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把江城花园社区的水泥路染成暖金色。
林辰背着书包刚走到楼下。
就听见家里传来“哐当”一声响。
他赶紧快步上楼。
推开门一看。
父亲正蹲在客厅中央。
手里拿着螺丝刀。
面前摊着一堆拆开的冰箱零件。
额头上全是汗珠。
眉头皱得能夹死蚊子。
“爸,咋了这是?”
林辰放下书包。
快步走过去。
客厅里那台老式双门冰箱敞着门。
内壁结着厚厚的霜。
一看就知道早不制冷了。
这冰箱还是林辰上初中时买的。
用了快十年。
去年就老出故障。
父亲舍不得换。
每次都是自己凑活修修。
父亲叹了口气。
擦了把汗说。
“上午还好好的。
下午突然就不制冷了。
我拆开看了半天。
也没找到哪儿坏了。
你妈还说想把剩菜放进去呢。
这下可好”
他说着。
眼神里全是无奈。
前世的时候。
这台冰箱坏了之后。
父亲为了省钱。
硬是扛了半个月。
最后还是去工地打了三天零工。
才凑钱买了台二手的。
林辰看着父亲粗糙的手。
那双手上全是老茧。
指关节因为常年干重活都变形了。
心里一阵发酸。
“爸,我帮你看看呗。”
林辰蹲下身。
目光扫过冰箱内部的零件。
脑子里突然想起系统“低成本创业手册”里的“家电维修基础教程”。
他立刻在心里默念。
“系统,兑换‘家电维修基础教程’。”
【检测到宿主需求。
消耗30积分兑换“家电维修基础教程(冰箱专项)”。
瞬间。
一段清晰的教程在林辰脑海里展开。
就像有人拿着放大镜给他讲解似的。
“老式双门冰箱不制冷。
先检查压缩机线路连接。
打开冰箱后盖。
找到黑色的压缩机。
看看顶部的接线柱松没松。
要是有氧化痕迹。
就用砂纸打磨一下再重新连接。
要是线路没问题。
再检查启动器坏没坏”
教程里还带着高清示意图。
连接线柱的位置。
砂纸的型号。
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林辰照着教程说的。
找来螺丝刀。
小心翼翼地拆开冰箱后盖。
黑色的压缩机一下子就露出来了。
顶部的三个接线柱。
果然有一根线松了。
接线柱上还沾着一层绿色的氧化锈。
“爸,你看。
这儿的线松了。
还有氧化痕迹呢。”
林辰指着接线柱说。
父亲凑过来看了一眼。
惊讶地说。
“我刚才也看了这儿啊。
没注意到线松了呢!”
林辰没解释。
从抽屉里找来砂纸。
照着教程里的方法。
轻轻打磨接线柱上的氧化锈。
一直磨到露出金属的光泽。
然后重新把松动的电线接好。
用绝缘胶带缠紧。
“爸,你把电源插上试试。”
林辰站起身。
让开位置。
父亲半信半疑地插上电源。
按下冰箱的开关。
几秒钟后。
压缩机发出轻微的“嗡嗡”声。
冰箱内壁的霜开始慢慢融化。
一股凉意渐渐散开来。
“制冷了!真制冷了!”
父亲惊喜地叫出声。
伸手摸了摸冰箱内壁。
脸上的皱纹一下子就舒展开了。
他激动地拍着林辰的肩膀。
“辰辰,你啥时候会修冰箱了?
我咋不知道呢!”
林辰笑了笑。
顺势拿出手机。
刚才兑换教程的时候。
系统自动把“低成本创业手册”的核心内容同步到手机里了。
他点开手册。
递给父亲说。
“爸,我前段时间在网上看了些家电维修的教程。
还看到有人在社区开维修摊。
生意挺好的。
您以前不是在维修厂干过几年嘛。
咱们也在社区开个维修摊呗。
帮邻居修修家电。
比您去工地干重活安全多了。
还能照顾家里。”
父亲接过手机。
认真地翻看着手册。
手册里的内容比他想的详细多了。
“摊位选址”建议选在社区菜市场旁或者便利店门口。
说这儿人流量大。
还方便邻居找到。
“收费标准”标注了不同家电的维修价格。
电风扇20-30元。
洗衣机50-80元。
冰箱80-150元。
“宣传技巧”还说可以打印小卡片。
上面写着“修不好不收费”。
在社区里发一发。
“这这能行吗?”
父亲有点犹豫。
他这辈子除了在维修厂干过。
就是在工地打工。
从来没想过自己开摊做生意。
“肯定行啊!”
林辰指着手册里的“社区维修需求数据”说。
“您看。
这上面说咱们社区有1200多户人家。
家里的家电大多用了5年以上。
维修需求特别大。
上个月隔壁王奶奶家的洗衣机坏了。
找外面的维修店。
人家开口就要100元。
最后还是您帮着修好了。
她还一直说欠您人情呢!”
父亲想起上个月的事。
忍不住笑了。
“那倒是。
王奶奶后来还送了咱们一筐鸡蛋。”
他看着手机里的手册。
又看了看重新制冷的冰箱。
眼神里的犹豫慢慢变成了坚定。
“行,爸听你的!
咱们就试试!”
