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绍双手抱拳,冲着朱慈煊沉声道:“回禀殿下,以末将愚见,李国英如此行动无非是想要对四川用兵。他只有两种选择。其一是集中兵力猛攻成都,其二是先去攻打四川的其他府县。”
“哦?”
朱慈煊饶有兴致的走到了舆图前,仔细端详了起来。
“若是这样的话,裴将军觉得我军应该如何应对?”
朱慈煊并不是一个矫情的人。
他深知应该让专业的人去做专业的事情。
就当下而言,裴绍显然是一名专业的武将。
刘玄策当然也算,但是他眼下毕竟不在朱慈煊身边。
所以朱慈煊打算先问一问裴绍的想法,随后再去询问一番刘玄策。
正所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朱慈煊作为上位者,还是很注重这些方面的。
他也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最大限度的用好各个明军将领,让他们为了大明奉献自己的力量。
“回禀太子殿下,以末将之见,我军应该在成都以北构筑一条坚不可摧的防线。这条防线可以由很多的防御工事和堡垒构成,如此一来不管是李国英想要直接攻打成都还是去攻打其他府县,我们都能够第一时间知道。只要我们扎好篱笆,鞑子就不可能偷鸡成功。”
朱慈煊闻听此言不由得眼前一亮。
“确实有理。不过这样一来应该会分散一定成都的兵力吧?”
“太子殿下,我们分出去的士兵并不需要太多,起到的是一个侦查的目的。只要我们知道了鞑子的动向,接下来就可以作出更加针对性的部署了。到时不管是调集主力前去阻击还是其他的战术,我们都不至于被动。”
作为建昌游击将军,裴绍的经验还是相当丰富的。
他提出的这个建议非常的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
朱慈煊听罢频频点头。
“好,孤再去问一问刘将军的意见,若是没有什么异议,那就按照你说的做。”
留守府内,刘玄策正在喝茶,突然听到了太子殿下驾到的禀报声,吓得他连忙起身朝外走去。
他刚刚走到门口,就见皇太子朱慈煊阔步走来,便随即跪倒在地,推金山倒玉柱行了叩拜大礼。
“臣刘玄策拜见太子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朱慈煊顺势上前几步将刘玄策扶了起来,和声笑道:“刘将军快快免礼。孤这番不请自来,可是叼扰刘将军了。”
“太子殿下折煞臣了。殿下能够前来,臣真的是蓬荜生光啊。”
刘玄策是真的没有想到皇太子朱慈煊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主动来找他,着实是有些紧张。
“孤此番来是想要和刘将军聊一聊抗击鞑子的事情。”
朱慈煊也不遮掩,而是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太子殿下请吩咐。”
刘玄策把朱慈煊请到了主座之后双手束立很是躬敬的说道。
“是这样的。裴将军派出的斥候得到消息,在成都以北发现了不少鞑子的探子。这些家伙应该都是李国英派出来打探消息的。裴将军认为,李国英随时可能率部南下。李国英的目的无非两个,其一是集中优势兵力猛攻成都。其二就是绕过成都攻打四川其他府县。裴将军认为我军应该在成都以北构筑一条防线,这样就可以第一时间知道鞑子的动向,从而作出针对性的应对。不知道刘将军以为如何?”
朱慈煊简单的把情况跟刘玄策说明,很是期待刘玄策的意见。
毕竟刘玄策作为成都留守肯定是有着过人之处的。
“殿下此举此举万万不可啊!”
谁料刘玄策却是毫不尤豫的提出了不同意见。
“成都如今兵力本就不足,若是我们再分兵出城构筑防线,就等于是给到鞑子机会。若是届时李国英直接率领主力来袭,我们真不一定能够守住成都。”
作为成都留守,刘玄策很清楚自己的职责就是守住成都,保证成都百姓的安全。
若是真的像裴绍说的那样贸然行事,成都随时可能危如累卵。
“可若是我们一味死守成都的话,很可能会被鞑子逐个击破啊。”
其实朱慈煊是比较看好裴绍的方案的。
在他看来,只有和清军正面交锋,才能够最大限度的磨练明军,让他们的战力能够有一定的提升。
如若不然,明军只能被动挨打,就算是守住了成都,也很有可能会直接丢掉四川的其他府县。
这可不是朱慈煊希望看到的。
朱慈煊希望明军能够尽可能的先将四川的清军扫除,进而谋求北伐。
如果这第一步都做不好的话,再想要去做其他的事情就难上加难了。
“太子殿下也认为裴绍的建议可以执行?”
刘玄策显得很是失望。
“孤倒也没有完全认可他,所以想要听一听刘将军的意见。”
朱慈煊确实很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但是刘玄策若是选择死守成都,那他肯定是不同意的。
“臣”
刘玄策咬了咬牙道:“若是一定要出城阻击鞑子,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我们一定要尽可能的提前埋伏起来,等到鞑子出现的时候再突然出击,而不是光明正大的构筑防御工事,等着鞑子来冲击。要不然的话,我们是很危险的。”
尤豫了片刻之后,刘玄策叹息一声道:“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我军的战斗力和鞑子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若是真的拉开阵仗对决根本就占不到什么便宜。所以我们只能提前埋伏好,这样才能够占到优势。”
“哦。”
朱慈煊淡淡道:“刘将军说的也很有道理。提前埋伏好确实能够发挥出我军的最大优势。那么刘将军不妨推荐几个伏击点,这样我们也好提前商议做好准备。”
朱慈煊知道刘玄策作为成都留守,对于成都附近的地形肯定是十分熟悉的。
这种情况下,只要朱慈煊能够让他提供一些足够可靠的建议,还是可以帮助明军提升不少的胜算的。
“殿下请看这里!”
刘玄策走到了舆图旁躬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