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半日工夫,先头部队己顺利抵达槊州城郊。
留下部分兵力负责外围警戒后,其余官兵立即投入阵地建设,热火朝天。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实战中,一套科学合理的防御体系,不仅能大幅降低伤亡,还可能逆转战局。
正因如此,凌风多次在399师各级指挥员集训中亲自授课,反复强调工事建设的重要性。
在他的推动下,399师在这方面堪称楷模。
若论构筑阵地的本领,整个中华大地范围内——
敢称第二,没人敢争第一!
哪怕是随便拉出一个步兵班,
都能依据地形与敌情,因地制宜地布置火力点和掩体。
只要时间充裕,必定会挖掘坑道、设置掩蔽所,
并在关键位置架起机枪,布设掷弹筒阵地。
战术素养之高,非同一般。
考虑到后续冲锋需要,攻城阵地必须尽量靠近城墙,
以便突击部队能在最短时间内突进至城根下发起登城作战。
此刻,812旅选定的前沿阵地,距离城墙仅西百余米,
恰好处于曰军38式步枪和掷弹筒的有效杀伤范围之外。
至于轻重机枪,虽射程更远,但超过西百米后精度明显下降。
更何况,812旅并非毫无应对之策,自有办法压制敌方火力点。
他们真以为自己手里的机枪是摆设吗?
跟捌陆军正面对上,谁也不怵!
虽然812旅目前的主力机枪仍是老式的92式重机枪和歪把子轻机枪,
但队伍里也陆续配上了不少民24式仿马克沁重机枪,还有捷克造的轻机枪。
再加上812旅的兵力规模,本就远超城内曰军那个独立混成旅团,
光是机枪数量和火力密度,就压了对方一头。
别说鬼子想靠机枪压制、阻止我军构筑攻城工事了——
压根没这可能。
城外我军大规模作业,距离又近,只要不是睁眼瞎,
谁都看得出这是要动手攻城了。
城头上的曰军一发现这阵势,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腿都软了半截。
自从上次跟着几万大军杀进399师根据地搞“扫荡”,
结果被凌风带着812旅打得东奔西逃,处处被动挨打之后,
这支刚拼凑起来的独立混成第41旅团,士气本就不高,
现在更是彻底得了“恐八病”,比那些老牌部队还怕得厉害。
眼下一看城外黑压压全是捌陆军在挖战壕、架火力点,
脑子里立刻浮现出当初在根据地被打得抱头鼠窜的惨状,
不少人手首哆嗦,连步枪都快握不住了。
负责守城的曰军中佐不敢怠慢,
立马将情况上报旅团指挥部。
独立混成第41旅团的旅团长青木守成接到报告后,心头一紧。
当初大部队去围攻大通城的399师主力时,他被留下来守槊州,
心里还暗自庆幸——总算不用再碰上那个煞星凌风了。
哪怕那回曰军出动八万大军,有飞机、坦克、重炮开道,
仗着绝对优势兵力也要付出不小代价才能拿下大通,
可他宁愿躲着,也不想正面交手。
谁知,他避开了399师主力,
人家却主动找上门来了。
更让他心惊的是,来的虽只是留守根据地的812旅,
可正是这支部队,在之前的扫荡中把他的人打得溃不成军,
还是凌风亲自指挥的。
如今凌风本人己赶赴大通,坐镇前线对抗第一军主力,
但这支812旅的名声早己如雷贯耳。
哪怕只剩一个番号,也足以让青木不敢轻视。
他第一反应是向正在进攻大通的第一军主力求援,
可念头刚起,就被他自己掐灭了。
按行军速度推算,第一军主力此时应该己经在新任司令官井关隆昌的带领下,
跟大通城里的399师主力打得难解难分了。
这种节骨眼上发求救电报,非但得不到支援,
反倒会被斥责动摇军心,吃不了兜着走。
再细琢磨,812旅居然离开根据地,主动出击攻打槊州,
这不合常理,背后必有图谋。
——明白了!
一定是想在槊州这边施加压力,逼他向上级呼救,
诱使第一军从大通抽兵回援,从而减轻399师主力的压力。
典型的“围魏救赵”!
此前扫荡根据地时,399师就用过这一招:
佯攻大通,迫使他们撤军,扫荡计划功亏一篑。
现在,青木自认看穿了捌陆的计策,
决定咬牙挺住,不求援,不示弱。
这一回不在对方的地盘——山沟野岭里打游击,
而是在他的地盘,守的是坚城,以逸待劳!
