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成功绑定系统,新手礼包已发放,请宿主及时领取!】
冰冷的电辅音在脑海中响起。
陈全压下心头的激动,用意念领取礼包:
【电视机维修与养护】、【收音机维修与养护】、【洗衣机维修与养护】……
【技能已升级!】
脑子嗡的一下。
感觉被塞进来很多东西,又象是被某种力量强行拓宽。
大脑短路了一会,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弥漫开来,随即陈全脸上露出喜色。
各种家电的维修知识就象被烙印在脑子里,不是那种书本上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化为了无数次的亲手实践后沉淀下来的肌肉记忆和本能反应,仿佛他已经在这个行业深耕了很多年,对各种疑难杂症了然于胸。
从家电拆装到线路检修,从配件更换到整件保养……
完完全全的经验,成套的知识,就这么写进了他的记忆里。
如果和以原主为参照物对比,原主在这个行业就是个新兵蛋子,现在的陈全,单从知识储备和技术层面来讲,已经堪称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了。
陈全在前世也会自己动手修理家里坏了的小家电,但那是基于哪里坏了换哪里的模块化思维。
现在,系统给了他多种选择。
比如前世所有维修师傅都知道主板坏了换主板,但现在凭着系统的加持,能精确的检测到主板上的某一个微小坏点,从而进行点对点修复。
不过,这种精细活实施起来麻烦了一点,费时费力,钱还不多。
从赚钱效率的角度看,陈全骨子里还是更倾向于前世那种整体配件更换的模式,快捷,省事,利润也更高。
说到钱,现实的问题便扑面而来。
店是有了。
坏消息是,生意惨淡。
外面已经见黑了,整个下午没有一个人上门,这生意给做的,真是凉到了脚后跟。
当然,现在的家电金贵,普通家庭想买都不一定有门路,用坏了也是送去那些开店时间长,口碑好的店里修。
他这个刚开了2个月的新店,加之原主那半吊子水平攒下的恶名,在整个嘉定县可以说是毫无竞争力。
别说口碑了,要是县里有个维修店黑榜,他这个‘陈三家电维修’绝对榜上有名,而且名列前茅。
原主两个月能挣到200多块钱,纯粹是靠低价吸引了一些图便宜的客户,有部分人咬牙买的家电,用坏了想修也只能货比三家,捡便宜的来,恰恰原主就是那个便宜货。
县里的另外两家家电维修店,生意那是一个红红火火。
尤其是那家‘杨东家电维修’的老板,更是在7月份就已经是县里挂名的万元户了,人家以前是国营厂里的技术骨干,技术那叫一个过硬,名声在外。
陈全知道,接下来有得折腾了。
第一步,必须把店里这稀烂的口碑一点点扭转过来,这是一个需要时间谋划的细致活,急不得,所谓老店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好在,陈全在系统的加持下有了技术,又有超出时代的营销理念。
也不是完全没有捷径。
挣点小钱,捡捡别人牙缝里漏下来的,应该不难,至于以重生者的半个先知视角来改变世界格局那是扯淡了,这个星球上不缺聪明人。
可以说,现在是万事俱备了。
如果操作得当,过年前把欠的800多块钱先还上应该不成问题。
他正盘算着,不知不觉天已黑透了。
一道清亮的女声在店门口响起:
“三哥,三哥,怎么还在店里忙啊?”
接着是一道靓丽的身影走进店里。
陈全抬头,看着眼前的少女,鹅蛋脸,眼睛亮晶晶的,明媚皓齿,扎着两个麻花小辫。
小花袄、喇叭裤,穿得清清爽爽。
这是谁来着?
哦,是我四妹。
陈瑶,在县一中,今年读高三,成绩嘛,不太理想,考大学指定有点悬。
见陈全有些走神,陈瑶几步凑上前,亲昵地抱住他的骼膊晃了晃,“妈说都7点了你还没回家,她不放心,让我过来看看。”
陈瑶说话甜甜的,笑起来有两个梨涡,很可爱。
“店里有点事耽搁了,这就回。”陈全努力让自己的语气显得自然些。
尽管知道原主和这个妹妹关系最亲近,但刚重生而来,还没有完全代入角色,一种无形的疏离感还是难以避免。
硬演的话,反而有些别扭。
“快走快走!”陈瑶一听,立刻眉开眼笑,挽着他的骼膊就往外拽,“中午大嫂的娘家人送来了一块猪肉哦!我过来的时候,妈正在锅里做红烧肉呢,香死个人啦!”
锁好店门,陈瑶一路上叽叽喳喳说个没完,从东家长说到西家短,又从同学趣事说到老师糗事
陈全脑子都要被她吵晕了。
这四妹,精力有点过于旺盛了。
刚踏进家门,果然闻到一股浓郁的肉香味,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年头没人喂饲料,猪肉的味道格外醇厚香浓
“没骗你吧,”陈瑶蹦蹦跳跳的象个小精灵,“三哥你先歇歇,我给你打水洗洗手。”
“哟,少爷回来了,还带着使唤丫头呢。”一个略带尖酸的声音从西屋门口传来,大嫂探出半个身子,倚着门框。
陈全皱了皱眉,这人又是叫啥来着?
