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宗时期
寂静,朝堂之上是死一般的寂静。
就算是再老实的老实人,也能看出来两位皇帝死于同一人有问题,更何况是作为皇帝的朱佑樘。
朱佑樘是仁厚,是好忽悠,可不代表朱佑樘是傻子。
“三位师傅,你们真是好手段啊,朕受教了。”
朱佑樘目光死死的盯着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他的三位好臣子,好老师,他今天算是领教了。
“臣臣惶恐。”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人有心解释,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一位太医医死两位皇帝,古今中外真是闻所未闻,他们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朱佑樘解释。
“哼!”
朱佑樘一甩衣袖,直接朝着后宫走去,这是朱佑樘第一次无视刘健、李东阳、谢迁,或许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明孝宗之死刘文泰显得更专业、更快速、仅仅六天时间就送走了朱佑樘,比起第一次明宪宗的十天,快了整整四天。】
【这治疗手段,医术水平,华佗、扁鹊看了直呼“og,大明有金坷垃神医,金坷垃刘文泰,大明从此有救了”】
【按理来说都治疗死两个皇帝,刘文泰就算是命再硬,也该下去陪朱见深父子了吧?】
【可是大明就是不按照常理出牌,刘文泰医术如此之高超,堪称为大明第一神医。】
【这种帝国战略级别的人才,决不能因其治死两个皇帝就让人弄死,这传出去岂不让天下人寒心?】
【之后,最最最魔幻的事情来了,刘文忠被判流放桂省,善终而死。】
“善终而死?”
天幕下,这四个小众文字让历朝历代的太医眼眶湿润了,还是大明好啊,治死两任皇帝还能善终。
天幕,求求你,给我们一次穿越的机会,我们要去大明,我们要为大明医学事业添砖加瓦。
唐懿宗时期,刚刚治死公主的太医,看着前来捉拿自己的禁军,泪水是擦也擦不干净。
“我xx太医,若来生还是作为一名医生,我愿投生在大明,做一个大明朝堂堂正正的太医。”
永乐年间
朱棣用怀疑的眼神看着胖胖,他现在怀疑是不是老大家的血脉出问题了?
怎么还出现这么傻白甜的皇帝,老大胖胖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生出来的后代这么傻白甜?
“老大啊,这太医院的制度你找人改改。”朱棣说完之后,斟酌半晌道,“另外,也给瞻基查一查,这几个子孙怎么看起来都被教傻了。”
朱棣就差没说我怀疑你胖胖种有问题,反正我老头子朱棣的种没问题,文有胖胖,武有金豆子,抽象有狂妄居士,这三个没有一个是傻白甜。
“儿臣遵旨。”
胖胖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他现在也有点怀疑,到底是哪一环出问题了,这皇家还能出这种傻白甜?
【意不意外,惊不惊喜,治死了两个皇帝善终而死,天下何人能出大明神医刘文泰之右!】
【这要是被大汉神医粟姬知道,那不得哭死。】
【你刘文泰真治死了两个皇帝,我粟姬可是用“话疗”救活了一个皇帝,却被打入冷宫,这还有没有人来管管啊?】
汉景帝年间
冷宫之中的粟姬眼神中带着哀伤,就是自己的愚蠢害惨了长子刘荣。
本来现在是皇太后,却被自己这场破嘴硬生生的毁掉了,如今有刘彻小儿在,他可怜的长子刘荣就更没机会了。
“她后悔啊,真的后悔,若是上天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她绝对不会给老狗话疗了。”
另一边,刘彻他妈王美人小心翼翼的看着刘启,刘启虽然扶持刘彻上位了,但是并没有对粟姬痛下杀手。
王美人一点都不担心她儿子的位置,她现在有点不确定刘启是怎么对她的。
粟姬一日不死,她就睡得不安稳,谁也不知道天子对粟姬到底什么态度。
按理说依照刘启的性格,与过往睚眦必报的性格,粟姬说出那句老狗的时候,时候就会应该接到三尺白绫。
但现在粟姬还好好的在后宫之中活着,这让王美人有点拿捏不定刘启啥态度。
刘启将王美人所有的动作尽收眼底,他知道这个女人想要什么,想干什么。
但刘启一点也不在意,唯有这种有野心的女人,才能为彻儿在自己死后保驾护航,才能当好彻儿的磨刀石。
想了想,刘启决定还是给王美人一个定心丸,淡淡开口道:
“朕死的时候,会带着粟姬一起走。”
王美人闻言内心一喜,陛下这是给自己一个承诺,绝不会让粟姬影响到大汉的未来。
但随机内心又是一阵酸涩,粟姬这个女人看来在陛下心目中分量很重,到死也要带着粟姬一起走。
这个贱女人真是好运气,能分到陛下的“爱”。
【不过朱佑樘比起他儿子来说幸运的多,他起码还有医生给诊治,他的好大儿正德病了,却连个换医生的权利都没有。】
【最后在一句“不许”之下,硬生生的魂断正德十六年,甚至连一个后代都没有留下来。】
追评:“最重要她母亲也支持文官集团,他从没想到他母亲也要他死。”
追评:“从嘉靖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就能看出朱厚照的死很蹊跷。太聪明了,又年轻,短短几年就把军权拿回来,文官集团根本压制不了他。”
追评:“朱厚照落水后一路基本上都是骑马回北京的,一路上也没发病,到了北京后祭天,突然当众吐血倒地,然后就再没爬起来过,明史里记载痛得夜不能寐。”
刚刚回到后宫之中的朱佑樘是手脚发凉,他真的真的没想到,这帮人这么狠。
他也就算了,毕竟他死了还有他的厚照在,可是怎么连他的厚照也惨遭毒手,连个孩子都没留下来。
这一刻老实人朱佑樘是真的怒了,他可以接受自己受到伤害,但是决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还是比自己更痛的伤害。
“来人,皇后管教家人不严,命令其在无诏不得出宫,违令者斩!”
