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疯了,快来人啊!”
顾尘到时,李承乾正握着剑追着一群奴婢砍,一个年龄稍小的奴婢逃跑的过程中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等她再次回头时,李承乾那冰冷的剑锋己经首逼面门而来。
“住手。”
千钧一发之际,顾尘立即出手,强大的内力瞬间将李承乾的剑弹飞出去数米远,牢牢定在了远处的柱子上。
“快走。”
将那奴婢扶起来后,顾尘便死死地盯着李承乾,深怕他再做出格的举动。
“我要杀了你们,我要杀了你们”
“够了,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李承乾还在咆哮,顾尘便厉声止住了他。
听见熟悉的声音,李承乾这才慢慢静下心来。
“顾先生,承乾没母亲了”
一句母亲,顿时让顾尘愣在了原地,这李承乾究竟得有多离不开长孙皇后,才至于如此地步。
“承乾,够了!”
一声承乾,瞬间将李承乾的思绪拉回到往昔。
仿佛,曾经那个对自己有授业之恩的顾先生又回来了!
“振作起来吧,你是太子,乃是未来的大唐天子,你的母亲若是在天有灵,她也不会看见你这般模样的。”
“可是你呢,你好好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披头散发,蓬头垢面的,哪还有一点大唐太子的模样?”
“我”
“承乾,你忘记你母亲临终前的嘱托了吗?”
“承乾没忘。
一声声承乾,彻底让李承乾冷静了下来。
“可是你的行为恰恰证明你忘的荡然无存了,你看看你做了些什么,太子疯了的事情传出去,陛下会怎么想,朝野会怎么想,你还想不想当这个太子啊?”
“我”
“你如果还记得你母亲的话,还想当这个太子,就振作起来,不要再胡作非为了,离开了皇后,你就当不好这个太子了吗?”
“曾经那个无所不能,温良恭俭的李承乾去哪里了?”
一声又一声的承乾,让李承乾泪流满面。
“顾先生,承乾错了”
“振作起来吧,你这样子只会让别有用心之人更加的兴奋,你要时刻记住,你将来是要继承大统的人,小不忍则乱大谋,如果你连失去母亲的打击都无法接受,那将来又如何做好一个君临天下的孤家寡人?”
一声声犹如严父的教诲让李承乾猛然一惊,随后幡然醒悟了过来。
“先生教诲的是,是我失态了!”
“赶紧把这里的局面处置妥当了,要是让陛下知道了,有你好受的。
顾尘指着倒在血泊中的奴婢们说道。
“是,我这就处理。”
“来人啊,赶紧把她们扶下去救治。”
“是。”
“先生,你里面请。”
李承乾对顾尘恭敬至极,即便如今他己经是自己名正言顺的妹夫了,但那层尊敬仍然没失。
“赶紧去整理整理自己的仪态吧,一个太子蓬头垢面的,成何体统。”
此刻的顾尘,像极了一位严父,说得李承乾惭愧无比。
“我这就去。”
说罢,李承乾便去更衣了!
顾尘自顾自走到殿中去,不一会的功夫,李承乾便焕然一新,整理好自己的情绪走了出来。
“这就对了嘛!”
顾尘相视一笑,随后嘱托道:“皇后没了,你的舅父还在,那么多支持你的大臣还在,你什么都不用想,好好当好自己的太子就行了。”
“那先生你呢?”
李承乾忽然问道。
顾尘愣了愣神,随后坚定道:“忠于君王便是忠于太子,只要你不失太子的德行,那便是人心所向,顾尘也自然是忠于君王和太子的。”
“好,那就好。”
李承乾长舒了一口气:“刚才,是我无礼了,让先生你看笑话了!”
李承乾惭愧得低下头去,就像犯了错的孩子一样。
“你那不是无礼,你那是无知。”
顾尘无奈一叹:“这件事情若是传出去,太子的德行一失,必然会有野心之人想取你而代之。”
“你记住了,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无知而毁了自己。”
“先生是说魏”
“我没说谁。”
顾尘打断他道:“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在李承乾和李泰两兄弟中,顾尘典型的护犊子,抬李承乾踩李泰。
将来李承乾和李治究竟谁继位顾尘不知道,但李泰铁定是与皇位无缘了!
“好,承乾知道了!”
“知道了还不准备点吃的,我又不是天天来东宫。”
顾尘肚子咕噜咕噜叫了起来,他本就是打算来东宫蹭饭的,没料到李承乾会失心疯。
好在,成功把这头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倔驴拉回来了!
“好,上菜。”
就这样,午饭,顾尘陪着李承乾吃,开导了半天,总算让他的情绪有了一些恢复。
傍晚时,顾尘才出了东宫。
太极殿内,长孙无忌将东宫的情况告诉了李世民,李世民听了后,这才松了口气。
“你这个外甥,实在太不像话了!”
话虽如此,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满。
“孩子嘛,想明白了就好。”
“什么孩子,他是太子,自他当上太子的那一天起,他就不是孩子了!”
长孙无忌本想替李承乾说句话,结果却引来李世民的不满。
“是是是,我这张嘴啊!”
长孙无忌赶忙赔不是。
“好了,你的意思朕知道,朕既然己经答应了皇后,就不会有废太子的心思,倒是你,如今皇后己经去了,朕不能再没有一个知心的人了,朕决定重新启用你,让你出来辅佐朕。”
“这这不妥。”
长孙无忌内心有些激动,但还是故作拒绝道。
“有什么不妥的,朕需要你,你的外甥也需要你,你就不要推辞了!”
“这恐怕会引来朝堂议论。”
长孙无忌有些担心,可李世民却毫不在意道:“我为秦王时,你就是我的得力心腹,有你的辅佐,我才得以廓清宇内,君临天下。以你的功绩、才干、声望,完全能胜任三公之职。”
“三公?”
“对啊,朕决定了,要任命你为司空。”
“”
“陛下”
“好了,给你你就受着吧,再拒绝就不礼貌了!”
李世民打断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只好兴奋默认了下来。
贞观十一年,长孙无忌改封赵国公,并拜司空,这也代表着,贞观中后期,权力斗争最混乱的时代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