控失衡,烧出的“熟料”不是欠火生心,就是过火结成了硬疙瘩。

磨出的粉毫无黏性,遇水即散。

窑旁空地上,堆着第一次试验失败的“水泥”,灰扑扑的一堆,看着与寻常灰土无异0

不少参与此事的工匠和吏员脸上都露出了怀疑和失望的神色。

就连一直信心满满的陈老栓,也蹲在窑口,对着那堆废料唉声叹气。

“府君,这—怕是古籍记载有误,或是我等理解偏差?”士壹试探着问道,生怕打击到士燮。

士燮却并未气馁。

他抓起一把失败品,在指尖摩挲,又仔细观察那些过火的结块。

“非是记载有误,而是火候未至妙境。”

他目光沉静。

“如同炼铁,火候差之毫厘,品质便谬以千里。”

他再次召集工匠,结合脑中那些零碎的现代建材知识,分析道。

“初次煅烧,我等投料不均,窑内温度亦不稳定。须得将石灰石与黏土预先破碎,混合均匀。”

“鼓风之力亦需加强,确保窑心温度足够且稳定。”

他沉吟片刻,想起交州虽不盛产煤炭,但并非完全没有。

“传令下去,搜寻境内可用的石炭。”

“石炭火力迅猛持久,更易控温,或可替代部分木炭。”

命令下达,很快便有俚人向导在邻近的山区找到了露天的劣质煤线。

虽然煤质不算上好,但用于试验已勉强足够。

经过反复调整配料比例、改进窑体结构、摸索煤炭与木炭混烧的技巧,当实验窑再次点燃时,所有人都摒息凝神。

数日后,窑温渐冷。

陈老栓带着徒弟,小心翼翼地打开出料口。

这一次,出来的不再是散碎的灰块或坚硬的瘤块,而是一种呈青灰色、质地相对均匀的颗粒状熟料!

“成了,看这成色!”陈老栓声音发颤。

接下来的研磨工序,士燮要求极高,专门调来了水力驱动的小型石磨,力求将熟料磨得尽可能细腻。

当第一批灰绿色的细腻粉末被收集起来时,士燮亲自指挥工匠,将其与干净的河沙、

碎石按比例混合,加水搅拌。

灰色的、粘稠的浆体在木槽中翻滚。

带着将信将疑的神情,工匠们将其浇筑入预先制作好的木模中,制成数块方形的试块。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等待。

士燮每日都要亲自来看一看这些静置养护的试块。

工匠们私下里议论纷纷,很是好奇与期待。

半月后,士燮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他再次来到试验场,桓邻、士壹、凌操,以及陈老栓、赵竹眼等大批工匠吏员都闻讯赶来,将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士燮命人将一块水泥试块从木模中取出。

那灰扑扑的方块,表面平整,入手沉甸,看着并无甚出奇。

“陈师傅,用你最大的力气,拿锤子砸它。”士燮对陈老栓道。

陈老栓应了一声,深吸一口气,抡起一柄沉重的铁锤,大喝一声,猛地砸向水泥试块!

“砰!”

一声巨响传来,震得人耳膜发嗡。

众人急忙凑上前去看,只见铁锤被震得反弹起来,陈老栓虎口发麻。

而那块水泥试块,竟然完好无损!

只在被砸处,留下了几个浅浅的白点!

“这—这—”

陈老栓目定口呆,抚摸着那白点,难以置信。

“让我来试试!”

凌操看得心痒,接过铁锤,运足臂力,又是一记猛砸。

结果依旧!

水泥块岿然不动,反倒是锤头崩开了一个小缺口。

场中顿时一片哗然。

“神物,真是神物啊!”赵竹眼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坚逾磐石,坚逾磐石啊。”士壹抚掌惊叹。

桓邻看着那灰扑扑的方块,再看向士燮,眼中充满了震撼。

他终于明白,士燮为何对此物如此重视。

此物若能量产,何愁城墙不固?何愁码头不坚?

士燮脸上终于露出了畅快的笑容。

他弯腰拾起一小块敲击时崩落的碎屑,在指间捏成粉末。

他朗声道。

“传令,即刻在合浦、交趾选址,筹建官营水泥工坊,扩大生产。”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仙逆之劫:雪域殇 我在红楼开个挂 西幻:我在异界打造最强军队 间谍永不眠 三国:征战汉末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制作铁道游戏二,从再创世开始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神明钓场:从贫民窟钓爆诸天 藏在心跳里的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