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临接过令牌,拱手称谢。
青芷见他收下令牌,又嘱咐了几句塔内规矩,便转身离去。
他目光从青芷离开身影,转向手中令牌,只见这令牌通体纯青,玉质温润,显然不是凡品。
而刚才青芷所言也证明了这个点,这枚赏令其实就是升级版的神念玉简。
而与寻常只能单次读取的神念玉简不同,这枚以寒潭青玉精心炼制的令牌内部信息,可反复读取而不损分毫,正是修仙界中被称为‘凝神玉珏’的高等货色。
“让我看看……会有什么好东西?”
陈临心思间,将玉令贴向额间。
下一刻,心神沉入,一篇详实的兑换名录便浮现在脑海中。
排列最前面的,就是大堆的一阶丹药名字。
“聚气丹、纳元丹,还有黄芽丹……”陈临眉头微蹙,他发现能兑换的一阶丹药,最多者就是提升修行用的丹药,其次就是些解毒破阶之类丹药,包括热门的破障丹也在其中。
但是……这些丹药,对于可以合成元丹的自己来说,却是毫无用处呀……
至于二阶丹药……不好意思,权限不够,根本看不了具体内容,陈临只能看个大概名字乱猜其作用。
他摇摇头,转念又去看目录下的药材类名单,这次他直接跳过一阶灵药……反正也不认识几种。
陈临的目光在兑换名录上缓缓扫过,当看到二阶灵药一栏时,不由微微一顿。
“凝神草,兑换价格:二百贡献点。”
这行字赫然列在二阶灵药的前三。
“居然要二百贡献点?”陈临心中微讶,不过随即释然。
他曾问过齐增文,凝神草这类能滋养神识的灵药向来稀缺,丹鼎阁内都少有库存,一经出现,往往立马就会被兑走。
“能不能换这个?”陈临心中尤豫,青芷既然设置了这个名录,说明她的权限也只在一阶之内,自己却是不太好提。
将念头压下,转又看起其他,再下来就是各种丹方类……
近百种的一阶丹药配方一扫而过,陈临将注意力集中到‘寒绛丹’的丹方上。
“寒绛丹丹方,取寒霜覆绛之意,为水属灵根专用修炼辅助丹药,兑换价格:五百贡献点。”看着此丹药的说明,陈临心中有些奇怪:
“水属灵根专用?莫非是跟我五行元丹类似功能的丹药,只是这丹方所需贡献如此之多?是这类丹药稀有的原因吗?”
带着疑惑,陈临再往后翻看,结果却没再发现除凝神草外,自己用的上的东西。
而令牌中的目录,最多只到两阶,三阶以上物品,不管材料还是丹药,一样也没出现。
很显然,三阶以上的存在,已属保密范畴,不对外展示存在。
陈临摇摇头,起身往外走去。
他发现自己对于修炼上的事情,还缺个系统性的概念……或许,典藏阁内的藏书,能对此有所补充说明。
……
这边,孙玉成一行人灰头土脸地出了句芒塔。
他们刚离开塔门范围,几个弟子就忍不住围了上来。
“孙师兄,这……这可如何是好?”一个弟子哭丧着脸:
“我们两组人凑了全部贡献点,才换到一枚破障丹,坊市里一枚破障丹要卖三百灵石啊!本来每人至少能分到一枚的……”
另一个弟子也抱怨道:
“我们组连一枚都没换到,只能换些药材,这回去怎么交代?”
众人越想越气,语气中的怨怼之意自然浮现。
若不是他坚持要全力杀虫,他们何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孙玉成心中暗骂这群人没用,面上却不动声色。
他深知此时绝不能认下这个责任,否则日后在丹鼎阁就别想抬起头了。
他心中一动,当即有了主意。
“哼,你们真以为这是意外?”孙玉成冷笑一声,压低声音道:
“你们想想,当时是谁站在青芷仙子身边?”
