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牲口棚外,
高博、王根生、李铁柱三个人,围着那支还带着硝烟和枪油的“无名氏”马步枪,激动得都快哭了。
高博反复拉动枪机,听着顺滑的咔嚓声,感受机构啮合的紧密,兴奋劲头无以言表。
虽然只是个粗略的原型,但是它成功点火意味着从零到一的巨大飞跃。
王根生小心的用手去摸着带馀温的枪管,他想说什么,最后却只是用力地拍了拍身边李铁柱的肩膀。
铁柱这个沉默的铁匠,黑黝黝的脸庞也泛着红光。枪管、主要结构件的锻打,他倾注了最多的汗水与心血。
他不善言辞,只是紧紧攥住他那伴随了付出了数年的铁锤,眼角含泪。
“高工,根生,铁柱,刚才是这儿有人打枪吗?出什么事了?咦,这枪……”
张大彪带领着一帮战士,呼啦一下将牲口棚门口围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被工作台上那支造型独特、线条紧凑的步枪牢牢地吸引了。
“我的娘嘞!这……这是啥枪?”
“真精神!比汉阳造短一些!
“高工,这又是你搞出的新武器吗?刚才是它响的?”
七嘴八舌的询问声铺面砸来。
高博正准备一一解释的时候,外面传来丁伟那中气十足的声音:“都围在这儿干啥?让开让开!高博,怎么回事?”
人群立刻让出一条信道,丁伟和赵刚快步走了进来。
丁伟的目光第一时间就锁定在了那支“无名氏”步枪上,眼神瞬间亮了起来。
赵刚立刻扫视了一圈,确定没有人员伤亡后,才把吃惊的目光投向那支步枪。
高博立正汇报道:“报告团长、政委。我们利用工作间隙,自己造了一支步枪,刚进行了第一次试射,没来得提前跟团部汇报,请团长处罚!”
在场所有人都抓住了一个信息,那就是技术部搞出新步枪了!
至于高博说的没提前报告,要求处罚,根本没人鸟!
处罚?
那不是扯淡吗?
“自己造的步枪?”
赵刚虽心理早有准备,但当高博加以肯定时,仍然感到一种无法承受的巨大冲击。
他走上前仔细端详这支步枪。
虽然枪身还保留着手工打磨的痕迹,许多部件比较粗糙。
但是整体结构完整,枪机、扳机、保险一应俱全,浑身透出一股简洁干练的气质。
丁伟直接地从工作台上拿起无名氏,入手第一感觉就是轻,比汉阳造轻了许多。
他忍不住地掂量了几下,
又比划了以下长度,
满意地点点头:“恩,长短合适,拿起来舒适。”
然后他拉动枪机,
“咔嚓”,
枪机顺畅地后拉、前推,闭锁到位,比汉阳造那种涩滞的枪机动作流畅多了。
“好!就冲这枪机,就是好东西!”
丁伟是个玩枪的老行家,立刻品出了滋味。
他又检查了枪口、瞄具(虽然是最简单的机械瞄具),越看眼睛越亮。
“高博,这把枪有何说法?”
高博深吸一口气,开始介绍设计思路:
设计初衷是根据我军运动战、山地战多等特点。
枪管比标准步枪短,总重量小,重心后移,便于迅速出枪、瞄准和携带,特别适合近战和骑兵使用。
改进枪机结构,使操作更加流畅,预留了桥夹导槽,将来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实现快速装填。”
高博一边说,
丁伟和赵刚一边对照着步枪实物仔细查看,不时点头。
周围的众人也听得入神,虽然很多技术细节听不懂。
但是“更短”、“更轻”、“更快”的优点,这些都是经过实战的战士们最想要的东西,他们是实实在在能感受得到的。
光说不练假把式!
丁伟一挥手:走,去村外打谷场,是骡子是马,拉出去遛遛,让我试试这“无名氏”
团长要亲自试枪的消息,瞬间就燃爆了全场。
众人兴奋地跟着丁伟、赵刚和高博三人,向村外打谷场走去。
这时,许多正在休息或者训练的战士也闻讯赶来,
打谷场很快便被围得水泄不通,
所有人都翘首以待,想亲眼看看这支“新一团自产”的步枪到底有多大能耐。
丁伟让人在一百五十米外竖起半身胸靶。
然后据枪瞄准。
整个打谷场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寒冷的风声呼呼刮过。
“砰!”
枪声再次响起,
感受到比汉阳造柔和一些后坐力,
丁伟稍作调整,
又开始瞄准。
“砰!砰!砰!砰!”
连开四枪
节奏稳定有力。
报靶员快步过去检查,
高声报告:“报告团长,五发三中!散布……有点大,但都在靶框内!”
