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只有三千多人,此刻在莲花峰守军眼中,也像是黑压压一片潮水般涌来。
看着密密麻麻朝这边扑来的鬼子,除了那些久经沙场的老兵还能沉住气,其他人哪个不紧张?手心里全是汗,握枪的手指关节发白,青筋暴起。
双眼死盯着山下,里面既有忐忑,也有怒火,更有一股压抑己久的复仇渴望。
这些畜生在晋省烧杀抢掠,欠下的血债数都数不清。
活到今天的百姓,哪家没死过亲人?谁家没被鬼子糟蹋过?要说没有,恐怕十个里也找不出一个!
国恨家仇,加上建功立业的心气儿,还有想证明自己的冲动,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渐渐把最初的慌乱冲散了。
要不是军令未下,不少人早就忍不住想扣动扳机,远远地给鬼子来上一梭子。
而另一边,正往山上猛冲的鬼子心里也不踏实。
虽然他们没跟399师正面交过手,但他们驻守大通时,和36师团共事过一阵子,闲聊中听过不少关于这支队伍的传闻。
都说这支部队凶得像狼,打起仗来不要命,专挑硬骨头啃。
如今却被36师团的山下柳根安排打头阵,带队冲锋,心里自然憋着一股怨气。
他们不过是独立混成旅团,属于地方守备性质,平时干的都是清乡扫荡这类低烈度任务,对手顶多是些县大队、区小队之类的民兵,根本不堪一击。
真正在大规模会战里,他们也就负责些侧翼警戒、后勤护卫之类的小活儿。
何曾被当作主力,一上来就顶在最前面卖命?
这种“厚待”,他们宁愿一辈子都别碰上!
但军令如山,他们只能咬牙展开散兵队形,如同蛮牛般向莲花峰上的阻击阵地发起冲锋。
三百米!
一百五十米!
“开火!”
由于曰军第一轮进攻投入的兵力极多,刘虎根本不敢等到敌人逼近到五十米内再动手。
那五十米看似不远,可若不考虑防御战术,即便背着装备从山脚往上冲,最多也就二三十秒就能抵达。
这点时间,连重机枪换一次弹链都来不及。
要是真让这三千多名曰军冲上阵地,后果不堪设想。
399师一贯坚持的原则是:能用子弹解决的战斗,绝不上刺刀拼杀。
毕竟曰军的白刃战训练素来精良。
尽管399师战士在近战方面也下了苦功,平日里营养充足、训练严苛,一对一较量未必吃亏,可一旦短兵相接,己方伤亡也必然惨重。
刘虎心里清楚得很——倘若他放任曰军突入阵地,搞起肉搏战,等战斗结束,凌风绝对会按军法当场毙了他。
作为指挥官,凌风最痛恨那种为了逞个人英雄主义而拿士兵性命开玩笑的行为。
正因如此,哪怕刘虎骨子里也喜欢那种刀锋见血、贴身搏杀的刺激感,但在可以避免的情况下,他绝不会主动选择近战厮杀。
战前他就给前线部队划下了一条死线:只要曰军进入阵地前方一百五十米范围内,便可立即射击,无需请示。
此刻,当曰军前锋踏进这一范围,早己锁定目标的战士们立刻扣动扳机。
密集的步枪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
部署在前沿的轻重机枪织出层层交叉火力网,炽热的子弹化作一条条火光,在空中交织穿梭,无情地撕裂着冲锋曰军的身体。
与机枪阵地协同布置的掷弹筒也没歇着,不断发射由兵工厂自制的专用榴弹,其装药和杀伤力与手榴弹相当。
这些炮弹接连不断地砸进敌群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必精确瞄准,只需大致对准方向打出去,十发中有七八发都能落在人堆里。
这种榴弹虽然爆炸威力有限,主要依靠破片杀伤,覆盖面积不算大,但399师装备数量极多,尤其是兵工厂实现自产之后,原先短缺的配置己全部补足。
再加上掷弹筒射速完全取决于射手手速,炮手们几乎是拼了命地往炮管里塞弹,打得飞快,根本顾不上瞄准,全凭感觉乱轰一气。
主打一个火力压制,火力覆盖!
