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能察觉到张叔对自己的奢侈举动很是困扰,但馀景却也没有再多做解释。
张叔见自己无法改变馀景的决定,略一思索后道:“可矮山是咱们周围四个村子的公产,到了秋冬季节时,每年大家都要上山捡柴,难免会……”
虽然张叔没有把话全都说出来,但馀景却也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显然是担心其他村子的村民可能会把长出来的人参挖走,或者眼红搞破坏。
馀景闻言却也只是一笑。
人参并不是那么容易种植的。
如果不是他的空间在种植、养殖两个方面大有奇妙。
那么人参种子在自然条件下发芽的几率,可以说是百不存一。
所以就他这点儿人参种子,最后能不能长出人参来。
馀景几乎不抱什么期望。
何况就算真的能够顺利发芽,那也是两、三年后的事情。
近期内基本不用太多理会。
不过直接置之不理未免不妥。
所以略一考虑之后,馀景有了个说辞:“那就把其他几个村子也拉拢进来,让他们随着咱们一样种植药草。”
张叔听到馀景这么说,神色间有些尤豫。
因为其他村子也和柳树村一样种植药草的话,大概会影响药材的价格吧?
“张叔,回头有机会我请镇上的一个货栈,带你去一趟毫云城的药会,去了解一下药会上药材买卖的事情。”馀景看出了张叔的顾虑,不由轻笑一声道。
张叔闻言连忙点头,不再多说什么。
小景现在是武馆的帮教,眼界早就不是他所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他只要听小景的安排就好。
婉拒了张叔的帮忙,馀景用张叔家的两个筐子,把驴车上的一百多斤取自修士大战之处的泥土装好。
然后用扁担挑起后,前往矮山。
其实如果想要省力一些,赶着驴车过去自然也是可以的。
但等到馀景上了矮山,驴车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未必不会丢。
而馀景租驴车也是交了押金的,车丢了押金自然也就退不了。
所以把驴车留在张叔这里,才算是比较安全。
何况就一百多斤的东西,对于现在的馀景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再说了矮山距离柳树村也就两里地。
走几步就到了。
很快,馀景挑着一百多斤的泥土来到矮山。
额头上甚至连汗都没出。
所以馀景也没有歇息。
直接挑着泥土上山了。
而矮山上,正好有几个少年、孩子在寻野果吃。
看到馀景后,有两个孩子带着小伙伴们过来。
“小景哥。”这两个孩子一个叫馀家,一个叫馀路,和馀景有些亲戚,不过关系到底有些远了,且没有住在一个村子。
馀景则点了点头,打量着这几个少年、孩子。
他们有的七八岁,最大不过十一、十二。
因为年纪再大就得为家里忙碌出力了。
何况就算是这个年纪,也要做些割猪草等轻松的家务。
所以想了想后,馀景从怀里掏出了一把铜钱。
每人分了两枚。
“去玩吧。”馀景道。
“谢谢小景哥。”少年和孩子们懂事的道谢。
馀景之所以这么大方,给这些孩子们一些铜钱,除了给的不多之外,也是他知道这些孩子过得都挺苦兮兮的。
别说前世时各种各样的零食玩具,就算是吃顿肉都不容易。
所以这两枚铜钱给他们,等到有货郎来时买点儿饴糖甜甜嘴。
也算是他给这些孩子带来一些快乐。
不过孩子们却并没有离开。
而是跟着馀景。
“小景哥,你担这些土干啥啊?”馀路不由问道。
“恩,我有用。”馀景道。
馀路闻言倒是没有再问。
不过这些小屁孩跟着,馀景一时倒是有些不方便,难以做些什么。
但既然他们愿意跟,那就跟着好了。
矮山不高,一会儿馀景就挑着泥土来到矮山的山顶。
山顶这里光秃秃的。
馀景举目四顾。
东边的柳树村,北边的洼村,西边的西明村,以及南边的固石村都能看到。
四个小村将矮山包围在中间。
而几个村子过去因为在矮山捡柴的事情,不少次冲突。
后来在五六玄宗一位修士的调停下,矮山才成为了四个小村的公产。
并且定下了只能捡取枯枝,以及砍伐枯树的规矩。
不然就这高不过二十、三十丈的矮山,又能有多少树木够烧的?
而来到矮山山顶后,馀景抓起一把土,用力丢了出去。
但泥土松散,丢出去后直接就散了。
这种奇怪的举动,也看的几个小孩子不禁满脸疑惑。
小景哥这是要做什么?
馀景老脸一红,他确实有些欠考虑了。
所以最终馀景也只能挑着泥土,让馀路他们帮忙撒土。
而有小孩子们的帮忙,把这些在修士战斗过的地方取的土,四处撒掉的速度倒是挺快。
不过就在撒土的时候,天空却突然暗了下来。
转眼落下豆大的雨点。
馀景见状不由暗呼倒楣。
天气怎么变得这么快。
“小景哥,走,我知道那边有个洞能躲雨。”馀路道。
馀景闻言一愣,前身以前也经常在这矮山上玩耍,却不知道这矮山上竟然有个洞。
且听馀路说,似乎还能容纳他们一行人躲雨。
显然还不小。
不过看着逐渐绸密的雨水。
馀景跟着馀路他们,前往他们所说的洞。
很快,馀景随着馀路他们来到了矮山的西南方位。
也看到了馀路所说的洞。
而这个洞在馀景的印象中是没有的。
所以这个洞大概率是新近刚刚出现的。
不等馀景继续思索,馀路他们就小跑进入洞里。
馀景考虑后则也走进洞中。
还别说,这个洞竟然不小。
馀景加之馀路他们都进入洞内都不拥挤。
不过大概的观察过这个洞之后,馀景眼睛一眯。
因为这个洞大概率是人工开凿出来的。
毕竟一般自然形成的洞穴,哪里会如眼前这个洞这么平整?
直进直出,高约六尺,宽约四尺,进深两丈馀。
“这个洞是谁发现的?”馀景向馀路问道。
“是我,前些天我到山里玩,看到这里多了个洞。”一旁有个孩子道。
馀景又问了几句,大概的确定这个洞出现的时间可能也就四、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