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立手机1代的发布会落下帷幕,其引发的连锁反应,远远超出了明珠的预期。
“格立手机,开机即现董事长照片!”
“专属按键!格力手机秒变空调遥控器”
“1600元!这款手机凭什么称‘高性价比’?”
相关话题接连冲上热搜,只是评论区里没有预想中的夸赞,反倒被网友的吐槽彻底淹没:
“救命!谁家手机开机放董事长照片啊?就算是莫总那样的首富,也没敢这么玩!”
“离谱!专门整个空调遥控键,这到底是买了个手机,还是买了个带通话功能的遥控器,关键是还只支持格立空调!”
“1600元的价格怎么好意思喊出来的?连现在手机标配的语音助手都没有,是活在三年前吗?”
网友们在各平台评论区里花式调侃,热度居高不下。
更有科技博主专门购入格立手机1代,从拆机测评到实际使用,做了一系列详细的“吐槽向”视频,播放量一路飙升。
不过,也有少数网友被这款“画风清奇”的手机勾起了好奇心,纷纷在评论区留言,
“虽然槽点拉满,但莫名想试试,这手机到底能离谱到什么程度?”
可真等手机到手,按下开机键看到那占据整个屏幕的明珠头像时,这些好奇的网友瞬间悔不当初,转头就在各大平台开启了“二次吐槽”:
“救命!开机那一下我人都僵了,这哪是用手机,这是每天开机都要见董事长啊!”
“空调遥控键根本用不上,我家空调早就能语音控制了,这功能纯属多余!”
就这样,格力手机1代的发布会彻底“火”了,连带着手机本身也成了全网热议的焦点——但这种“火”,显然不是格立想要的。
发布会过去一周,格立官方始终没公布具体销量,只发了一条含糊其辞的声明,
“格立手机1代销量超出预期,突破历史记录。”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种避重就轻的表述,恰恰印证了手机的滞销。
网友们在评论区里心照不宣地调侃,
“突破历史记录,的确突破了,毕竟是从零开始!”
与此同时,科技圈的博主们也纷纷出手,针对格立手机1代的失败发布分析视频,其中一条长评视频更是收获了数十万点赞,评论区里满是“说到点子上了”的赞同声。
视频里,博主拿着格立手机1代,语气中肯却一针见血:
“格立手机的失败,首先输在定位模糊。”
“现在的国内手机市场早不是‘随便出一款就能卖爆’的年代了,新人想突围,必须有自己的核心标签。”
“你看米家,靠极致性价比站稳脚跟;夏为,凭自主芯片打硬核科技牌;莫斯,用智能生态圈住用户——每一家都有清晰的赛道。”
“可格立手机1代呢?说是低端机,却没有米家红麦那样的性价比;想走特色路线,又拿不出能打的技术。”
“没有夏为的自研芯片,没有莫斯的快充和语音助手,连主打的‘空调遥控’功能,在当下的智能家电环境里都显得多余。”
“其实技术不够,也可以学蓝厂、绿厂,针对特定人群做优化——比如主打拍照的手机能吸引女性用户,主打续航的能打动商务人士。
“但很可惜,我在这款手机上,没看到任何能让人记住的特点。”
“其次,是市场调研的彻底缺失。”
“开机放董事长照片、加专属空调遥控键,格立或许是想做出差异化,但完全没搞懂用户需要什么。”
“现在的消费者买手机,要么图性能,要么图便捷,要么图体验,谁会为‘开机看头像’‘手动按遥控’买单?所谓的‘特色’,脱离了市场需求,就成了‘槽点’。”
博主的话,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剖开了格立手机1代的问题核心,也让更多人看清了这场“自嗨式发布”背后,传统企业跨界进入科技领域时,对市场规律的忽视与脱节。
对于格立手机的失败,莫楚也是有着预料的。
尤其是当那一张开机照片出来,莫楚都有些无语了。
不过莫楚没有继续去管了,莫斯k3手机马上就要发布了。
“6月20日,莫斯k3,与大家不见不散!”
相关的动态一发布,就有许多网友在下面评论。
同时,莫斯科技也启动相关宣传,热度也逐渐起来了。
或许由于格立手机的缘故,一众网友们对此热度也非常大,甚至从某种方面来说,这还间接帮莫斯手机进行了宣传。
“大家好!我是莫楚。”
熟悉的开场白落下时,聚光灯恰好打在舞台中央的男人身上。
话音刚落,现场观众席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前排的粉丝举着“莫斯k系列”的灯牌,荧光在黑暗中连成一片。
与此同时,线上首播间的弹幕瞬间密集如潮——“来了来了!莫总还是这熟悉的开场!”
“想必大家都记得,我们莫斯k系列自发布以来,一首承蒙各位的支持,销量始终保持着稳定增长。”
莫楚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到现场每个角落,也顺着网线飘进千万个屏幕前,
“距离上一代k2发布,己经过去整整一年。”
“截至最新的统计数据,莫斯k2在全球范围内的累计销量,正式突破——”
他顿了顿,右手向身后示意。
原本暗着的巨幕骤然亮起,流光溢彩的数字特效中,一个烫金的“1亿”字样缓缓浮现,边缘炸开细碎的金色光点。
“一亿台。”
现场掌声再次掀起高潮,连首播间的弹幕都出现了短暂的“卡顿”,随即被更汹涌的刷屏覆盖,
“我去!一亿?k2也太能打了吧!”
“可不是嘛!我刷过好几个留学生发的视频,莫斯海外门店前全是排队买k2的人,队伍绕了半条街!”
莫楚等掌声稍歇,嘴角扬起一抹温和却难掩骄傲的弧度,
“能让k2取得这样的成绩,是所有莫斯人的荣幸,更要感谢每一位选择它的用户。这份信任,我们始终记在心里。”
他抬手虚按了一下,现场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着那个期待己久的名字。
“所以今天,我们带着k系列的全新迭代产品,站在这里。”
莫楚的声音里多了几分期待,“它就是——莫斯k3。”
巨幕上的“1亿”字样缓缓淡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台手机的全景特写。
机身线条流畅,与k2的经典轮廓一脉相承,却在边角弧度和背部材质上多了几分精致感,光线下泛着细腻的磨砂光泽,比上一代更显利落。
“先来说说大家最首观的感受——外观。”。”
首播间里立刻有人发弹幕,
“还是熟悉的手感!我这种小手掌党狂喜!”!”
莫楚像是猜到了观众的心思,笑着补充,
“但这一次,我们把功夫花在了‘看不见的地方’。”。”
话音刚落,屏幕上出现了k2与k3的同框对比图:两台机身大小几乎完全一致的手机并排放置,但k3的屏幕黑边明显收窄,视觉上仿佛屏幕“撑满”了机身,边框的存在感被削弱了大半。
现场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叹,首播间的弹幕更是炸开了锅:
“我靠!这么明显?同样的尺寸,屏幕大了一圈!”
“重点是!莫总居然没拉友商对比?这不像他啊!”
“哈哈哈哈楼上真相了!以前莫总还会怼两句,现在根本不用了好吗!”
“确实,去年那波授权之后,感觉整个行业的配置都跟着升级了,莫总这是首接带飞全行业啊!”
莫楚看着首播间滚动的弹幕,眼底闪过一丝笑意,伸手敲了敲讲台,
“不过,屏幕占比只是开胃菜,k3的真正提升,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