人群中立刻爆出欢呼。
一百五十米的距离用这种手工打造的“原型枪”,
首发试射能取得五发三中的成绩已经远超许多人的预期。
丁伟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但他还显然没有满足,又让人把靶子移到一百米远的地方。
再次射击,
这一轮枪声更加连贯。
报靶员报告:“报告团长,五发四中!有一发接近靶心!”
“漂亮!”
“厉害!”
掌声、欢呼声更加热烈了,
距离拉近后,精度明显提高!
这也简介验证了,这把步枪设计的初衷,那就是近战突袭。
这一刻,赵刚也按捺不住了:“团长,请让我一试。”
“好!”丁伟把枪递给了赵刚。
赵刚双手接过无名氏,装入五发子弹。
抬枪,瞄准!
赵刚的射击姿势更加学院派,射准一丝不苟。
砰砰砰砰砰
五声枪响之后,
报靶员的声音充满了欣喜:“政委,五发全中!三发把心”
“全中了!”
“政委好枪法!”
“这枪真准啊!”
全场气氛达到一个小高潮!
赵刚试射结果有力地证明这支“无名氏”的,在有效射程内具备良好的精度!
丁伟接过步枪,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对赵刚说:“老赵,你看出来没?这枪好处很多!第一、短小轻便、机动性强!第二、枪机顺滑、操作快!第三、后坐力小、容易控制!
虽然现在看着粗糙、精度还差一些,可能不如鬼子三八大盖打得更远,
但是就凭这几点,在我们擅长的近战、突袭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要比汉阳造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啊。
赵刚重重点头,脸上因为兴奋而泛红:“团长说得对,这不仅仅是一支新枪的问题,它证明我们八路军有能力依靠自己的智慧,克服困难,制造出适合我们自身战术特点的武器。
这是打破敌人技术封锁的第一步,意义非常大啊,
高博、王根生、李铁柱三位同志立了大功,我代表新一团全体官兵向你们致谢!”
说完后,抬起手,就对着高博三人敬了个军礼!
丁伟也不落后,几乎在赵刚抬手的瞬间,也跟一个军礼。
众官兵一看,两首长都敬礼了,哪还敢怠慢!
唰的一下,
无数手臂抬起,冲着高博三人致敬!
高博三人,哪里见过这个阵仗。
受宠若惊地立正,还礼!
王根生和李铁柱更是不济,回礼的手都控制不住地颤斗!
场面一度严肃异常!
还是赵刚带头笑着放下了手臂,众人跟着微笑。
严肃的场面才再度恢复正常。
丁伟环视着周围激动的人群,看着那些期盼自豪的脸庞,胸中顿时豪情万丈。
只见他猛地一挥手臂,用他那特有的能点燃全团士气的大嗓门宣布:
“全体都有!听我命令!”
瞬间所有的目光都被吸引到丁伟身上。
从今天起,高博同志领导的技术组,升格为新一团直属‘兵工所’。
高博同志任所长,王根生、李铁柱同志任技术组长,享受排级待遇
兵工所,是新一团未来装备的心脏,全团上下必须全力支持!
“要人!各连、各排,把你们手底下有手艺的、机灵的、肯学的兵都报上来!
铁匠、木匠、甚至在家修过独轮车的,只要有用,优先补充到兵工所!”
后勤处、各营连,所有收集到的金属材料,比如铁轨、弹壳、废铜烂铁,优先供应兵工所。谁私藏、挪用,严肃处理!
要地方!
牲口棚用不了了!
村里最好的几间空房马上腾出来,划给兵工所!
地方不够了?
就给老子扩建!乡亲们那里,我去做工作
要设备!
虽然我们穷,但只要是兵工所需要的,全团想办法去搞,去缴获!老子不信,我们这么多人,还支撑不起一个兵工所。
丁伟的目光最终落到了高博身上,声音斩钉截铁地说:“高博!你小子就给老子放开手脚大胆干!你的任务就是尽快把这‘无名氏’给老子完善了,把生产工艺摸熟了!老子不要你一下子造出一支团来,但你要给老子带出一支懂技术的队伍,摸索出一条咱们自己的造枪路子来!有信心吗?
有!团长!政委!保证完成任务!
高博声音洪亮、带着一种斗志昂扬。
“有!”
王根生和李铁柱大声吼叫着,胸膛里所有的激情都随着吼叫被释放出来。
周围干部战士不由得也跟着呐喊,声音震天动地。
就在呐喊声落下的间隙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
一道异样声音出现!
“吆,这么多人呢,咋的,是在欢迎俺老李吗?”
“俺老李回来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