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朱慈煊得到了一个好消息。
成都的匠人在看到了他绘制的反曲弓图纸并研究一段时间之后,终于把这新式弓箭造了出来。
一时间朱慈煊大喜过望,连忙令人把造好的反曲弓呈上来。
作为一名射箭运动员,朱慈煊对于反曲弓自然是无比熟悉的。
当他看到成都工匠造好的反曲弓的那一刻,心中直是抑制不了的激动。
八九不离十,成都的匠人们造出的反曲弓完全就是八九不离十的。
“好啊,如此一来孤心里底气就足了不少。”
太监杜鹏见朱慈煊如此欣喜,连忙奉承道:“还是殿下图纸绘制的好,要不然的话,匠人们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把这弓做出来。”
朱慈煊知道他这是在拍马屁,可内心深处还是无比欣慰。
“哈哈,希望接下来这反曲弓能够大量制造,在军中列装。”
朱慈煊知道要想战胜清军,明军需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这种情况下他需要尽可能的做好自己的部分。
作为一名穿越者,朱慈煊只有把自己应该做的部分做好了,才能够提升明军的上限。
明军的战力和清军固然有差距,但是这个差距并没有到无法弥补的地步。
朱慈煊相信只要他竭尽全力的去尝试,总归是能够令明军变得更加强大的。
当然制造反曲弓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朱慈煊还准备利用招募新兵并推广皇明官兵训练手册的方式来提升明军的综合作战能力。
这一点对朱慈煊的抗清大计是尤为重要的。
如今四川处于相对安稳的状态,但是朱慈煊完全不敢掉以轻心。
因为他知道北边保宁府的李国英部清军随时可能给到他们巨大的压力。
明军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到未雨绸缪。
如此才能够防患于未然。
“孤接下来要和裴将军好好谈谈,看看如何才能够把大明将士们的战力发挥到极致。”
奉节。
督师文安之听说皇太子殿下来到成都监国之后大为震惊。
在他的印象中,当今天子怯懦畏缩,稍有一些风吹草动就会立即跑路。
而皇太子殿下竟然在清军大军压境的情况下选择了北上监国。
这简直是与天子迥异。
文安之不由得感慨,大明终于有希望了。
不管是从哪个方面来看,皇太子殿下此举都是给到了明军士气极大的提振。
有太子监国,明军的将士们肯定能够拿出最好的状态抗击清军。
文安之现在在考虑的是自己要不要亲自前去成都拜见太子殿下。
他是皇帝陛下亲封的督师,奉旨总领夔东战事。
但是太子殿下驾临,他理应是前去拜见的。
这两件事其实并不冲突。当然具体怎么操作就要看文安之自己怎么考虑的了。
总的来说,文安之觉得先去拜见一番皇太子,听听太子殿下的想法是比较好的。
毕竟再怎么说夔东也和四川的战事息息相关。
太子殿下此番来成都,肯定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
身为臣子,文安之这个时候理所当然应该要替太子分忧。
想明白这个道理后,文安之当即吩咐下人准备收拾一番,立即启程。
成都。
新兵的训练卓有成效。
一开始的时候朱慈煊并不认为自己制定的训练方式效果会如此之好。
可看到成果之后他还是很满意的。
只能说系统化的训练还是很有必要的。
朱慈煊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制定更好的标准。
如此一来他总归是可以把将士们的战力提升到极致的。
当然,现在朱慈煊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应对北边的李国英。
虽然朱慈煊只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却也很清楚这个李国英是清军的一员猛将。
此人的能力其实并不在吴三桂、洪承畴之下,只是名气不如二人罢了。
对付此人一定要足够小心。
因为但凡朱慈煊露出了丝毫破绽,就很可能会被直接被这厮追着猛攻。
朱慈煊走到了舆图前仔细端详起来。
李国英所统率的主力如今基本上都驻守在保宁府。
这些清军随时可能会南下。
朱慈煊必须要在确保成都安全的前提下再进行一番部署。
保住成都是底线,拿下保宁是目标。
这其中的关系朱慈煊还是能够把握好的。
当然此刻朱慈煊手中能够调动的兵力不多,将领也屈指可数。
除了刘玄策和裴绍之外,短时间内朱慈煊也指望不上其他人了。
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朱慈煊当然知道夔东十三家的厉害。
但是短时间内朱慈煊怕是很难跟他们取得联系。
只能说要想充分挖掘明军的战力,朱慈煊要做的还有很多。
他在舆图上勾勾画画,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思路。
但是要想把这个思路贯彻下去并不那么容易。
只能说他得要从长计议。
这种事情急不得的。
“殿下,裴绍裴将军求见。”
便在这时太监杜鹏很是躬敬的走到了朱慈煊身边,沉声说道。
“哦,快快有请。”
朱慈煊稍稍整理了一下袍服,便又恢复到了正襟危坐的状态。
很快裴绍便阔步走入殿内,推金山倒玉柱对着朱慈煊行了大礼。
“裴将军快快请起。孤不是说了嘛,这种私下场合裴将军不必行此大礼。”
“殿下,礼不可废。”
朱慈煊把裴绍虚扶起来后,裴绍稍顿了顿,继而接道:“招募新兵的事情有了不错的进展。成都附近的百姓听闻新兵们的待遇很好,都纷纷有了兴趣。现在已经有不少百姓来主动报名了。”
朱慈煊听到了这里丝毫不感到惊讶。
毕竟人性如此,趋利避害是一种本能。
朱慈煊之所以给到新兵们那么好的待遇,就是希望可以在一开始就把口碑树立起来。
如此一来就可以吸引更多的百姓来参军。
“这是好事啊。现在我们兵力短缺,新兵的添加能很好的填补这一空白。只不过接下来裴将军怕是要多多费心了。这些新兵的训练虽然有孤的大明官兵训练手册做指导,可裴将军的言传身教也是很关键的。”
朱慈煊和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