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日军前线指挥部。
野副昌德少将面色阴沉地听着参谋汇报昨夜伪军连队被俘虏的详细战报。
“又是这样”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与梅津美治郎相似的警剔和不安,“火力凶猛,行动迅速,目标明确,只缴械,不滥杀这绝不是缺粮少弹的抗联能打出来的仗!”
他猛地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军事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纵横交错的封锁线和部队标识。
“命令!”他突然开口,声音冷硬,“第一,第二独立守备队在关键据点、隘口的所属各中队,立即从当前一线、二线阵地后撤!
收缩至第三道内核封锁线,依托既设坚固工事和交通线,重新组织防御!”
参谋一愣:“阁下?后撤?这岂不是给了抗联喘息和活动的空间?”
“八嘎!”野副昌德厉声道,“你还没看出来吗?抗联得到了我们不知道的强力支持!他们的火力和战术已经变了!
继续将皇军宝贵的兵力分散在防在线,只会被他们抓住弱点,一个个吃掉!
那点蝗协军的损失无关紧要,但蝗军士兵的生命不容无谓消耗!”
“嗨!”参谋冷汗直流,立刻记录命令。
“第二,”野副昌德继续道,“命令所有蝗协军部队,接替蝗军撤出的一、二线防区!告诉他们,严密监视抗联动向,发现情况立即报告!胆敢畏战后退者,格杀勿论!”
他的策略很清楚:用伪军做探路石和消耗品,来摸清抗联的真正实力和意图,同时保存鬼子主力,在最关键的三道防线以逸待劳。
就在这时,通信兵送来一份加急电报。野副昌德接过,只看了一眼落款关东军司令部-梅津美治郎,脸色就更加凝重。
电文内容虽然简短却惊心:“据悉,抗联可能已获不明渠道之大量新式装备,战力剧增。
两个月前,山西八路军亦突然获得同类装备,致我长治地区六县一夜易手,后续第37师团玉碎。前车之鉴,务必重视!
当前首要任务:不惜一切代价,将抗联及其新获装备彻底剿灭于东南满山区,绝不可令其坐大或与它部汇合!所需增援不日即至。切切!”
野副昌德倒吸一口凉气,梅津司令官的警告证实了他最坏的猜测。
山西的惨败竟然是这么来的!而如今,同样的噩梦似乎要在他的防区重演!
“回复司令部:我部已洞察敌情变化,正调整部署。决心集中主力于内核防线,待援军抵达,即以绝对优势兵力进山清剿,必不使山西之憾于东北重演!”他沉声对通信官说道。
随后,他再次看向地图,补充命令:“第三,通知所有部队,尤其是皇协军,严密监视抗联无线电信号!他们的连络肯定会变得频繁。
第四,空军侦察队增加对可疑山区的侦察频次!我要知道他们到底藏在哪里,有多少人!”
鬼子的调动虽然隐秘,但无法完全瞒过熟悉这片山林的抗联战士。
几名精干的侦察兵潜行至原本由鬼子驻守的几个关键隘口和制高点附近。他们很快发现了异常。
“队长,不对劲啊!”一个年轻战士压低声音对侦察排长说道,“鬼子哨楼里没人了,旗子也撤了,往常这时候,至少有一个分队的鬼子和一挺歪把子守着。”
侦察排长举起望远镜,仔细观察良久。
确实,原本应该飘着膏药旗的哨楼空空如也,雪地上只有一些杂乱脚印通往山下方向。他又观察了另外几个预定侦察点,情况大同小异。
“撤了鬼子兵真的撤了!”侦察排长眉头紧锁,“快,回去向将军报告!”
消息很快传回抗联的临时指挥部。
“鬼子后撤了?”杨将军看着侦察报告,和魏拯民、以及几位刚会合的分队指挥员交换着眼神。
“野副这个老鬼子,鼻子真灵啊!”魏拯民沉吟道,“他这是尝出味道不对,想把拳头收回去,攥紧了再打出来。
而且,专让二鬼子顶在前面当炮灰,探我们的虚实。”
一位刚归队的分队长有些担忧:“将军,鬼子收缩集中,实力更强了,我们还要按原计划向西南突围吗?第三道防线怕是更难啃了。”
杨将军走到简陋的地图前,目光如炬,忽然笑了起来:“难啃?我看未必!鬼子这一撤,正好!”
他手指点在地图上:“他们缩回去,是把空间主动让出来了!这一大片山岭,现在主要是二鬼子守着。
这些伪军,吓破了胆,士气低落,装备训练远不如鬼子,能挡住我们吗?”
众人眼睛一亮。
“将军的意思是”
“机会!”杨靖宇斩钉截铁地说,“看来鬼子是知道了小部兵力无法阻止我们,想固守待援,等援军到了再进山找我们决战?我们偏不给他这个机会!”
他的思路清淅起来:“他收缩,我们正好扩张!利用鬼子主力后撤、伪军心惊胆战不敢主动出击的这段时间,我们立即分兵!”
“以连排为单位,派出多支精干小队,带着电台,以这片局域为中心,辐射状散开!
任务只有一个:最大程度地查找、收拢我们被打散的各路同志!
告诉他们,总部来支持了,我们有枪有炮有药了,让他们赶紧归队!”
“同时,主力向西向南,慢慢挤压,遇到小股伪军就吃掉,遇到大队的就绕开或者吓跑他们!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活动局域,补充给养。”
魏拯民眉头紧锁,指着地图上标注的日军第三道内核防线:“老杨,鬼子把主力缩回去了,像只攥紧的拳头。
第三道防线都是他们的精锐,工事坚固,火力凶猛。
就算咱们都会和了,凭咱们这千百号人,就算装备好了点,硬冲恐怕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啊。这代价,我们付不起。”
杨靖宇将军的目光却异常明亮,他拍了拍魏拯民的肩膀:“老魏,还记得老总电报里怎么说的吗?
山西那边,新一团,一个团也千把人,清一色的56半,加之那种叫53式的迫击炮,一个多小时就吃掉了鬼子一个完整的野战大队!”
魏拯民苦笑一下,摊手道:“我的将军唉,这情况能一样吗?咱们这边满打满算就这6门60迫击炮,炮弹还得省着用。
射程近,威力也有限,打打伪军还行,对付鬼子的工事和炮兵阵地,怕是挠痒痒都嫌劲小。
难道总部要援助咱们53式迫击炮?没那么多炮兵啊,这6门迫击炮已经是极限了!”
“60迫当然不行。”杨将军回复,“射程、威力都差得远。老魏,晚上你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