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开启的公告。
如同九天惊雷,炸响在每一位帝王的脑海!
瞬间。
整个天下的局势,风起云涌,暗流变成了滔天巨浪!
八大帝国,西对死敌!
不死不休的灭国之战,血腥的五年倒计时,己经开始!
咸阳宫。
嬴政高踞帝座,面色冰冷如铁。
下方,白起、韩信、李斯、商鞅等重臣肃立,人人脸上都带着凝重与决绝。
“诸卿,都看到了。”
嬴政的声音打破沉寂,带着金属般的质感,在大殿中回荡。
“大清玄烨小儿,视朕之大秦为砧板鱼肉!”
“群内诸帝,皆认为我大秦必败无疑!”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位臣子,如同实质的刀锋。
“但朕不信!”
“大秦,更不信!”
白起踏出一步,杀气凛然,声音如同来自九幽:“陛下,给臣三十万锐士!臣必拒八旗于南疆之外!让他们血流成河,尸骨成山!”
韩信沉稳接口,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臣可正面御敌于南疆。”
“可让武安君领一支偏师出关,绕击其侧翼,断其粮道,袭扰其腹地!”
“大清疆域虽广,然其兵力分散,国内亦非铁板一块。”
“我大秦,可效仿当年远交近攻之策!”
商鞅立刻道:“陛下,臣之新法,正可于战时极致推行!弱民强国,重刑治吏,集中一切国力于军备!”
“五年未必不能灭清!”
李斯也躬身:“臣立刻派遣黑冰台精锐,深入大清境内,散布谣言,收买其将领,搅乱其后方!”
嬴政猛地站起身,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轰然爆发!
“好!”
“便如此议!”
“韩信!”
“末将在!”韩信抱拳,声如洪钟。
“命你为灭清大将军,总揽南疆一线所有军务!三十万锐士,任你调度!给朕守住国门!”
“诺!臣在,南疆在!”韩信领命,眼中血光闪烁。
“白起!”
“臣在!”
“命你为破虏大将军,领精兵五万出关,游击侧后!朕许你临机专断之权!”
“诺!臣必不让陛下失望!”
“商鞅!李斯!”
“臣在!”
“新法推行,间谍渗透,即刻去办!举国上下,进入战时状态!凡有懈怠、通敌者,杀无赦!”
“诺!”
一道道命令下达。
整个大秦开始发出狰狞的咆哮!
为了生存,大秦必须爆发出超越极限的力量!
视线转向,蒙古金帐。
“哈哈哈!大明!朱元璋!”
铁木真狂笑,用力拍着大腿,震得面前马奶酒都在荡漾。
“没有了宋人掣肘,本汗倒要看看,你那所谓的坚城利炮,能否挡得住我蒙古铁骑的冲锋!”
下方,速不台、哲别、木华黎等大将,个个眼神狂热,战意沸腾。
“父汗!让儿臣做先锋!必踏破大明边关,将那朱元璋擒来献于帐下!”拖雷大声请战。
铁木真眼中闪烁着野性的光芒。
“不!”
“朱元璋不是蠢货,他必然深沟高垒,严防死守。”
“跟他硬碰硬,正中其下怀!”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地图前,手指划过辽阔的北方疆域。
“我蒙古铁骑的优势,在于机动!在于来去如风!”
“传令!”
“各部不必集结,化整为零!”
“以千人队为单位,给本汗全线奔袭!”
“绕过坚城,袭击其村镇,焚其粮草,屠其百姓!”
“本汗要让他大明北方,烽火连天,永无宁日!”
“逼他朱元璋,不得不出关跟我蒙古决战!”
“只要朱元璋敢派兵出关”
铁木真猛地一拳砸在地图上大明北方的某处。
“我蒙古大军顷刻汇聚,灭其主力!再寻机首捣黄龙!一击毙命!”
“是!大汗!”众将轰然应诺,如同群狼咆哮。
一场针对大明的,残酷的游击袭扰战,即将拉开序幕。
大明,金陵,奉天殿。
朱元璋看着群公告,脸上非但没有惧色,反而露出一抹狰狞。
“铁木真这个臭放羊的!”
“真以为咱怕了你的骑兵?”
他看向下方肃立的徐达,李善长,汤和、刘伯温等人。
“徐达!”
“臣在!”徐达踏出一步,声如洪钟。
“命你为征虏大元帅,总揽对蒙古战事!”
“给咱在北境,构筑三道防线!”
“第一道,以边关卫所为核心,烽燧相连,互为犄角,迟滞消耗!”
“第二道,依托长城及后方坚城,囤积重兵,稳固防守!”
“第三道,集结精锐骑兵,作为机动兵力,随时策应,反包围歼灭深入之敌!”
“咱要让他铁木真知道,什么叫铜墙铁壁!!”
“另外,新建的神机营全部前置!给咱把新造的火炮、火铳,都摆到第一线去!”
“让蒙古人也尝尝,被火炮轰击的滋味!”
“诺!”徐达领命,眼中精光爆射。
“刘伯温!”
“臣在。”
“细作加紧对蒙古内部渗透,收买分化,能拉拢的部落,都给咱拉拢过来!”
“诺!”
大唐,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看着匹配结果,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大宋赵匡胤。”
“富而不强,兵多而不精。”
“此战,天佑大唐!”
下方,李绩、房玄龄、杜如晦等文武,亦是信心满满。
“陛下,宋军擅长防守,尤以城池、军阵见长。”李绩分析道。
“然其野战之力,远逊我军。”
“臣建议,不必急于攻城略地。”
“可集中优势兵力,寻求与其主力进行野外决战!”
“一战,定乾坤!”
秦琼也附和道:“对!懋功所言极是!我大唐铁骑,野战无敌!只要歼灭其主力野战军团,宋国城池再多,亦不过是待宰羔羊!”
房玄龄抚须道:“然宋之富庶,亦不可小觑。其财力雄厚,可支撑长期战争。我大唐需速战速决,避免陷入消耗。”
杜如晦点头:“可派使者,联络宋国内部对赵匡胤新政不满之势力,内外夹击!”
李世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先等等,不着急。”
“该急的是他大宋,是赵匡胤那老小子。”
“给朕急召李靖回长安,朕要好好想想,此战该怎么打!”
大宋,东京汴梁,大庆殿。
赵匡胤看着光幕,脸色有些发白,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李二朕这运气还真是差啊。”
“打谁不行,偏偏打一个最强的!”
他深吸一口气,看向下方的岳飞、赵普、王安石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