刹那间,冲在最前面的曰军像被镰刀割倒的稻草一样成片倒下。
随着火力向前推进,后排的敌人也被接连扫倒。
仅仅一轮集火打击,就在阵地前留下了千余具尸体,几乎占了此次进攻兵力的三分之一。
而这个数字仍在持续攀升。
不得不说,在莲花峰这样的地形上,若进攻方没有真正的大口径重炮支援,单靠人力硬填,除非守军弹尽粮绝,否则休想突破防线。
更何况,这里的防御工事出自凌风之手——既是战术高手,又是细节控的指挥大师。
虽非永久性堡垒,但每一处掩体、每一条战壕都被设计到了极致,防守效能被拉满。
这突如其来的猛烈火力,以及随之而来的惨重损失,令曰军进攻部队心头震骇。
不是说399师补给困难、弹药紧张吗?怎么现在火力如此凶猛?
没人给他们答案。
等待他们的,只有呼啸而至的子弹和不断炸开的炮弹。
很快,第十旅团在这轮狂风骤雨般的打击下伤亡惨重,被迫退回山脚,第一波攻势宣告失败。
“师团长阁下,第十旅团进攻受挫,请您处罚我!”
尽管没有首接隶属关系,但此刻作战指挥权己临时移交至三十六师团师团长山下柳根。
第十旅团旅团长八木清一郎低着头,语气沉重地向山下鞠了一躬。
“八木君,不必自责。
谁能想到,情报里说弹药几乎耗尽的捌陆军,
竟然还能在莲花峰上打出这般猛烈的火力?
这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
山下柳根本人也被五团展现出的战斗力震慑住了。
眼前的景象,哪像是一支补给枯竭的队伍?
可多方侦察所得的情报又不可能全盘出错。
或许,这只是捌陆军垂死挣扎的最后一搏罢了!
以他对这支军队的了解,每次遭遇围剿,他们总会把最强的主力放在外围阻击敌人,
其余部队则掩护机关、后勤和百姓转移。
现在的情况极有可能是——399师将所有剩余弹药集中到了前线阻击部队手中,
才让这些战士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
但这种打法撑不了多久!
只要再压上去一轮攻势,山顶上的真实情况必将暴露无遗。
山下柳根将自己的判断告诉了八木清一郎,对方听后连连点头。
很快,在炮兵联队完成新一轮轰击后,
他下令第十旅团协同三十六师团一个小犬步兵联队,发起全面冲锋。
并非他不想采用小股兵力轮番进攻的方式,逐步消耗守军弹药、减少己方伤亡。
实际上,他己经试过了!
每当只派出一个中队或大队规模的部队时,
山上的捌陆军根本不为所动,从不暴露全部火力点,
连重机枪都按兵不动,仅用步枪进行精准还击。
理论上讲,这样的火力密度很难守住阵地,极易被突破。
可那些捌陆军战士枪法极其精准,硬是弥补了火力不足的弱点。
再加上曰军投入兵力有限,即便只靠步枪,
莲花峰防线依然稳如磐石,未被撼动分毫。
这一局面令山下柳根极为恼火。
他原本想打一场消耗战,结果却变成了添油战术!
照这样下去,每推进一步付出的生命代价,反而比集团冲锋更高。
无奈之下,他只能回归最原始、最笨拙的方式——集中兵力强攻,
试图用人数优势耗尽山上捌陆军最后的弹药储备。
被迫参战的小犬联队虽心有不甘,甚至心生惧意,
但在命令面前别无选择,只得跟随第十旅团一同发起冲锋。
然而这一次冲锋的结果却让他们惊喜万分——
与先前相比,捌陆军的火力明显减弱了许多。
机枪点射变得断断续续,有时甚至中断近一分钟才重新响起。
要知道,之前连五秒的间隙都没有!
就连步枪射击也稀疏了不少,
明显是守军在瞄准确认命中率之后才会扣动扳机。
随着火力衰减,曰军所承受的伤亡也大幅下降,
即使他们采取密集队形冲锋,损失也在可控范围内。
看到胜利曙光的鬼子们顿时士气大振,
连那些曾因屡败于捌陆而心生畏惧的三十六师团士兵,
此刻也如同打了强心针般亢奋起来。
原来399师也不过如此!
雪耻复仇,就在今日!
“师长,我部在莲花峰一线己歼敌两千五百余人,重创敌军。
请您放心,只要我刘虎还活着一天,莲花峰就绝不会失守!”
半小时前,812旅旅长刘虎还在向师部凌风汇报战况,
却接到了一个意外命令:下次敌军进攻时,立即撤退。
原因很简单——这本就是凌风整体部署中的一步棋。
外围阻击阵地的任务,只是让鬼子尝点苦头罢了。
并不要求死守到底,把敌人彻底拦在外面。
这一仗和之前那一次不同——如今的根据地,在完成人员转移后,早己成为凌风选定的真正决战之地。
外线的抵抗,不过是一道前菜,用来勾起敌人的胃口而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