“我记得……好象是叫陈临?听说刚入的阁中。”边上一位弟子,不怎么确定的回道。
“这就对了。”哼一声,两眼眯起:
“他一个刚入门的丹徒,凭什么得到仙子如此青睐?”
众人闻言一怔,有人迟疑道:
“不会吧……齐师兄他们虽是王维章长老一派的,但青芷仙子毕竟是金丹门下,何至于为难我们这些炼气弟子?”
“怎么不会?”孙玉成见有人上钩,立刻添油加醋:
“齐增文那帮人与句芒塔交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指不定就是他们暗中勾结,故意坑害我们,你们想想,那陈临不就是齐增文带进来的?最后偏偏是他站在仙子身边献策……”
他说着说着,突然觉得自己猜得很有道理,语气也越发笃定起来:
“定是他们见我们杀虫效率太高,贡献快要超过他们,才想出这等阴招!说什么符录损耗由塔内承担,分明就是临时改规则针对我们。”
众弟子将信将疑,但看着手中寥寥无几的收获,再想到陈临确实最后时刻出现在青芷身边,心中的天平也不由倾斜了几分。
“孙师兄说得有理,定是他们搞的鬼。”
“没错,回去一定要禀明师长!”
“这事不能就这么算了……”
孙玉成见众人被他成功带偏了注意力,心中暗喜,表面上却义愤填膺:
“你们放心,我这就去找我叔父说明此事,丹鼎阁岂容他们如此欺压同门?定要讨个公道!”
众人纷纷应和,簇拥着孙玉成往丹鼎阁方向走去,一路上都在声讨齐增文等人的“卑劣行径”。
至于最初提出全力杀虫的孙玉成,反倒成了洞察阴谋、带领大家讨回公道的领袖。
只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这事最终很可能不了了之。
没有真凭实据,仅凭猜测就想撼动与句芒塔关系密切的王维章一系,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至少,他们找到了一个可以推卸失败责任的借口……
青木洞天,典藏阁内。
陈临来此专门往杂记散篇上找,不多时就寻到书架角落处一本兽皮封面的旧籍。
书脊上《丹霞散记》几字已有些模糊,显然年代久远。
他信手取下翻阅,这位自称丹霞散人的修士笔下,记载了不少修行界的秘闻轶事。
其中一页,正详细论述着筑基之要。
“原来如此。”陈临目光专注,心中恍然:
“如果想要提升筑基成功率,就不能只追求法力强大,同样肉身气血充盈,和神识凝练缺一不可……法力气血神识被称为筑基三要。”
杂记中提及,许多资源匮乏的修士,往往只求法力圆满,便依赖筑基丹强行冲击瓶颈。
此法虽非不可,却如无基之厦,成功率自然低下。
反观那些大宗弟子或有传承的散修,在服用筑基丹前,都会尽力打磨体魄、温养神识,或修习锻体功法,或服用灵药提升神识,如此方能极大提升筑基成功率。
“这筑基三要的说法……竟与一元宗所提的筑基理念隐隐相合。”陈临合上书卷,若有所思。
一元宗认为元婴前只需将法力、体魄、神识修至圆满,境界突破便无滞碍。
而这丹霞散人所处的时代显然晚于一元宗,虽未如上古道统那般极端强调三者并进,却也明确指出了三者对筑基的重要性。
看来,这条看似“笨拙”的道路,或许才是真正稳妥的通天大道。
只是如今天地环境变迁,资源远不如上古丰沛,修士们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以丹药强行突破为主流的捷径。
陈临此时,心中已有了计较。
既然知晓了方向,日后修行便不能只局限于法力提升。
陈临心念微动。
锻体元丹与养神元丹已能增益气血神识,若再辅以相应的炼体功法和神识凝练之术,这几者间相辅相成,效果应当更胜一筹。
只是,这相应的炼体与凝神秘术,该从何处着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