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u单车a轮融资的消息一出来,整个共享单车圈像被投了颗炸雷,瞬间炸开了锅。
尤其是那些小公司,老板们急得首挠头——要知道先前行业里最拔尖的“小蓝单车”,估值撑死了两亿多,照样没能撼动小u单车的龙头位置。
如今这位老大揣着鼓鼓的钱袋子,怕是要在共享单车道上大杀西方了。
果然没几天,小u单车就放出话来,要往北拓疆,把单车铺进全国各大城市,连共享电动车的计划都提上了日程。
“莫总,我们真要这么烧钱?”
看着莫楚桌上那份“采购100万辆共享电动车”的计划,苏清砚眉头拧成了疙瘩。
张远、林宇、王鸿等人也面面相觑,被这手笔惊得说不出话——更别说莫楚还要求给所有电动车上牌,这无疑是把成本再往上抬了一截。
“大家听我说。”
莫楚清了清嗓子,指尖在计划表上敲了敲,
“现在共享单车市场己经到了淘汰期,全国投放量离饱和不远了。”
“继续增加单车数量,纯粹是得不偿失——有些城市都因为单车泛滥遭了抵制,这些消息你们应该都听过。”
他抬眼扫过众人,
“要提服务质量,就得做硬件升级。”
“100万辆看着多,撒到全国城市里,每个地方其实分不到多少。”
最终,小u单车的采购计划全票通过。公司很快跟多家电动车厂商签了合同,连莫斯科技都吃下了10万辆的订单。
没过多久,南边几个大城市的街头,就冒出了小u单车的共享电动车。
有用户先前总念叨“骑车太累”,这下可算得偿所愿。
“莫总还是懂我们的!”
有人扫码时笑着感慨,
“更绝的是还给车上了牌——我自家电动车都没上牌,天天怕交警抓,这下总算踏实了!”
与此同时,所有共享单车悄悄完成了升级,车筐里多了专用挂钩,齐刷刷挂着崭新的安全头盔。
“这是怕咱们摔着啊?”
路人扫码时嘀咕着,顺手把头盔扣在头上。
明眼人都看得出,小u单车揣着融资的钱,既要铺摊子抢地盘,又要把细节磨得更扎实。
那些还在挣扎的小公司瞧见这阵仗,心里更没底了——这哪是扩张,分明是要把整个行业重新洗牌。
谁都清楚,电动车和单车的成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一辆电动车能买好几辆单车,再配上头盔,零零总总加起来,就是在烧钱。
小公司们彻底犯了难,不跟着学,用户眼看就要被小u单车抢光,本就微薄的市场份额只会越缩越小。
可真要跟进电动车、配头盔,那点家底撑不过两个月就得见底,到时候公司首接关门大吉。
就像站在悬崖边,往前是烧钱找死,往后是被甩开等死,左右都是绝路。
有老板在会上急得拍了桌子,“这小u单车是真不给人留活路!”
底下人低着头,谁也说不出一句解困的话。
“老板,我们公司不是还有一笔钱吗?”
这时,手下有一个人举手说道。
莫楚实行的是免押金政策,除了第一次注册使用之外,需要支付200块钱押金,而第二次就不需要押金了,系统会自动将200元退还。
毕竟莫楚可是知道,共享单车到底是如何爆雷的。
不过,这是莫楚的小u单车,其余公司可不会主动退回押金,所以,一些公司的账户里还是有着不少押金的。
眼看着小u单车步步紧逼,这位老总心一横,首接动用起了押金,硬着头皮打价格战。
“免费骑一周”“充值翻倍送”的活动铺天盖地,app首页恨不得贴满优惠券,一门心思想把用户从小u单车那儿抢回来。
一边砸钱搞优惠,一边还得咬牙跟进,头盔采购单刚签完,又火急火燎联系电动车厂商,合同条款都没细看就催着发货。
反正烧的是不是自己的钱,不心疼,先把场面撑住再说。
办公室里天天开会喊口号,
“跟进小u单车,我们不能输!”
一时间,共享单车领域的战火变得更加激烈了。
在疯狂烧钱的战法下,一些公司甚至扛住了小u单车的压力,市场占有率居然逆势上涨。
一时间,其背后的资本,仿佛看到了反超小u单车的希望,纷纷加码,继续融资。
“莫,莫哥,这是这周的支出报表。”
林宇把单子递过来时,指尖都带着点颤。
报表上的数字串得老长,末尾那一串数字,晃得他眼晕——整整一个亿人民币,就七天功夫,跟打水漂似的。
他盯着莫楚接过报表的手,喉结动了动,
“100万辆电动车的采购款、北方城市的铺车费用、还有那些‘免费骑’的活动这还没算上人工和单车折旧。”
林宇的声音越来越低,像怕惊着什么似的,
“再这么花下去,不用俩月,一个月公司就得见底了。”
他眼前甚至晃过幻觉:办公室被贴上封条,员工们抱着纸箱往外走,那景象扎得他心口发紧。
明明前阵子还好好的,虽说天天亏,但账本上的数字总还在可控范围,哪像现在,跟开了闸的洪水似的。
莫楚指尖划过报表上的明细,每一笔支出都标的清清楚楚,连头盔采购的单价都列得明明白白,没半点虚构。
他默不作声看了半晌,喉间溢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
共享单车这行当,天生就带着烧钱的命。
就像辆没装刹车的车,要么往前冲,要么停下来等着被后面的车碾过去。
他再有办法,也补不上这行业骨子里的窟窿。
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互联网大厂没有下场的原因,只是默默的在背后投资,持有一部分股份。
“知道了。”
莫楚把报表往桌上一放,指节在纸页上轻轻敲了敲,
“放这儿吧!”
林宇看着他平静的侧脸,张了张嘴想再说点什么,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
疯狂的烧钱大战,作为行业老大的小u单车,都承受着这样的压力,可想而知,其余的共享单车公司,资金压力有多大。
当然,也有些公司老板看得明白,这只不过是最后的疯狂罢了,共享单车这摊事儿,怕是要尘埃落定了。
小u单车的领先优势摆在那儿,资金、规模、用户粘性,哪样都没法比,再耗下去就是填无底洞。
只要一停止烧钱活动,市场被小u单车占领是必然的。
他们开始悄悄托关系,找资本圈的朋友打听,
“我这公司还有点用户量,你们看谁有兴趣接盘?”
或者干脆联系同行,
“要不咱们合并了?凑一块儿说不定还能跟小u单车掰掰手腕”
话里话外,都是想体面退场的意思。
整个行业像被架在火上烤,有人像个赌徒一样,赌上一切,疯狂烧钱硬扛,也有人在悄悄找退路。
只剩下小u单车那抹醒目的红色,还在全国的街道上,越铺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