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菀宁觉得这里面一定有什么猫儿腻。
她本想要跟上去看看,但,她还要留下来给孩子们做早饭,便寻思着等她晚上回来好好问问。
刘桂芝出了家门,直奔一团家属院。
到家属院大门口时,赵秀娥已经等在那里了。
刘桂芝赶忙迎了过去:“她赵婶,没被人瞧见吧!”
赵秀娥颔首道:“你放心,俺家大牛和香兰都还没起呢,咱们赶早出门,不会有人发现的。”
她往刘桂芝的身后瞄了一眼:“你家菀宁呢?没问你去干啥么?”
刘桂芝拉着赵秀娥边走边说:“问了!我说来找你了,她没怀疑啥,咱走吧,一会儿赶不上汽车了。”
俩人说着话往长途客车站走。
到了客车站,刚好赶上了今天第一班到公社的车。
上车后,售票员四下瞧了瞧,立马凑了过来:“刘婶,东西带来了么?”
刘桂芝拍了拍自己怀里的包袱:“在这儿呢!”
售票员从自己的上衣兜里拿出了五毛钱,塞进了刘桂芝的手里。
刘桂芝打开了包袱,从里面拿出了一件红色毛衣。
汽车司机从后视镜里往她们这边瞄了一眼,笑道:“不就是托人织一件毛衣么,整得跟特务接头似的。”
售票员白了司机一眼:“你懂啥!我们这叫谨慎!你天天往公社和县里跑,难道没听说呀!现在上面严打得厉害,要是知道我们——”
她看了一眼手里的毛衣,立马将毛衣收了起来:“非得给我们扣上个投机倒把的帽子!”
司机不屑地摇头笑了笑,专注地开起了自己的车来。
“对没错!小心使得万年船!”
赵秀娥不知道从哪学了这么一句话,自打干上了这个活计之后,她就成天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赵秀娥来守备区的年头长,十里八村的都脸熟。
瞧见刘桂芝手巧,针线活做的好,毛衣织的俊,她在中间牵线搭桥,没少给她招揽生意。
就这几天的工夫,做外套、棉袄、织毛衣的活,就给刘桂芝接了不下十几个了。
熟人拿毛线,布料,剩下的毛线和布头都贵刘桂芝,额外还要付五毛到一块钱。
刘桂芝干起活来手脚也麻利,白天趁着林菀宁不在家,晚上等她去药田,刘桂芝让家里的孩子们都帮忙瞒着林菀宁,短短的几天时间,她就把赵秀娥接下来的这些活都做完了。
今天和人约好了去交货,赶早直奔公社。
这会儿长途客车上没有乘客,售票员试起了自己的新毛衣。
那花样子新颖的紧,别说公社了,就连大河县都没有人穿这么好看的毛衣。
“王哥,你看刘婶这手多巧,你不给嫂子做一件啊?”
司机说:“我可没钱。”
售票员:“小气鬼!”
她回过头看向刘桂芝:“刘婶,过几天我家妹子出嫁,想要做一件红色的呢子衣裳,她之前去省城回来说那边可流行了,你能做不?”
刘桂芝:“只要有样式就能做。”
“那感情好!你不知道,省城百货商店一件呢子大衣要上百块钱呢。”
刘桂芝闻言,十分惊讶地看着售票员:“一件衣裳就要好上百块钱!?”
售票员点了点头:“那可不!我妹子没舍得买,我寻思给她做一件,到时候就当她新婚贺礼了。”
刘桂芝瞪圆了眼睛。
她没想到这城里人都这么有钱,能花上百块钱块钱买一件衣裳。
如果,自己能够按照那样式将衣裳做出来拿到城里去的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