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琼并未追击,勒住战马,金枪斜指,傲视宋军阵营。
如同一位得胜归来的天神!
“大唐万胜!”
“秦将军万胜!”
唐军阵营,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士气高涨到了顶点!
与刚才程咬金败回时,形成了鲜明对比!
赵匡胤看着对面士气如虹的唐军,深吸一口气。
他知道,自己必须出面了。
否则,军心必受影响。
“岳飞,石守信。”
“随朕出阵。”
“朕,去会会那李世民!”
“陛下!”岳飞面露担忧。
“无妨。”
赵匡胤摆了摆手,目光坚定。
“阵前相见,他李世民不会动手的。”
“帝王当有帝王之威仪!”
说着,他催动胯下战马,皇旗移动,缓缓出阵。
大唐军阵前。
李世民看到那面移动的皇旗,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的笑容。
“来了。”
他轻声道。
“李靖,存孝。”
“随朕前去,会会这位宋太祖!”
“诺!”
李靖和李存孝躬身领命。
三人策马,缓缓而出。
身后,是无数唐军将士狂热的目光。
两军阵前,空旷之地。
一张简单的茶桌,两个蒲团。
李世民与赵匡胤,这两位名垂青史的帝王,终于第一次面对面。
目光在空中交汇。
仿佛有无形的电光在闪烁。
两人几乎同时,脸上露出了意味难明的笑容。
仿佛多年未见的老友。
“宋太祖”
李世民率先开口,声音平和。
“果然人中龙凤,气度不凡。”
“朕,早想与你一会了。”
赵匡胤哈哈一笑,声若洪钟。
“唐太宗亦是英气逼人,威仪西海啊!”
“朕也万万没想到”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一丝感慨。
“这不死不休的灭国之战,抽到的对手,会是你大唐。”
“说实话,朕最不想碰到的,便是你大唐了!”
“你大唐可谓诸国之中国力最盛,朕只能自认倒霉了。”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随后,各自下马,走向茶桌,相对落座。
而他们身后。
李靖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刀锋,瞬间锁定了赵匡胤身后的岳飞。
岳飞似有所感,猛地抬头。
两道目光在空中狠狠相撞!
仿佛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一位是大唐军神,百战百胜,谋略无双!
一位是大宋脊梁,精忠报国,武略冠世!
这两位各自时代的顶尖统帅,在此刻,感受到了彼此身上那同类的气息。
以及必分高下的决意!
李世民看着这无声的交锋,微微一笑。
目光转向赵匡胤身后的岳飞。
“太祖身后这位,想必就是名震天下的岳鹏举,岳飞将军吧?”
“紫荆关一战,杀的蒙古丢盔弃甲,当得上一代名帅!”
赵匡胤点头,目光也看向李世民身后的李靖。
“太宗身后这位,可是号称‘大唐军神’,算无遗策的卫国公李靖?”
李世民含笑颔首。
“既然知道朕麾下有军神李靖”
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霸气。
“你赵匡胤,还敢与我大唐一战?”
赵匡胤闻言,顿时笑了。
笑容中带着一丝桀骜和自信。
“李世民,你有李靖”
“朕,亦有鹏举!”
他指了指身后的岳飞,声音斩钉截铁。
“孰强孰弱”
“嘴上,可见不得真章!”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不变,身体微微前倾,看着赵匡胤的眼睛。
语气带着一丝诱惑,更带着一丝居高临下。
“赵匡胤,朕现在可以给你一个机会。”
“一个投降的机会。”
他缓缓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
“若你现在,率大宋投降。”
“朕可以给你封王,保你赵氏全族,一世富贵荣华。”
“亦可让你麾下重臣,如岳飞等人,皆得爵位,享尽尊荣。”
“如何?”
听到这话,赵匡胤先是一愣。
随即。
“哈哈哈哈哈!”
他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荒谬和怒意。
“李二呀李二!”
他指着李世民,摇了摇头。
“你是真一点没把咱老赵放在眼里啊!”
笑声戛然而止。
赵匡胤的脸色瞬间变得冷硬如铁,眼中爆射出骇人的精光!
“你真以为,你大唐就天下无敌了?!”
“你真以为,你帐下那几千玄甲军,就能凿穿朕苦心经营多年的背嵬军阵?!”
“李二!”
他猛地一拍茶桌,震得茶盏嗡嗡作响。
“你太狂妄了!”
轰!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
杀意弥漫!
李世民的眼神,也瞬间变得冰冷锐利!
如同出鞘的绝世宝剑!
“赵匡胤!”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帝王的森然威压。
“你当真敢与朕一战?!”
赵匡胤毫不退缩,猛地站起身!
身躯挺拔如松,散发出马上皇帝那独有的凛冽气势!
“有何不敢!”
“你李二号称天策上将,马上得天下!”
“朕赵匡胤,何尝不是一条盘龙棍,打下西百座军州?!”
他的声音如同雷霆,在两军阵前炸响!
“要战便战!”
“何须多言!”
“朕之大宋——”
他目光扫过身后无数宋军将士,声音斩钉截铁,响彻云霄!
“无惧!!!”
李世民也缓缓站起身。
两位帝王,隔着一张茶桌,冷冷对视。
目光碰撞,仿佛有金铁交鸣之声!
“好!”
李世民缓缓吐出一个字。
带着凛冽的杀伐之气。
“李世民”
“那便,一战!”
“轰隆——!”
仿佛是为了响应二帝的决心。
天际,骤然响起一声闷雷!
乌云汇聚。
狂风乍起!
吹动二人的龙袍,猎猎作响!
一场决定两大帝国命运的灭国之战。
随着这阵前一会。
终于
拉开了血腥的序幕!
李世民回到军阵之中,便召集众将,开始商议如何用兵。
李世民看着帐内诸将,目光一一从他们身上扫过。
李靖,李绩,秦琼,尉迟恭,薛万彻等人皆恭敬的看着李世民。
最后,李世民的目光重新落回了李靖的身上。
“卫国公,依你看,此战该如何打?”
“我大唐在这尧山脚下,有三十余万大军!”
“大宋同样如此,也在此地屯兵三十余万!”
“且己经设下了重重防备跟工事!”
听着李世民的话,李靖轻轻点头。
“陛下!”
“此战急不得!”
“宋军早有防备,若冒然出兵,定中其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