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长安后,李世民便召见了顾尘。
“哈哈哈,你这次干的不错嘛!”
太极殿内,君臣二人喝着酒,李世民当面夸赞了顾尘。
顾尘笑道:“这是为人臣子本分,最重要的还是陛下有一颗爱民之心啊!”
李世民的道德,让顾尘也很是敬佩,他不同于朱元璋出生于底层所以深知民间疾苦,因而爱民。
李世民生于世家大族,与民无太多来往,可却仍然能爱民如子,这一点,能做到的帝王少之又少。
所以,这也是顾尘敬佩他的原因所在。
“你怎么也学得跟魏征一样了?”
顾尘的回答,又让李世民想起了那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魏征。
“我哪能跟他一样,魏征完全就是头倔驴嘛!”
“哈哈哈,”李世民笑道:“你们二人,就一个别说一个了。”
顿了下,李世民又作如下安排:“你如今的官职,具体的只有太子少傅和右威卫的将军,但这两个官职,并没有太多议政的权利,所以朕想让你兼任兵部的侍郎你觉得如何啊?”
“臣遵旨。”
李世民说完,顾尘便满口答应了下来。
李世民见状,好奇道:“你能胜任吗?”
对此,顾尘笑道:“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嘛,凡事总有个过程。”
“那也好。”
李世民点了点头:“如今兵部的尚书是李靖,你兼任兵部的侍郎,不懂的可以多问问他。”
“臣知道了!”
“嗯。”李世民紧接着道:“任命即日便到,你好好干,六部尚书和左右仆射的位置仍有空缺,机会多的是。”
“陛下这个饼画得真大呀!”
见李世民这么说,顾尘顿时埋汰道。
“什么饼?”
“中秋月饼”顾尘尴尬道。
“朕看你是想吃饼想疯了!”
李世民吐槽了句,随后又言归正传:“战事即将来临,你无暇顾及东宫,朕决定再给太子找位老师,你可有合适的人选啊?”
顾尘想了想,道:“司空如何啊?”
“不行。”李世民摇了摇头:“无忌是外戚,就算朕允许,皇后也不会允许的。”
李世民否决了长孙无忌。
紧接着,顾尘又道:“那房玄龄呢?”
“房玄龄是左仆射,他也没时间。
“魏征总可以吧?”
“魏征算了吧,他太古板了!”
顾尘一连举荐了三个,都被李世民拒绝。
顾尘又想了想,暂时也想不到合适的人选。
见顾尘没有合适的人选,李世民当即道:“隋朝名臣李纲敢于首谏,曾经作为隋太子杨勇的洗马和前太子的少保,朕看他就比较合适,你觉得呢?”
“会不会太老了?”
顾尘尴尬笑道。
李世民闻言,却笑道:“老来稳重嘛,朕看重的是他的才学,与年龄无关。”
“那会不会有点不吉利啊?”
顾尘又道。
“不吉利,这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有些疑惑。
顾尘无奈苦笑道:“李纲为师,杨勇和前太子都没能顺利继位,让他当太子的老师,会不会有点不吉利?”
“你这叫什么话?”
李世民瞬间不喜道:“李纲是一个敢于首谏的人,杨勇和建成做不了太子,怎能怪到他的头上呢?”
“”
“照你这么说,在这之前乃至大汉,有几个能顺利继承帝位的太子啊,难道这都能怪在帝师的身上,而不是太子本人的失德吗?”
“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这么迷信了?”
李世民怼起人来,也是不甘示弱。
“是,陛下说的是。”
顾尘无奈,只好赔笑道。
紧接着,李世民又道:“太子聪慧,你又教他武功,如今朕再给他找一个博学多才的老师,将来必能成为文武双全的太平天子,这有什么不好吗?”
“好好好,总座高见。”
顾尘暗自偷笑,不再言语。
“什么总座?”
李世民见顾尘今日胡言乱语的,当即撵他走:“朕看你这次出去,定是磕了什么药了,赶紧下去休息着去吧!”
“是,臣告退。”
顾尘还不想久留呢,回家老婆热炕头不好吗,偏要在这里被怼。
说罢,便哼着小曲出了宫。
于是,李纲便被任命为太子少师,而顾尘也走马上任,又担任了兵部侍郎一职。
时间匆匆,很快,便到了贞观三年的下半年。
这一年来,大唐的斥候不断地往返草原与内地,带回来了草原最新的情况。
而这些情况,毫无疑问都是有利于大唐的。
八月,张公谨从北境回来,带回了突厥最新的消息。
突厥内部由于连年征战和霜冻干旱等天灾,使得民疲畜瘦,很多羊、马被冻死、饿死。
薛延陀、回纥、拔也古、同罗诸部亦趁机群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真珠可汗,并接受大唐册封。
同时,东突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长期受颉利可汗压制排挤,也暗中与唐联络,表示愿意归附。
至此,大唐反击突厥的条件己经成熟。
最终,李世民于贞观三年十月正式下诏,宣布反击突厥。
太极殿内,文武大臣齐聚,静候皇帝的旨意。
很快,李世民便来到了殿上,接受众臣的朝拜。
礼毕后,李世民这才面向所有大臣,发出了他期待己久的命令。
“大唐皇帝令,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
“命,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
“命,霍国公柴绍为金河道行军总管,任城郡王李道宗为大同道行军总管,幽州都督卫孝杰为恒安道行军总管,灵州都督薛万彻为畅武道行军总管。”
“以上六路,合军十万由李靖总领,分兵共击突厥。”
“臣李靖领旨。”
伴随着李靖接下旨意的那一刻,贞观初年最大的灭国之战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