在脑海里搜索了半天,原主的记忆渐渐明晰,心头霍地明朗起来。
老陈家一家有三个儿子一个闺女。
老大陈志强,是县中学的数学老师,戴副眼镜,看着斯斯文文,大嫂孙芸芸,是县纺织厂的女工。
老二陈正在机械厂上班,身体壮得跟牛一样,兄弟几个属他工资最高,一个月有62块,二嫂周晓英在街道办工作。
现在一大家子人都挤在这个老院子里。
老爸陈建和老妈许韵住在主屋,大哥大嫂在西屋,二哥二嫂在东屋。
自从二哥也结婚后,原主就和四妹陈瑶挤在进门处的门房里。
这也是大嫂和二嫂一直闹分家的原因。
实在是太挤了。
“大嫂,你别天天阴阳三哥!他不就借了点大哥的钱吗?又不是不还!”陈瑶端水出来,替陈全打抱不平。
“哟,你口气倒不小!”孙芸芸被小姑子怼了,声音立刻拔高了几分,“那可是四百块!你现在吃的穿的还靠着家里供呢,有什么资格在这儿充大人说话?”
她一心想分家单过,原本老二没结婚前,家里还没那么挤,现在人一多,鸡毛蒜皮的烦心事儿就没断过。
老妈许韵从厨房里探出头,脸色不悦地吼了一嗓子,“老大媳妇!你少说两句,老三才开店两个月,要还也没那么快!”
孙芸芸被婆婆一吼,气势顿时矮了半截,小声嘟囔着:“妈,我也没催老三,可这不是没办法嘛,明年开春就想把房子建起来,钱差得太多……”
大嫂原本就存着气,说话声音不小,许韵愤怒之下那动静就更大了。
躲在屋里头的人全都听到了。
老大陈志强皱着眉从房间里走出来,先是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老三陈全,然后转向孙芸芸“芸芸,你少说两句,老三也不容易。”
“他不容易?他给周玉梨花钱的时候可太容易了!”孙芸芸原本被许韵怼得只敢小声抱怨,一听自己男人也不站自己这边,想到今天下班路上听到的闲话,那股无名火“噌”地又冒了上来,“大几百块钱就这么打了水漂,连个响儿都没听见!”
县城生活就是这样,家长里短的事传播速度极快。
陈全和周玉梨的话题这两个月就一直没断过。
想捂也捂不住。
“就是,”二嫂周晓英也掀开门帘走了出来,在一旁添油加醋,“明明有钱花在外头女人身上,也不想着还给自家人,开店的本钱可都是家里帮忙垫的。”
她也想分家,但她和老二结婚晚,积蓄不多,所以没那么急切,眼下主要在后面拱火。
老爸陈建循着声音也从主屋里走了出来,手里捧了本最新的《机械原理图解》,“都少说两句!一家人吵吵闹闹,象什么样子!”
老陈在机械厂是机修组的小领导,是全家收入最高的,平时是个老好人,但脾气上来时也没人敢惹他,在这个家里分量还是挺足的,他一发话,大嫂二嫂顿时就不吭声了。
紧接着,陈建把目光投向陈全,“那个周玉梨,是咋回事?”
陈全从陈瑶手里接过毛巾,擦了擦手,满脸不在乎的说道,“钱花了,事没办成,就这回事。”
“爸,您听听!老三这叫什么话。”大嫂孙芸芸被气得血压飙升,听听老三说的这轻快样,合著几百块钱在他眼里就不算钱了?
“大嫂,你这话我就不爱听了,大哥结婚前没往你身上花钱是吧?”陈瑶自然是站在她三哥这边的。
自从大哥和二哥结婚后心都向着自家媳妇,家里也就变得乱烘烘的,也就三哥陈全还带她玩,这些她都看在眼里。
陈全心里也蹿起一股邪火,他也想吵上两句来发泄两句情绪,明明钱是原主花的,踏马的现在全栽赃到他头上了。
前世他是独生子女,重生一次给他安排了这么多兄弟姐妹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情绪上,一下子真适应不了。
陈建瞪了一眼陈瑶,“好了,你也别挑事了。”然后他转过头看着陈全:
“你开那店,大哥二哥是垫了不少,话又说回来了,当时老大老二结婚,家里也没少花钱。”
“还有,店是开起来了,你那半吊子水平可别松懈,有不会的就回来问我,别到时候没经营起来平白让人瞧了笑话。”
“老三,你多上点心,把生意做起来,也不至于让人家用话堵你。”
平时怎么吵,都不会搬到台面上,今天大儿媳妇和二儿媳妇都不背着他了。
陈建说话时也有点阴阳怪气,意有所指。
他这番话说出来,虽然看起来是敲打陈全,但也在点老大老二。
追读很重要啊,大家别忘记每天读一下,幼小苗子拜托大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