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策很清楚保宁清军的行军路线是什么。
要想从保宁进攻,无非是攻打成都或者潼川州。
如今成都兵力充足,所以刘玄策觉得清军很可能会主攻潼川州。
当然成都北部也是不得不设防的。
所以刘玄策决定兵分两路,对清军进行全力阻击。
一部分明军驻守在成都以北的防御工事内。
另一部分明军则由他亲自率领,主动前往潼川州与成都府交界的地带驻守。
这样就算是清军突然杀一个回马枪,刘玄策也能够第一时间感应到,并且及时回援。
毕竟如今皇太子朱慈煊就在成都城中。
刘玄策是无论如何也得要保证皇太子殿下的安全的。
要是皇太子殿下有个什么三长两短,那他可就真的是万死难辞其咎了。
与清军周旋是刘玄策十分擅长的事情。
所以其实他并不怎么慌张。
刘玄策很清楚接下来自己要做的就是稳扎稳打。
只要他不犯下什么明显的错误,就不至于被对手抓住破绽。
李国英虽然并不是等闲之辈,可刘玄策也不怕。
因为他对于四川的地形地势实在太熟悉了。
哪里能够伏击,哪里适合决战,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这种情况下刘玄策完全可以靠着自己的优势去主动寻求开战。
只要李国英不是主力尽出,刘玄策都没有什么好顾虑的。
到了这个份上,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心态的绝对冷静。
只要他们的心态不慌,就没有什么好怕的。
如今刘玄策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和清军大战一场了。
他很想要看看,现如今清军的实力究竟如何。
文安之告辞之后朱慈煊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不得不说,在朱慈煊的心目中文安之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这种情况下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找到一个平衡点。
他心里也很清楚不可能一直把文安之留在身边。这就需要他找到文安之不在身边时候的解法。
眼下李国英对成都城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会发动突袭,朱慈煊虽然已经命刘玄策领兵出战可还是觉得随时可能出现变量。
所以他得要提前计划好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且作出应对。
虽然李国英直接猛攻成都的可能性不高,但要是这个家伙真的这么做了怎么办?
朱慈煊必须要保证成都城坚不可摧。
如此一来不管李国英使用什么阴谋诡计,都不会影响到朱慈煊太多。
“这里的城墙出现了坍圮,需要及时的修复。这里得垛口也得要加高。”
朱慈煊对着城墙的图纸勾勾画画,就是希望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不出现任何的问题。
到了这个份上朱慈煊已经没有什么容错了。
这种情况下他必须要按照最严峻的形势来准备。
唯有如此方能够保证万无一失。
如今李定国被吴三桂缠着难以分身,所以朱慈煊也不能指望他来救助自己了。
这个时候朱慈煊只能够依靠自己。
自助者天助之。
朱慈煊相信老天爷肯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新兵的训练速度也得要加快一些。
按照之前的速度很显然是有些慢了。但是朱慈煊也不能揠苗助长。
很显然这个度的把握很重要。
作为穿越者朱慈煊有着自己的优势,但是他也得要利用好这方面的优势,不能被反噬。
“来人啊,孤要去军营视察。”
思来想去朱慈煊还是觉得自己亲自去看看是比较踏实的。
这种情况下他一定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要不然的话是肯定会马失前蹄的。
仇冉抵达潼川州后发现情况和他想象之中不太一样。
潼川州里的环境很是萧瑟。
放眼望去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很显然明军已经提前知道了他们的动向并且对这里的百姓进行了疏导。
这让仇冉感到很是紧张。
要知道若是他们步入一个对方早就准备好的陷阱,那是很难真正意义上取得优势的。
仇冉感觉自己被算计了。
“传令下去,就地扎营。斥候带回更多消息前不要轻举妄动。”
仇冉肯定是不能继续向前行军了。
在没有把事情彻底搞清楚前贸然行进只会让自己陷入到绝对的险境之中。
仇冉可是向李国英立下了军令状的。
所以他绝不能出现任何的问题。
要不然的话,他这颗脑袋可就不保了。
现在仇冉必须要等待斥候们带回最新的消息。
如此一来他就可以有的放矢。
只要仇冉足够的有针对性,那么不管对手如何伏击都不会影响到他太多。
毕竟清军的硬实力还是要强于明军的。
若是双方真的拉开阵仗对决,清军简直是不知道怎么输。
仇冉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明军的薄弱之处并且争取一击必杀。
对清军来说,机会有很多次,只要他们能够抓住其中之一就足够了。
“我倒是要看看这帮明贼还能够忍到什么时候。只要他们忍不住了,就是他们的灭亡之时。”
仇冉现在很希望明军能够忍不住自己跳出来。
这样也就不用仇冉自己去找了。
拉开阵仗直接对决,清军的优势是巨大的。
一番冲击之下,明军就会被直接冲的七零八落。
只要仇冉能够拿下潼川州,他们随时都可以对成都进行合围。
到了那时清军攻打成都就会变得更加的简单。
仇冉并不认为朱太子的到来会改变什么。
事实上这家伙只不过是一个养尊处优的上位者罢了。
他根本就不懂得战争,除了激励士气也没有其他的作用。
只要仇冉排兵布阵足够到位就可以直接把对手限制到死。
到了那时他们就可以瓮中捉鳖,直接把朱太子擒拿。
抓活的朱太子可比直接杀了他要来得有价值的多。
仇冉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看看这之后朝廷会如何奖赏他们了。
虽然朱太子的地位不比永历帝,却也是残明的像征。
俘虏了朱太子可以极大程度上摧毁明军的士气。
只要明军的士气一泄,清军就可以摧枯拉朽顺势直接拿下整个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