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心愿旅行家! > 第18章 地区标志美食

第18章 地区标志美食(1 / 1)

林海看到罗雁行主动挂了电话,整个人愣了下,有点不知所措。

然后恍然大悟。

怪不得行哥忽然开始打理自己,还不想当外卖员,去当什么旅游博主去了,原来是想去见网恋对象。

旅游博主,说起来怎么也比外卖员好听吧?

虽然广大外卖员可能不同意。

他记得罗雁行上一次把自己收拾得这么精神的时候,还是上一次。

不过,靠近老挝边境的网恋对象?

怎么越听越可怕啊。

不行不行,每天的电话不能断,不然他可真怕罗雁行被骗去割腰子了,然后一辈子就有了。

还得约定个什么暗号才行。

…………

而罗雁行这边,一点别的心思都没有,就是欣赏美。

不过他欣赏得很快,毕竟人家盯着自己呢,罗雁行也不好意思一直上下打量,这样很没礼貌。

“素颜期?”罗雁行顺着她刚才的话,也笑了笑,“这个说法挺有意思。”

“对啊。”

女孩见他接话,眼睛弯了弯,带着学生特有的那种干净又认真的神气。

“就象人不能整天都带全妆,滇池也需要休息和沉淀的时候。其实仔细看,现在的宁静也挺美的。”

宁静?

罗雁行回头看,现在的滇池确实能称得上宁静,如果找个好的构图拍个照,调调色,也会很美。

但罗雁行不太能找到好构图。

摄影玩多了,会有一种叫做摄影眼的能力,就是到了一个地方,你往四周看看,就能找到一个好的拍摄点。

而罗雁行现在往四周一看。

好象到处都能拍?

到处都差不多?

这就是天赋和努力都不太够了,所以陈老伯的摄影能力对罗雁行还是很重要的,这可是一个老摄影师全部的功力。

不是老法师,而是真正的,玩了大半辈子摄影的大师。

再去看那个女孩子的时候,她都快走远了。

感觉就是听到罗雁行说滇池不好,过来解释了两句,免得罗雁行回去以后说滇池,或者回去说昆明的坏话。

罗雁行在心里赞叹了一句这妹子的气质。

确实好看,是那种在校园里会被偷偷议论、在街上回头率很高的类型。

他几乎能想像出她在课堂里认真记笔记,或者和同学们讨论什么课题的样子。

很不错啊,走出老家,感觉遇到的女孩子一个个的都是美女。

池明倩是,这个也是。

想加个微信……

“那个……”罗雁行喊住她,语气尽量显得随意。

“谢谢你啊同学。我是第一次来云南,对这边不太熟。看你象是本地学生?能不能加个微信?要是遇到什么好玩又小众的地方,或者好吃的,也想请教一下。”

女孩停下脚步,回过头。

目光在罗雁行脸上停顿了一秒,有种干净的审视。

“不用了吧?”

她虽然在笑着,但感觉眼神里明明白白的写着‘你这样的套路我见多了’。

罗雁行也不尴尬,要微信的时候就猜到可能是这样的结果,别人长成这样不容易,生活中不说每天都有搭讪的,但至少一周一次。

他指着女孩身上的志愿者马甲。

“主要你说的滇池挺有意思的,我是出来拍照的,有时候一个地方好不好看,不全在风景本身,还要看摄影师怎么看,怎么理解。”

罗雁行晃了晃相机。

“你刚才那几句话让我觉得这趟没白来。所以想加个微信,没别的意思。”

“万一我之后在云南别的什么地方,也拍到你觉得有意思的素颜期或者化妆期,可以发给你看看。”

“当然,你要觉得不方便就算了。”

女孩看着他手里的相机,又看了看他坦然的表情。

心里那种警剔淡了一点,而且罗雁行虽然一上来就说对滇池失望,但在她解释后,回头看的时候眼神确实更亮了些。

而且听起来是摄影师啊?

她对罗雁行这样玩摄影的人也挺有好感。

“好吧。”她终于松口,拿出手机,“不过我平时课业和志愿活动比较多,可能不会随时看消息。”

“理解。”

罗雁行扫了码,看着微信列表里多出来的那个顶着只卡通小鹿头像的联系人,心里莫名畅快了几分。

这趟虽然没看到美景,有美人也算不虚此行了。

至于能不能有后续发展……

谁知道呢?

反正他单身,加一个心仪的女孩子就等于多了一种可能。

现在他就觉得这个女孩子脸好看,要是以后觉得性格也好,那这种妹子他不下手那不亏了吗?

看她又走远了,罗雁行问道:“你叫什么?”

“刘诗晴!”

名字也好听……

…………

罗雁行在k市区随意逛了逛,想找点有特色的东西,最好是吃的。

饿了。

昆明这地方的旅游旺季是冬天,这和丽江正好相反。

一到春节前后,滇池边上人挤人,那些从西伯利亚飞来的红嘴鸥倒是自在,往人群上空一飞,面包就会自己到嘴里来。

不过即便是淡季,也只是滇池边清净些,k市区里的人流量依然可观。

不得不说,云南在旅游宣传上确实做得不错。

全国各地,尤其是沿海省份的人,对云南象是自带一种滤镜,总觉得这辈子一定要来一次。

罗雁行懒得查攻略,他有自己的办法……看哪家店人多还排队。

这招在陌生城市特别管用。

主要是现在不是饭点,这个时间还在排队的,味道肯定不差,他没做功课,这群来旅游的其他游客多半都是查了资料的。

他看中一家过桥米线店。

看里面的装修挺精致,门口排着长队,队伍里游客和本地人各占一半。

这是个好兆头。

要是东西不好吃或者价格太坑,本地人肯定不会来。

过桥米线啊。

很多食材其实都和地域息息相关,比如说到粉就想到广西,说到米线,就想到云南。最大的功臣应该就是过桥米线。

他取了个号排队等着。

这种面食的店铺翻台还挺快的,十几分钟就到他了。

他点了个比较基础的人人米线。

也不知道这些名字是怎么取的,叫个人人米线,光听名字谁知道这道菜里面有些什么东西?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被邪神污染后,哭着成了女祭司 逼我背锅?我执掌纪检你慌啥? 渣夫哭求复婚,太太携崽二婚 捞偏门之我混广州那些年 华娱:系统逼我当导演? 带着土着种田吧 被绿后,系统逼我做渣男 离婚宴上,我一个电话动三省 男人没有钱权,就别谈尊严 奉先别闹,二十一世纪不让这么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