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其他人所谓的海钓技巧来说,林立就比较野蛮了。
经过刚才小小的休息了一会,手臂也恢复了一些体力,一不担心断线,二不担心爆竿,野蛮的将鱼线迅速往上拉。
尽管海里的鱼发力时,他也会被鱼带着倾斜走两步,但还是比其他人轻松多了。
没几分钟,就将海里的鱼给钓上来。
“哇浪!”
时刻观察着几人的刘达惊呼了一声。
“野生大黄鱼,这比昨天那尾十斤八两的还要大,妈了个巴子,这尾得二三十斤了吧!真是见鬼了!”
刘达是赵勤海鲜档的员工,昨天林立钓到的那些大黄鱼他是知道的。
昨天赵勤将那些大黄鱼带回海鲜档的时候就让他惊讶连连了,今晚这回,他下巴都快掉海里了。
几十斤的野生大黄鱼呀!
那些老板们还不抢破了头?
要知道昨天赵勤卖那尾10斤8两的大黄鱼时,那些老板就差点闹了个不愉快,这一尾要是收回去,指不定还真得为了抢鱼而打起来。
“妈的阿立你吃错药了?”
被林平和林业接过鱼竿,喘了口气的赵寻无语了。
纵观昨天林立的表现,他得出了个结论。
那就是林立这小子要逆天!
“我来给鱼减压放血。”
刚才那尾蓝鳍金枪鱼就是刘达处理的,他经验丰富,手法娴熟,对于刚从海里钓起来的各种各样的鱼类,他都知道该怎么处理。
这些都是有讲究的。
比如刚才林平所钓的那尾红章鱼,就不需要放血,因为这类鱼血液含量低,肉质本身清淡,简单处理即可保持鲜味,放血与否对口感影响不大。
“谢谢刘大哥!”
林立给刘达发了一根烟,并没有立即挂饵甩钩。
因为他知道,只要今天的海钓次数还没有完,他扔下去的鱼钩立马就会有高价值的鱼来咬钩。
现在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鱼类。
毕竟以后,他出来海钓,可不一定能随时保证身边都能有一个经验这么十足老道的人给他处理鱼获。
从上一尾蓝鳍金枪鱼来看,他已经知道,要先给鱼减压,这一步,是保住鱼命的前提。
否则,这些长期生活在几十米以下、稳定的水压、水温环境中的海域,
被钓起后会因“水压骤降”“环境突变”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表现为剧烈挣扎、鳃部张合急促、体表分泌大量黏液,严重时会直接死亡或短期内死亡,导致肉质变柴、发腥。
做完这一步,再开始给鱼放血。
认真的看完刘达的操作,他大概也摸清楚了一些门道。
首先,是用他们这艘钓鱼艇的“减压舱”缓慢降低鱼体承受的水压,或用“配重网兜”将鱼放回 20-30米水深停留 10-15分钟,
让鱼体排出体内多馀气体,恢复基本生理功能。
至于放血,就是在减压后,鱼仍处于存活或刚失去活性状态下,这时的鱼血液还未凝固。
立即在尾柄下方切断尾静脉、鳃裂处切断鳃丝血管,让鱼倒立控血或用海水冲洗加速流血。
确保血液在 10分钟内流尽,确保放血彻底,才能最大程度保留鱼类的鲜活肉质。
只不过这是项手艺活,林立得通过慢慢实操,反复多练习才行。
他已经想好了,等一下自己钓到第三尾鱼的时候,就让刘达指导,自己动手来处理。
这时,林平和林业两人终于也把赵寻钓到的那条大鱼用鱼叉给勾拉上来了。
“嘿嘿,阿立,我这尾也是蓝鳍金枪鱼,怎么样,哥们我不赖吧?”
林平、林业还未开口,赵寻见到这尾看起来大概八九十斤的金枪鱼,就率先大笑了起来,脸上尽是得意之色。
那样子就象一个孩子自认为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等待着长辈夸奖一样。
他没想到的是,林平和林业却象看傻子一样的看着他。
“阿寻,你这尾不是蓝鳍金枪鱼!”
专业拆台的林平开口了。
林立没忍住,一下笑了出来。
“恩?”
赵寻一愣,回头仔细观察了一下那尾金枪鱼。
“阿平,我书读得少,你不要骗我,这不是蓝鳍金枪鱼是什么鱼?”
“阿寻,这是黄鳍金枪鱼,你看,它背鳍、臀鳍及小鳍都是鲜艳的黄色,和蓝鳍金枪鱼差远了!”
“那也是金枪鱼,是哥们我这辈子钓起来最大的鱼!”
赵寻一脸傲娇。
“好好好,这是你钓起来的最大的鱼,但愿赌服输,这条鱼归大家了哈!”
“啥?”
“阿寻,阿远可是比你先钓起来了足足好几分钟,你是最后一个钓上来鱼的,所以按照咱们的赌约,你这条是要用来请大家吃饭的!”
“我他娘的输了?”
赵寻不是没发现林孝远比他先把鱼钓上来,而是这小子刚才太兴奋了,直接就忘了打赌的事。
不过他也只是稍微不爽了一下而已,他来海钓也不是为了钱,纯属是兴趣爱好。
钓上来的鱼,不是吃掉就是给赵勤了。
当然,他也没钓过什么真正的好鱼,大多都是一些小型石斑之类的。
“请就请,这尾鱼八九十斤,吃死你们!”
“哈哈哈”
几人见赵寻不爽的样子,都哈哈大笑了起来。
“咦,你们看,那条船是不是在向我们靠近?”
林立眼尖,见远处有一艘船正在朝他们驶来,速度倒不是很快。
船上几人顿时警觉了起来,纷纷朝林立所指的方向望去。
这大晚上的,突然有别的船只靠近,可不是什么好事。
“大家不要担心,对方应该是一艘拖网渔船。”
刘达见那艘船甲板上亮着照明灯,确认了对方渔船身份,同时心中又有些疑惑。
按理说,他们的渔船上也亮着灯,虽然昏暗,但对方渔船肯定发现了。
不应该就这么直直的朝着他们的方向驶来才对。
当即利用灯光发出信号询问了起来。
他拿起手电筒,快速按动开关,让灯光快速闪铄三次,又长闪了一次,以灯光信号告知对方自己这方正在海钓。
让对方不要靠近,否则可能发生缠绕。
只不过,对方的船只似乎没有理会,还是朝着他们的方向直直开了过来。
“大家先把鱼线从水里收上来。”
刘达来到甲板上,用手电筒持续发出信号灯光。
对方相距较远,而且夜间视线不佳,拖网渔船的驾驶员可能因专注作业而没发现这边的灯光信号。。
他们所处的这处位置很可能有对方渔网的遍布,这也有可能是对方朝己方开过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