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小学几个老师,除了一个二年级班主任,其他也都是民办。
其实各个村子的所谓小学,也就是镇上小学的分店。
拢住适龄儿童,省得有些人家孩子,直接辍学不上的。
陈三石原本是在镇上小学教书,有很大希望可以转正的。
不过当时的他,面临的局面就是两难。
兰花迟迟怀不上,越急越是没有。
而小学里的转正名额,他要是拿了,那就算吃公家饭的,按照目前的政策,也就只能生一个。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陈三石错过了最好的机会。
后来,第一批中专师范委培生开始到学校教书了。
转正的机会更加缈茫,所以在陈大路的嘀咕下,陈三石索性辞职,想着安心的生个儿子。
后来又有了陈大路肠梗,兰花去沪上的事情····
人生一事不顺,事事不顺。
所以说祸不单行,就是如此。
陈三石到了自己小菜地。
瓜果蔬菜,每样都是种了点。
所以说这个年头的农村,基本上就是自给自足,没有什么大的开销。
逢年过节割点肉,买点板油熬上点油渣,能让孩子们惦记半年。
有些调皮孩子,馋肉馋到连麻雀,田地里的老鼠都不肯放过。
陈三石扫视着自家的小菜园,想着有什么可以变现的东西。
象是这个季节的菜地里,各种瓜类肯定是有。
冬瓜南瓜菜瓜丝瓜,这些东西都是主力蔬菜,但在城里估计家家户户也是不少。
毕竟房前屋后,洒几颗种子,搭上竹架子,不占地,却是能收好几茬。
茄子跟辣椒,陈三石家原来又没种多少。
辣椒就是调味用的,没想着挣钱,再加之小丫头不爱吃辣,也就种了半陇地的样子。
大白菜才洒下种子,上海青倒是不少。
这菜除了平时吃,还有到入冬时腌咸菜用。
陈三石盯上的也只能是上海青了。
陈三石脱下黄球鞋,挽起裤管,走进了自家菜地。
弯腰捡着叶子粗壮的小青菜,掐根一拔,水嫩水嫩的。
等到卖完菜,要去姐姐家一趟,借几个钱,买一些塑料薄膜,想着扣几个大棚出来。
种点反季节蔬菜,那过年前,还能挣上一笔。
对这些事情,陈三石根本没想的多深远。
他也没想着靠大棚种菜发财。
在他来说,那些活,技术含量太低了。
而且真要种菜,那就得去沪上那种大城市郊区,租地种菜才是真能挣钱的事情。
在s城这种小城边上,想着靠种菜发财,那也是做梦。
做不长远,大多是头一年种生姜挣钱了,第二年,整个县城所有乡村,都会种上生姜。
然后就是大家都没销路,亏得内裤都没了。
其他也是。
象是扣个大棚啥的,想做的多好,多高科技,跟鲁地那边形成产业化,很难。
但要说种点菜出来,真就是看一眼就会的东西。
农民不懂高科技,但大家都有眼睛跟嘴巴,会开口问,会打听。
别的不说,今天要是陈三石挣钱割肉了,明天全村人都会想着把自家小青菜割了去城里卖钱。
这上面,陈三石要是抠抠搜搜,想着隐瞒,那就等于得罪了全村人。
所以,这个年头,想要挣钱,还是得做生意。
陈三石边摘菜,边思索着以后的日子。
上辈子,他是卖菜。
而这辈子,他想着做点批发生意。
沪上那边几个蔬菜集散中心,还有各个菜市场,他都熟。
现在集散中心不是个好去处,各种菜霸横行,生客过去,那就是被压价的命运。
说不定,一车货拉过去,连车费都挣不出来。
但陈三石最大的金手指也就在于此,他认识各个菜市场,后来做大做强的那些老板。
只要事情做的隐蔽些,挣上两笔快钱,还是没问题的。
从鲁地拉一车菜过去,没有翻倍的利润,这年头都犯不着去做。
至于激活资金,这的确是个问题,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镇上的储蓄所,这几年因为农村根本没有投资,所以各种放贷任务,都是完成的相当艰难。
当然,要是运气好,碰上那种无息助农贷款,那就更好了。
普通农民肯定没那个胆。
但现在的陈三石肯定有。
他只怕没抵押借不了多少,这上面要想想办法。
不一会功夫,那些上海青就被陈三石掐出了一个小堆。
眼瞅着也有几十斤了。
陈三石这才罢手。
他把青菜都拎到了池塘边上,先是把菜叶上带着虫洞黄叶的部分掐掉了,一点也没可惜。
既然想着要去卖菜,那就得让菜有个卖相。
在目前没有高科技保鲜的年头,陈三石只能利用土办法,让自家的菜,比菜市场或者地摊上的菜更加新鲜一点。
一点一点来,这是个细致活,陈三石相当有耐心。
等到菜择的差不多了,根对根,叶对叶的放好了,然后抱了一捆,放在了竹篮子里,在水里上下轻晃了几下。
水流在陈三石的晃动下,清洗着菜叶上残存的污垢。
而那些菜叶,在水流当中,看着就是青翠欲滴的模样。
这叫过水,而不是浸泡。
也就是把上面一些泥土给洗掉,让菜看上去水灵灵的,色泽就透着一股新鲜劲。
过水之后,还得把菜轻轻的甩几下,这叫醒菜。
要是菜多了,还得把菜找阴凉地摊开,自然风干。
那样一套流程做下来,有些发蔫的菜叶,也会舒展开来,看的更新鲜一些。
当然,那样的菜,容易坏,保存不了太长的时间。
基本上,一隔夜,那菜心处就软踏踏的,没有脆性了。
但陈三石这点菜不多,所以他也就省略了这个风干的节奏了。
等到陈三石把菜用稻草一捆捆的捆扎好,并排排的堆在一起,每捆大概一斤多点的样子。
看上去就是水灵灵的,相当新鲜,干净。
这算是小试牛刀。
大概是捆了四十多把的样子,五十斤只多不少。
陈三石站起身,锤了锤自己的老腰,满心都是欢喜。
这个年头,县城卖菜的,基本上都是一摊一摊的堆在地上,哪有他这个卖相。
所以陈三石很自信,今天应该能给他闺女换上两斤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