随着朱佑樘的命令,迅速有人去封锁皇后的寝宫。
原本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朱佑樘在看到母亲也支持文官集团那一刻,他就已经变了,他现在是一个保护儿子的父亲。
“让锦衣卫去查抄两位国舅府上,理由就是调戏宫女,冒犯皇家威严。”
锦衣卫领班太监急匆匆的领命而出,他的脸上带着兴奋,他们厂卫的春天要来了,皇上这是要重用他们啊。
“另外,派去去保护太子,全方位无死角的保护,决不能让太子无辜生病,懂吗?”
“奴才遵命。”
随着朱佑樘的一道道命令下,整个京城都动了起来,所有人都知道天要变了。
他们那个好好皇帝再也回不来了,他们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疯狂护犊子的皇帝,一个愿意为了孩子,无所不用其极的孩子。
就是不知道这一次的大明神医还会不会有这么好的运气?
【后来朱佑樘的大侄儿道爷就学聪明了,上位之后大肆提拔自己亲信太医。】
【再后来亲信太医许绅也确实救了道爷,但没多久自己就地府唱凉凉。】
追评:“冷知识,嘉靖修的不光是炼丹术,他还自学医术,明朝的国傕记载,嘉靖常住的玉虚宫中有大量的医书。”
追评:“陆炳也死的不明不白,那可是他从小的把兄弟,锦衣卫一把手。”
【要不说大明自有国情在,大明的太医院那真是龙潭虎穴,真龙天子来了你也得盘着。】
【不然就上称试试三两三,看看我们大明皇家医学院到底能不能拿捏你!】
嘉靖年间
万寿帝君写青词的笔停了下来,他又听到奶兄弟陆柄的消息,已经很久没人敢在自己面前提起陆柄了。
他那个异父异母的亲兄弟死的不明不白,他朱厚熜心里难道不愤怒吗?
他恨不得杀掉那些人,让他们统统都下去陪奶兄弟,可是理智告诉他不行,杀了这些文人,天下就会乱了。
“陆柄啊,别怪朕,朕身在局中也身不由己。”
正德年间
朱厚照笑容玩味的看着天幕,他是越来越喜欢他的那个堂弟了。
自己没有斗得过的文臣,自己的堂弟是跟其斗的旗鼓相当,甚至还能有胜出。
“来人,去把我的好堂弟一家接到京城来,这么优秀的人才去当藩王可惜了。”
“皇爷,兴王世子可是未来的”谷大用有些迟疑的说道。
“正是因为他是未来的嘉靖,所以才更要来京城了,朕需要他,大明也需要他。”
“朕的那些师傅们可不好对付,就让我这个堂弟来试试水,当朕的马前卒。”
朱厚照目光中闪烁着精光,这就跟打仗一样,我方的盟友多多的,那敌方的力量就减少了。
【大明这么抽象的太医院,说起背后的原因来,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户籍制度。】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将天下人分为民、军、匠三大主籍,并且登记黄册,这以后就是此人终生的身份证明。】
【这看起来挺正常的,历朝历代都是这样做的,用来区分一个人的阶级身份,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籍不准乱,役皆永充”
【朱元璋相信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你分为这个户籍,你子孙继续接着干,为大明添砖加瓦。】
追评:“大明的军户出人才啊,摄宗就是军户出身,从祖爷爷起是小兵,一步一个脚印,最后成为大明摄宗。”
追评:“百万军户才是大明真正的根基,也是朱元璋当年杀的血流成河的底气,明末依靠着军户大明也是多次回血。”
追评:“明朝户籍制度有其在当时的实用性,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只能说到后来所有的制度执行过程中变了味道。”
【可朱元璋忘了像医术这种是需要天赋的,天赋不可能保证遗传到下一代。】
【由此就造成了一个结果,太医院的医生能力越来越差,因为父传子,子不一定有父亲的能力。】
【至于你说让太医收徒弟,那就更难了。】
【有能力支持拜师太医的家庭,有学医的这时间,去学四书五经走科举之路不好吗?】
【家贫有天赋的农家子根本见不到太医,就算是见到了,太医还想把这职位传给自己家子弟。】
【故而大明皇家太医院的水深得很,死几个皇帝那都是正常操作。】
天幕下,所有的医学大佬们都摇了摇头,中医这东西真的需要天赋。
普通人学习可以治疗个小病之类,完全没有问题;可要是想在医学道路上走的更远,那就真的需要天赋了。
古往今来张仲景、孙思邈等等名医为何被无数人追捧,不仅仅是他们医术高超,更因为他们能开拓前路。
将许多不为人知的病症攻克,并且改进良方,不断地消除着病害,减少世人对未知病痛的恐惧。
洪武年间
朱元璋怒不可遏,他没想到自己制定下来的制度,被有些人钻了空子,成了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标儿,你去给咱查一查,户籍制度到底执行的怎么样?”
“儿臣遵旨。”朱标二话不说就接了下来。
马皇后碰了碰朱元璋,眼神示意朱元璋别把啥事都交给朱标啊,这不又把工作量加起来了嘛?难道忘了标儿的死亡原因了。
“对了,标儿,你让朱棣那个臭小子去帮你,他精力大,让他去为你探查消息。”
“父皇,您放心,您不说儿臣也会带着四弟,四弟也该多锻炼锻炼了。”朱标给朱元璋一个放心的眼神,我办事,你放心。
朱元璋开口想解释一下,自己不是那个意思,只是想让你工作轻松一些。
可却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出口,刚刚他下意思的就让朱标带朱棣,完全没有想到老二和老三。
难道他内心已经下意识的将朱棣作为备选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