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一天的时间在搬桌子搬书的过程中很快就过去了。
晚上留着住校生在座位上粘贴号码牌,便等着第二天的期中考试开始了。
虽说全年级的考试,但高一的考试和高二高三是分开的。
因为高一需要考9门。
三天,9门科目的考试,时间的安排上还是挺紧凑的。
第一天早上语文一门,下午1点半到3点考物理,3点半到5点考历史。
第二天上午8点到9点半考化学,10点到11点半考地理,下午数学。
第三天上午8点到9点半考政治,10点到11点半考生物,下午英语。
突出的就是一个劳逸结合。
周三清晨,荆塔中学的空气里弥漫着紧张与期待的凝滞感。
高一教程楼里,课桌被调整为特地的摆法,原有能够堆成小山的书本被清空。
周逸坐在考场中,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第一场,语文。
试卷发下,油墨味淡淡散开。
周逸自习的检查了一番整个语文试卷,嘴角不自觉的向上弯了弯。
语文通识的能力已经在这些日子的消化下,融入他的思维深处。
那些曾经的难题对于他来讲,现在已经算不得什么。
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
文言文翻译信手拈来,阅读理解题,他能轻易抓住出题者的论证逻辑,答题点清淅明确。
翻到试卷最后,作文题目跃入眼帘。
这是一个典型的议论文题目。
作文应当是周逸这些日子中练的最少的,也是周逸平时考试最难崩的地方,但对于此刻的他来讲,明显更加轻松了很多。
在唰唰的做题声中,物理试卷发下,力学综合题占据了压轴位置。
那些曾经让他晕头转向的斜面、滑轮、弹簧组合,此刻在脑海中自动被拆解成清淅的受力分析图。
虽然周逸的物理依旧不咋地,但好歹知道该怎么做了。
即便结果可能会错,但步骤分还是能赚到的。
历史考试看似与数学无关,但那份提升的逻辑推演能力同样在发挥作用。
散乱的历史事件置于一个清淅的逻辑框架下思考,答题时观点阐述更具条理性和说服力,不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堆砌。
第二天上午的化学和地理,也延续了这种势头。
化学计算题中复杂的反应关系,在数学思维的梳理下变得有序。
地理中的空间定位、气候成因分析,也因逻辑推演能力的提升而显得不那么抽象。
虽然做不到像语文那样游刃有馀,也并非每题都能完美解答,但周逸明显感觉到自己不再是那个只能靠死记硬背和运气蒙题的学生。
他在解题,在思考,在运用一种名为“理解”的能力。
每一次思路的贯通,都带来一种令人上瘾的成就感。
然而,这顺风顺水的局面,在第二天下午的数学考试后,蒙上了一层阴影。
数学试卷的难度不小,尤其是最后两道大题,颇有尖子班午练题的风格和难度。
开头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他做得相当顺利,基础题和中档题几乎没遇到太大阻碍。
解答题的前几道,步骤清淅,答案准确。
但当目光触及最后那道立体几何与函数结合的压轴题时,真正的考验来了。
毕竟周逸得到数学思维能力的时间算不上太长,就算有赵辰宇那拿来的午练题加快消化的进度,也不可能在三天的时间内消化完。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题做的还不够。
这丝不甘,在第三天上午的政治和生物考试中暂时被压下。
但是当英语试卷发到手中,周逸的心脏不受控制地重跳了几下。
他仿佛感觉自己瞬间回到了那个被完形填空折磨到深夜的周六晚上。
熟悉的窒息感再次包裹了他。
选项中的单词似曾相识,却又捉摸不定。
上下文提供的线索在他眼中变得晦涩难懂。
而这一次,周逸手上没有了英语词典可以翻阅。
写作部分更是仓促。
构思好的句子在落笔时变得磕磕绊绊,语法错误频出,词汇贫乏得让他自己都皱眉。
当收卷铃声响起,周逸看着那大多数都没有把握的选项,以及字迹潦草、内容空洞的作文,一股巨大的失落感重重砸在心头。
走出考场,初夏傍晚的风带着暖意,却吹不散周逸眉宇间的阴霾。
语文考场上的意气风发,数理化生考场上逻辑推演的顺畅感,此刻都被英语带来的沉重挫败感复盖了。
然而很快,周逸便甩了甩脑袋,将那份失落和沮丧从心头彻底甩出去。
“不就是英语吗……”
他在心底低吼了一声:“2000积分!老子再赚2000积分换英语通感,势必要拿下你!再不济再赚个2000分换个过目不忘,我就不信了,24小时我还翻不完一本英语词典了?”
这股强烈的决心,将那层笼罩的阴霾硬生生撕开了一道口子。
就在念头坚定升腾而起的瞬间——
嗡!
金色面板在视界中央铺展开来。
【帝师自省,志存高远!】
【帝师周逸,痛定思痛,察自身之短,立精进之志,其心可嘉,其志可勉!为其反思之深、向学之切,特发此励:】
【奖励:勤学不辍(初级)!】
【勤学不辍(初级):小幅降低学习过程中的精神疲劳感,提升意志力轫性。学习时不易分心,且能更高效地维持学习状态。】
周逸的呼吸猛地一滞,眼睛死死地钉在【勤学不辍(初级)】的字样上。
他几乎以为自己看错了!
积分呢?任务要求呢?
这……这特么是直接奖励了一个能力?!
一个至少价值2000积分的能力!就这么……白送了?!
“卧……槽?”
统子哥,我承认之前对你说话太大声了,刚刚外面人多……
巨大的馅饼精准砸在头顶,周逸嘴角咧开。
“嘿嘿…嘿嘿嘿……”
几声压抑不住的傻乐从喉咙里漏出来。
他赶紧捂住嘴,但眼角眉梢的笑意却是藏也藏不住。
脚步轻快地穿过走廊,周逸来到熟悉的楼层,拐个弯就走进了教室。
在6班学生的注视下,周逸面无表情的从后门走到了前门,然后拐进了7班的后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