第二天是周末。
天刚亮。
父子俩就忙起来了。
父亲从床底下翻出珍藏多年的工具箱。
那是他在维修厂上班时发的。
里面的扳手、螺丝刀都擦得锃亮。
林辰照着手册里的“摊位布置”建议。
找了块木板当工作台。
上面铺了块旧布。
把常用的工具一一摆好。
还在旁边放了个牌子。
用马克笔写着“林家家电维修。
修不好不收费”。
两人推着小推车。
把工具和工作台搬到社区菜市场旁的空地上。
这儿是手册推荐的“黄金位置”。
菜市场人流量大。
旁边还有个小超市。
邻居买菜、购物的时候都能看到。
刚把摊位摆好。
就有邻居围过来了。
“老林,这是干啥呀?
摆摊修家电啊?”
说话的是住在隔壁单元的张阿姨。
她手里提着刚买的菜。
怀里还抱着一台小电风扇。
父亲赶紧站起身。
笑着说。
“是啊张姐。
以后家里家电坏了。
随时来找我。
保证又便宜又好。”
张阿姨眼睛一亮。
把电风扇递过来说。
“正好!
这台电风扇昨天突然不转了。
孩子热得睡不着觉。
我正想找地方修呢。
你帮我看看。
多少钱?”
父亲接过电风扇。
熟练地插上电源试了试。
风扇叶片一动不动。
只有电机发出“嗡嗡”的响声。
他拆开风扇前盖。
仔细检查了一遍。
很快就发现了问题。
“是电机卡住了。
里面进了太多灰。
清理一下就好。”
林辰在旁边帮忙递工具。
一会儿递螺丝刀。
一会儿递毛刷。
还照着手册里的“维修记录”要求。
拿出笔记本。
把电风扇的品牌、故障原因、维修步骤一一记下来。
父亲用毛刷仔细清理电机里的灰尘。
又滴了几滴润滑油。
然后重新组装好。
插上电源。
风扇叶片立刻转了起来。
吹出阵阵凉风。
“好了,你试试!”
父亲把电风扇递给张阿姨。
张阿姨接过风扇。
放在地上试了试。
高兴得合不拢嘴。
“太谢谢你了老林!
比新的还好用呢!
多少钱啊?”
父亲看了看林辰。
林辰想起手册里的“收费标准”。
说。
“张阿姨。
咱们都是邻居。
收您20元就行。”
“20元?”
张阿姨惊讶地说。
“我上次问外面的维修店。
人家说要30元呢!
你们也太实在了!”
她赶紧从钱包里拿出20元。
塞到父亲手里。
还不忘叮嘱。
“以后我家家电坏了。
肯定找你们!”
有了张阿姨这个开头。
来修家电的邻居越来越多。
李爷爷拿来了坏了的收音机。
王叔叔推来了不脱水的洗衣机。
甚至还有人把家里的旧电饭煲抱了过来。
父亲负责维修。
林辰负责记录、递工具。
还帮着给邻居解释故障原因。
他把系统教程里的专业知识。
换成通俗易懂的话讲。
比如“电饭煲不加热。
是因为发热盘坏了。
就像咱们做饭的锅没了底。
肯定煮不熟饭”。
逗得邻居们哈哈大笑。
太阳慢慢往西沉。
菜市场的人渐渐少了。
父亲把最后一台修好的收音机递给李爷爷。
李爷爷非要给30元。
父亲推辞不过。
只收了20元。
等李爷爷走了之后。
父子俩坐在工作台旁。
开始清点今天的收入。
一张张零钱摊在旧布上。
有10元的、20元的。
还有几张50元的。
林辰一张张数着。
声音越来越激动。
“爸,10、20、50
一共180元!”
“180元?”
父亲接过钱。
又数了一遍。
确认没错之后。
手都开始发抖了。
他攥着钱。
抬头看向林辰。
眼睛里满是泪光。
“辰辰。
这是咱们父子俩第一次一起赚钱!
比我在工地干一天活还多呢!”
前世的时候。
父亲在工地干一天活。
也才挣150元。
还得冒着被砸伤、中暑的风险。
林辰看着父亲激动的样子。
心里也暖暖的。
他想起早上出门的时候。
母亲特意煮了鸡蛋。
让他们带着当午饭。
想起邻居们信任的眼神。
想起张阿姨说“以后都找你们修”。
想起系统面板上跳动的“家庭幸福值”。
从早上的60。
涨到了现在的90。
“爸。
以后咱们每天都来摆摊。
等攒够了钱。
就开个小铺子。
不用再风吹日晒了。”
林辰说。
父亲重重地点点头。
把钱小心翼翼地放进钱包里。
就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
“好!听你的!
咱们好好干。
让你妈也享享福!”
夕阳的余晖洒在父子俩身上。
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林辰看着父亲收拾工具的背影。
心里暗暗下定决心。
这一世。
他不光要靠系统考上清华。
还要帮父母摆脱贫困。
让这个家充满欢声笑语。
而今天。
就是这个梦想的第一步。
【系统提示:宿主推动家庭创业落地。
首单盈利180元。
解锁“创业进度条”
奖励“社区宣传卡片模板”。
可用于扩大维修摊知名度。】
林辰看着系统提示。
嘴角忍不住往上扬。