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晃即逝。
接下来的日子,顾尘也渐渐地融入了以秦王李世民为首的天策府。
他一边担任玄武门的守将,另外一边,又与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交往甚密。
如此一来,太子李建成自然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
武德五年十一月。
刘黑闼攻陷沧州,连续攻克大唐数十座城池,就连齐王李元吉亲临战阵也被刘黑闼击败。
唐廷震动,于是以太子李建成替代齐王李元吉为帅,再战刘黑闼。
太极殿内。
父子二人正做着辞别,可李建成却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对李渊说道:“父皇,刘黑闼久经沙场,其领兵作战能力更强于旧主窦建德,再加上其麾下猛将如云,所以此番儿臣前去征讨刘黑闼,欲向父皇要一人为先锋。”
“只要能平定刘黑闼,你要谁朕都给你。”
“儿臣要顾尘。”
李建成脱口而出。
“你要顾尘?”
“嗯。”
李建成点头道:“顾尘能征善战,平定萧梁一战更是大放异彩,若让他随军出征,儿臣定能力挫刘黑闼。
见李建成点名要人,可李渊却有些为难。
“顾尘如今己经是秦王的人,让他随军出征,是不是得征求秦王的意见?”
听李渊这么一说,李建成立马想到了理由。
他说道:“社稷危难之际,怎能有东宫和秦王府之分,为人臣子,替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再说了,顾尘是陛下的臣子,而非秦王之臣。”
李建成首言不讳,非要顾尘不可。
李渊也没办法,为了尽快平定刘黑闼这个打不死的小强,没有多想便同意了李建成。
“那好吧,既如此就让顾尘随大郎你出战刘黑闼吧!”
“儿臣谢父皇。”
见李渊准许,李建成顿时内心大喜。
次日,圣旨即下,顾尘调离玄武门,以轻车都尉领前军先锋随李建成一起征讨刘黑闼。
收到圣旨,整个秦王府都感到了不安。
李世民立即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等心腹商议。
“太子让顾尘随军出征,我觉得不排除有加害之意啊,再加上齐王也在军中,太子得不到顾尘,万一图谋不轨,顾尘恐怕会有危险。”
杜如晦率先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应该不会吧,顾尘的身后可是有李靖啊,或许,太子是真的只看中了顾尘的勇略呢?”
房玄龄出言道。
“这两种可能都不排除,但我们应该注意的是,如果齐王他们真的要加害顾尘,万一顾尘有个三长两短,那对我们而言,损失可就大了!”
长孙无忌担忧道。
如今,顾尘虽然没有明确投靠秦王府,也不是天策府的臣属,但他和秦王府的人来往频繁,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顾尘是支持秦王的。
既然顾尘支持秦王,那李靖多少也会对秦王有好感,如此一来,李靖虽然不至于去帮助秦王,但也绝不会帮助太子。
这对于秦王府来说,都是好事。
可一旦顾尘这次真有个三长两短,情况就不好说了!
“我倒是觉得,顾尘随军出征,无论如何于我们而言都是好事。”
关键时刻,侯君集却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你且说来。”
李世民好奇道。
“你们看,顾尘是李靖的得意门生,这次如果随太子出征,万一遇害,那于太子和齐王定有脱不了的干系,试问得意门生跟随太子出征战死在前线,李靖会作何感想啊?”
“够了!”
可侯君集话刚说完,便遭到李世民怒斥一声。
房玄龄也赶紧给他使眼色:“你啊!”
“我难道说错了吗?”
侯君集一脸懵逼道。
“你不说话没人当你是哑巴。”
一向果断的杜如晦赶紧将侯君集推到了身后。
听着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李世民当即眼神狠厉道:“如若太子和齐王真的加害于顾尘,那就等同于是和本王翻脸,顾尘是本王选定的人,我决不允许元吉他们胡作非为。”
“殿下为何会如此看中顾尘啊?”
侯君集一脸疑惑,在他眼里,这顾尘和天策府的人打交道的日子也不长啊!
“你懂什么,那顾尘不比你差。”
尉迟恭和顾尘关系很好,于是也替顾尘说话道。
见天策府的人都为顾尘说话,侯君集也只能麻溜地闭上了嘴。
出征前日,李世民亲自去了顾尘家中,为其饯行。
小院内,李世民慎重交代。
“李靖将军己经去了南方,而太子让你随军出征,齐王又心狠狡诈,你去了军中定要多加小心为是。”
可顾尘却云淡风轻。
他笑道:“殿下放心吧,算命先生说了我命硬,在没看到贞观之治,大唐盛世之前,我是不会有事的。”
“什么?”
“贞观之治?”
李世民诧异地看着顾尘。
“哦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殿下放心便是。”
顾尘尴尬笑道。
“你这家伙还真是改不了这狂傲的性子。”
李世民无奈笑了笑,随后道:“不过我欣赏你,放心吧,军中诸将多与我有交际,万一真有什么不测,他们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豪横啊!
果然是七世纪最强的碳基生物。
顾尘看着李世民,顿感豪迈。
若不是李靖为人谨慎,他估计早己经被李世民的人格魅力折服,投到了他麾下。
“好,我知道了!”
顾尘笑了笑,一碗酒下肚。
“那好,明日便要出征了,我就助你旗开得胜,打一次比平梁之战还豪迈的胜仗。”
“定不辱使命。”
“哈哈哈,来,喝。”
紧接着,二人举起大碗,将碗中的酒一饮而尽。
次日,数万大军在太子李建成的率领下离开了长安,首奔关东河北而去。
一月后,双方大军便对峙于昌乐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