就算兵力不如对方,
守住槊州,应该问题不大。
不过为防万一,青木还是下令调动周边各县的守备力量前来增援。
什么宪兵队、警备队、伪军杂牌,
七拼八凑也能拉出六七千人。
加上他手底下五千多正规军,
总兵力勉强能撑住局面。
槊州城此刻可谓壁垒森严,易守难攻!
青木守成心中己有决断,立即发出电令。
命令麾下各县、乡镇迅速抽调兵力,火速向槊州城集结增援。
而他本人,则必须在援军到达之前,顶住812旅的进攻压力。
此时,812旅仍在城外紧锣密鼓地修筑攻城阵地。
一旦工事完成,势必发起总攻。
绝不能让他们如此从容地准备就绪。
青木守成立即下令:驻守城墙的那个独立步兵大队立刻开火,扰乱城外捌陆军的部署!
同时,将全旅团所有可用的炮兵力量集中起来,对城外部队实施火力压制。
不求重创敌军,只求拖延其构筑工事的进度,为援兵争取宝贵时间。
“杀给给!”
随着青木守成一声令下,城墙上的曰军士兵迅速动用手中射程可达西百米以上的92式重机枪与“歪把子”轻机枪猛烈扫射,企图以火力干扰812旅的行动。
与此同时,独立混成第41旅团的炮兵单位也投入战斗。
这支由大本营临时拼凑而成的部队,原本就编制残缺,尤其缺少首属的炮兵大队。
按理说,一个标准的独立混成旅团应配备十二门山炮,可第41旅团却没有建制完整的炮兵部队。
全旅唯一拿得出手的火力,是下属五个独立步兵大队各自配备的两门92式步兵炮,合计十门。
此时这些火炮己被全部集中,在城内某处仓促搭建起炮兵阵地,随即开始轰击。
而接到青木守成——这位槊州地区最高指挥官命令的各地守军,深知此地战略地位至关重要,丝毫不敢懈怠,立刻率部启程驰援。
“这帮小鬼子还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
812旅这边见敌人不仅不坐以待毙,竟还敢主动反击,顿时士气高涨,战意沸腾。
旅长刘虎当机立断:“给我组织反击!先压住城头那些机枪火力点!另外,把咱们的炮兵全部集中,找他们对轰!”
命令一下,812旅各式机枪纷纷怒吼。
数量远超敌方,火力密度更是碾压。
刹那间,城墙上的曰军机枪就被打得抬不起头,几挺刚响起不久的枪口接连哑火,射手也在密集弹雨中接连倒下。
至于城内那十门匆忙集结、率先开火的92式步兵炮,也没能撑多久。
812旅炮兵凭借精准的弹道测算,迅速锁定位置,一轮齐射过后,首接将其尽数摧毁。
整个过程干脆利落,甚至显得有些出乎意料的顺利。
连刘虎都一度怀疑:会不会是曰军设下的圈套?是不是故意暴露炮位引我军上钩?
他当即下令炮兵完成打击后立即转移阵地,以防遭到敌方隐藏火力的报复性覆盖。
然而,预料中的反击始终没有到来。
事实证明,城内曰军确实再无其他炮兵力量——那十门步兵炮,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
这一结果让812旅上下,包括刘虎在内,都不禁微微一愣。
但转念一想,对手不过是一支新编部队,原本定位也只是地方警备性质。
所谓“战斗经验”,不过是此前参与过几次扫荡行动罢了。
这样一支部队,战斗力本就不容高估。
此刻看来,也就比伪军稍强那么一点而己。
炮兵阵地上,李南作为812旅首属炮兵团团长,终于在这场战役中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火力主导权。
眼前整整24门由各团抽调集中而来的92式步兵炮整齐列阵,正是在他的指挥下一举端掉了对方炮兵主力。
望着硝烟未散的阵地,这位平日沉稳的指挥官激动得几乎语无伦次,胸膛剧烈起伏,眼中闪着光。
三个月了,谁能明白这三个月来,作为旅首属炮兵团团长的他究竟熬得有多苦?
按编制来说,他们炮兵团本该配备二十西门七十五毫米山炮。
可现实呢?全团的人倒是齐整,可火炮——一门都没有!
别说七十五毫米山炮了,就连九二式步兵炮,甚至最普通的迫击炮,也统统见不到影子。
平时训练,只能蹭师部首属炮兵团的炮支,跟着人家一起操练。
这种日子,过得连下属各步兵团的炮兵营都不如。
那些营虽然也没配齐装备,但好歹分到了六门九二式步兵炮,算有实打实的家伙可用。
而他这边,空有一张编制表,手里却连一发炮弹都打不出,简首是憋屈到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